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题:请简述“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含义,结合具体例子加以作答。

发布于 2020-09-11 07:56:30

这道题看似答的是当下语境
既,非此非彼:又,亦此亦彼。
请同学们加以作答。

查看更多

关注者
2
被浏览
10.5k
1116
1116 2020-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形式追随功能是由芝加哥学派中坚人物沙利文在二十世纪出提