名词解释:社会创新设计、包容性设计、共享设计/共享经济

发布于 2024-08-15 18:18:04

200-300字一道

查看更多

关注者
0
被浏览
703
15 个回答
22 武工大 王炜凯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4.共享设计:

  共享设计是在 PSS 设计的基础上(属于使用导向的 PSS),在共享经济中产生的一种可持续设计方法。表现为由产品“使用权”代替产品“拥有权”。共享设计作为一种“使用及消费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其本质是借助网络构建的新兴技术平台,将供给方的存量资源和功能的使用权暂时性地分享,以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率来创造价值 。共享设计可视作是可持续设计方法在共享语境下的特殊方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5.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共享经济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高效社会治理的新经济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由资源供给方通过技术平台将暂时闲置的资源(或技能服务),有偿提供给资源的需求方使用,需求方获得资源的使用(或享受服务),而供给方则获得相应报酬的市场化模式。共享经济有五个特点,一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二是广泛的数据应用;三是通过共享实现海量、分散、闲置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市场化方式高效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五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

☞6.包容性设计:

  包容性创新于千禧年后为实现包容性增长逐渐兴起的创新方式,它旨在把被传统创新排除在外的底层群体纳入创新的某些方面,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包容性设计概念最早产生于英国,普遍认为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教授 Coleman 在 1994 年提出他强调打破人们对“残疾”一词的误解来创造更具包容性的设计。包容性目的是使设计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失能,并揭示设计偏见和消除排斥。包容性设计作为一种“多样性及赋能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应对人口多样性,并践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社会平等。它是比“通用设计”和“为所有人设计”更实际和可行的设计理念 。

☞7.社会创新设计:

  国际可持续设计与创新联盟主席在 2014 年提出“为社会创新设计”的概念,认为这是一系列使社会创新更有可能、更有效、更持久、更易于传播的设计计划。他主张设计师并非推动社会创 新的主体,而是帮助人们在社会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会创新设计作为一种“参与方式及生活模式干预”的 设计方法,旨在凝聚社区力量,帮助人们参与到创新中来创造符合自身需要的产品、服务、社会关系或合作模式,主张社区协作和互助互利来推动社区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李怡扬
李怡扬 2024-08-16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包容性设计是一种设计方法,它要求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和能力,旨在确保产品能够被广泛的受众群体无障碍地使用。

社会创新设计是一种通过创新设计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福祉的设计理念和实践。

共享设计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它通过集结设计师和客户之间的资源和需求,实现设计作品的共享和交流。

共享经济是一种经济模式,它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将分散的闲置资源(包括物品、服务、知识、技能等)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便利群众生活,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郑志扬
郑志扬 2024-08-16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共享设计

共享设计是在 PSS 设计的基础上(属于使用导向的PSS),在共享经济中产生的一种可持续设计方法。表现为由产品“使用权”代替产品“拥有权”[35]。 共享设计作为一种“使用及消费模式干预”的设计方 法,其本质是借助网络构建的新兴技术平台,将供给方的存量资源和功能的使用权暂时性地分享,以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率来创造价值。一方面,为共享设计能够创造更多机会来充分地利用资源,以缩小经济活动规模,从而产生生态效益 ;另一方面,为共享设 计能够赋权于更多的人,这不仅削弱了特权消费,而 且创建了具有包容性和平等主义的社会消费模式。共享设计可视作是可持续设计方法在共享语境下的特殊范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共享经济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高效社会治理的新经济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由资源供给方通过技术平台将暂时闲置的资源(或技能服务),有偿提供给资源的需求方使用,需求方获得资源的使用(或享受服务),而供给方则获得相应报酬的市场化模式。通过技术平台的整合,达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城市的有效治理、市民更方便地获得城市社会服务的目标。共享经济有五个特点,一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二是广泛的数据应用;三是通过共享实现海量、分散、闲置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市场化方式高效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五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

包容性设计!

包容性创新(inclusive innovation)是为实现包容性增长于千禧年后逐渐兴起的创新范式,它旨在把被传统创新排除在外的底层群体纳入创新的某些方面,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包容性设计概念最早产生于英国,普遍认为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教授 Coleman 在 1994 年提出他强调打破人们对“残疾”一词的误解来创造更具包容性的设计。包容性目的是使设计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失能,并揭示设计偏见和消除排斥。

社会创新设计!

国际可持续设计与创新联盟主席Manzini[47] 在 2014 年提出“为社会创新设计”的概念,认为这是一系列使社会创新更有可能、更有效、更持久、更易于传播的设计计划。他主张设计师并非推动社会创 新的主体,而是帮助人们在社会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社会创新设计作为一种“参与方式及生活模式干预”的 设计方法,旨在凝聚社区力量,帮助人们参与到创新中来创造符合自身需要的产品、服务、社会关系或合作模式,主张社区协作和互助互利来推动社区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武理-陈思雨
21-武理-陈思雨 2024-08-16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社会创新设计

基于社会创新理论,国际可持续设计与创新联盟主席Manzini在 2014 年提出了“为社会创新设计”的概念,认为这是一系列使社会创新更有可能、更有效、更持久、更易于传播的设计计划。他主张设计师并非推动社会创新的主体,而是帮助人们在社会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创新设计作为一种“参与方式及生活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旨在凝聚社区力量,帮助人们参与到创新中来创造符合自身需要的产品、服务、社会关系或合作模式,例如以照顾老人来抵付房租的共同住房服务,集中销售本地食物来重振当地经济的供销网络,以及社区营造的绿色屋顶等项目。为社会创新设计的提出,使 DFS的设计焦点由物和人转向社会系统,其主张社区协作和互助互利来推动社区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包容性设计概念最早产生于英国,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教授 Coleman 在1994 年提出,他强调打破人们对“残疾”一词的误解来创造更具包容性的设计。它旨在把被传统创新排除在外的底层群体纳入创新的某些方面,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是将底层群体视为消费者而非受害者,考虑如何通过设计允许底层群体与其他人一样享 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包容性设计 作为一种“多样性及赋能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应对人口多样性,并践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社会平等。

共享经济,共享设计

共享设计作为一种“使用及消费模式干预”的设计方

法,是在共享经济中产生的一种可持续设计方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本质是借助网络构建的新兴技术平台,将供给方的存量资源和功能的使用权暂时性地分享,以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率来创造价值 。例如共享单车、共享厨房和共享充电宝等项目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助于消费者获得比以往更多的选择来使用他们想要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创造更多机会来充分地利用资源,缩小经济活动规模,从而产生生态效益 ;能够赋权于更多的人也削弱了特权消费,而且创建了具有包容性和平等主义的社会消费模式。

李鹏帅
李鹏帅 2024-08-16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社会创新设计:彼得.德鲁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呼吁创新应从政府引导转向社会引导,并提出社会创新。进入21世纪后,司徒.康格,杰夫.摩根等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完成了社会创新理论的构建。基于社会创新理论,国际可持续设计与创新联盟主席Manzini在2014年提出了为社会创新设计的概念,认为这是一系列使社会创新更有可能、更有效、更持久、更易于传播的设计计划。他主张设计师并非推动社会创新的主体,而是帮助人们在社会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会创新设计作为一种“参与方式及生活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旨在凝聚社区力量,帮助人们参与到创新中来,创造符合自身需要的产品、服务、社会关系或合作模式

       包容性设计:包容性设计概念最早产生于英国,普遍认为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教授Coleman在1994年提出。 进入21世纪后,全球范围内不均衡的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不平等现象激增。对此,一些研究者提出包容性创新来寻求开发和提供适用于底层人群需求和利益的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包容性创新是为实现包容性增长2000年后逐渐兴起的创新范式。 它旨在把传统创新排除在外的底层群体纳入创新的某些方面,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包容性设计作为一种“多样性及赋能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应对人口多样性,并践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社会平等

       共享设计:共享设计是在PSS的基础上,在共享经济中产生的一种可持续设计方法。 2000至2008年间。 全球范围内席卷了一场共享浪潮,这表现为由产品“使用权”代替产品“拥有权”。 共享设计作为一种“使用及消费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其本质是借助网络构建的新兴技术平台,将供给方的存量资源和功能的使用权暂时的分享,以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率来创造价值。一方面,共享设计能够创造更多机会来充分的利用资源,以缩减经济活动规模,从而产生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共享设计能够赋权于更多的人。这不仅削弱了特权消费,而且创建了具有包容性和平等主义的社会消费模式。共享设计可视作是可持续设计的方法在共享语境下的特殊范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将资源使用权有偿让渡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通过分享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在共享经济中,闲置资源是第一要素,也是最关键的要素。它是资源拥有方和资源使用方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共享经济概念下的闲置资源可以理解为:该资源原本为个人或组织自身使用,在没有处于使用状态或被占用的状态时,即为闲置资源。共享经济,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通过互联网把社会闲散资源和需求集中到一个平台上,采用数字化匹配对接进行交易,供方获得报酬,需方获得闲散资源的有偿使用权

5-宁波大学-杨仲泉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共享设计

共享设计是在pss设计基础上提出的,在共享经济产生的一种可持续的设计方法,并在2000~2008年间在全球内形成的一种共享思潮。其目的是人们与产品互动方式发生改变,这表现为由产品的“使用权”代替产品的“拥有权”为共享设计作为一种“使用及消费式干预”的设计方法,其本质是借助网络构建的新兴技术平台,将供给方的存量资源和功能使用权暂时性地分享,以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率来创造价值。有助于消费者获得比以往更多的选择权来使用他们想要的产品服务。需要强调的是,为共享设计必须专注于提高共享资源的使用率,避免陷入恶性的市场竞争。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即利用移动互联网将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包括时间、空间、物体)等就近向需求者提供及时服务,互联网平台对供需进行资源组织和调度管理,形成事实上的产品品牌。平台上的服务供应以独立承包商身份向需求方提供服务,平台收取服务佣金。共享经济显的特点和优点在于其在需求与服务或资源之间提供的实时的、高效率的匹配和连接。另一个特点是资源的提供者与需求的满足者可以随时发生角色互换,这为参与者的利益获得提供了双向可能。社群经济与共享经济虽然都有经济的目标与动因,但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共享经济主要是点对点的互动,而社群经济则强调群体互动。但在知识共享平台,这两者可能会融合。

包容性设计

包容性创新是为实现包容性增长于千禧年后逐渐兴起的创新范式,它旨在把被传统创新排除在外的底层群体纳入创新的某些方面。其影响让西方企业开始将底层群体视为消费者而非受害者,考虑如何通过设计允许底层群体与其他人一样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包容设计作为一种“多样性及赋能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应对人口多样性,并践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社会平等。其概念最早产生于英国普遍认为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教授克勒曼在1994年提出的,强调打破人们对“残疾”以一词的误解来创造更具包容性的设计。其目的是如何使设计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失能,并揭示设计偏见和消除排斥。

为社会创新设计

在20世纪70年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呼吁创新应从政府引导转向社会引导,并提出被称为“后熊彼特创新机制”的创新范式:社会创新。指出,社会创新是通过创造新的或重组程序、法律 或组织来满足社会需求并解决社会问题,继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的活动。社会创新地提出,将创新焦点从以技术为中心转向以社会为中心。 它强调为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成员广泛参与,并以公开透明、自下而上、分权决策的方式展开 。基于社会创新理论。国际可持续设计与创新联盟主席曼兹尼在 2014 年提出了“为社会创新设计”的概念, 认为这是一系列使社会创新更有可能、更有效、更持久、 更易于传播的设计计划。他主张设计师并非推动社会创 新的主体,而是帮助人们在社会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社会创新设计作为一种“参与方式及生活模式干预”的 设计方法,旨在凝聚社区力量,帮助人们参与到创新中 来创造符合自身需要的产品、服务、社会关系或合作模式

黄筱雯
黄筱雯 2024-08-16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社会创新设计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社会创新”的概念。与传统设计相比,社会创新设计强调以解决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将设计作为介入社会矛盾、参与和改善社会问题的工具,强调设计对象的多元化与设计方法及策略的综合化,符合设计的对象由“物”向“物与非物相结合”的转变,是未来设计发展的方向。

包容性设计

包容性设计最早于1984年由建筑师理查德·哈奇提出,起初是基于对社会公民民主平等权利的考量。包容性的概念指在认识到用户群体多样性的情况下倡导产品、服务和空间环境应尽可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将设计可能产生的排斥度降到最低。包容性设计的要点是理解用户,关注用户多样化的能力、特征和需求。

共享设计/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

47地大林钰菲
47地大林钰菲 2024-08-16
hdox€ts/jv&fpq#furha

社会创新设计

       基于社会创新理论,国际可持续设计与创新联盟主席Manzini在2014提出了“为社会创新设计”的概念,认为这是一系列使社会创新更有可能、更有效、更持久、更易于传播的设计计划。

       他主张设计师并非推动社会创新的主体,而是帮助人们在社会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创新设计作为一种“参与方式及生活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旨在凝聚社区力量,帮助人们参与到创新中来创造符合自身需要的产品、服务、社会关系或合作模式。

​包容性设计

       受包容性创新的影响,西方企业开始将底层群体与其他人一样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一举措推动了包容性设计、通用设计、为所有人设计等设计方法的发展。

       包容性设计作为一种“多样性及赋能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应对人口多样性,并践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社会平等。它是比“通用设计”和“为所有人设计”更实际和可行的设计理念。

       包容性设计概念最早产生于英国,普遍认为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教授Coleman在1994年提出,他强调打破人们对“残疾”一词的误解来创造更具包容性的设计。如何使设计的产品或服务满足于更多人的需求,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失能,并揭示设计偏见和消除排斥,是包容性设计的目的。

​共享设计(共享经济)

       共享设计是在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在共享经济

中产生的一种可持续设计方法。共享设计作为一种“使用及消费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其本质是借助网络构建的新兴技术平台,将供给方的存量资源和功能的使用权暂时性地分享,以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率来创造价值。

       一方面,共享设计能够创造更多机会来充分利用资源,以缩小经济活动规模,从而产生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共享设计能够赋权于更多的人,这不仅削弱了特权消费,而且创建了具有包容性和平等主义的社会消费模式。共享设计可视作是可持续设计方法在共享语境下的特殊范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11-武理-揭米乐
11-武理-揭米乐 2024-08-16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共享设计

 共享设计是在使用导向的共享式产品服务系统(PSS)设计的基础上,在共享经济中产生的一种可持续的设计方法。PSS的兴起,是人们与产品的互动方式发生改变,这表现由产品的“使用权”代替产品“拥有权”为共享设计作为一种“使用及消费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其本质是借助网络构建的新兴技术平台,将供给方的存量资源和功能的使用权暂时性地分享,以提高存量资源的使用率来创造价值。需强调的是,在为共享设计时,必须专注于提高共享资源的使用率,避免陷入恶性的市场竞争。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也称为分享经济,是将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给陌生人的一种经济模式,主要功能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整合各方信息,将社会资源依据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进行共享。不管从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或是前景来看,共享经济的表现始终设计走高态势,它将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习惯。

包容性设计

包容性设计概念最早产生于1994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教授Coleman,他强调打破人们对“残疾”一词的误解来创造更具包容性的设计。而千禧年后包容性创新是当时逐渐兴起德创新范式,它旨在把被传统创新排除在外的底层群体纳入创新的某些方面,从而促进他们发展,作为一种“多样性及赋能模式干预”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应对人口多样性

,并践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社会平等。其目的是使设计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失能,并解释设计偏见,消除排斥,是包容性设计的目的。

社会创新设计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20世纪70年代,呼吁创新应从政府引导转向社会引导,并提出被称为“后熊彼特创新机制”德创新范式—社会创新。社会创新是通过创造新的或重组程序、法律或组织来满足社会需求并解决社会问题,继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的活动。社会创新地提出,将创新焦点从以技术为中心转向以社会成员为中心。它强调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成员广泛参与,并以公开透明、自下而上,分权决策的方式展开。

冯清扬
冯清扬 2024-08-16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包容性设计

包容性设计旨在创造能够满足更广泛用户群体需求的产品、服务和环境。它特别关注那些被传统设计边缘化的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包容性设计的核心在于识别和消除设计偏见,确保设计能够适应不同能力和需求,从而实现社会的平等,这种方法推动了设计实践从关注特定群体的通用设计,转变为一个更为全面和实际的设计理念,通过设计的力量,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尊重,享受到设计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真正实现“设计为所有人”的理念。

社会创新设计

社会创新设计是一种以社会需求和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设计方法。它强调通过创新来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并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创新设计不是由政府或少数精英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鼓励广泛的社会成员参与,采用自下而上、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例如,国际可持续设计与创新联盟主席提出,社会创新设计是一系列使社会创新更有可能、更有效、更持久、更易于传播的设计计划。这种方法使设计焦点由物和人转向社会系统,推动社区协作和互助互利,以实现社区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设计

共享设计是在共享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可持续设计方法,它通过设计来促进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共享设计的核心在于使用技术平台将资源的使用权暂时性地分享给需求方,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并创造价值。例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都是共享设计的产物,它们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促进了社会消费模式的转变,创建了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共享设计要求设计师专注于提高共享资源的使用率,同时避免因过度的市场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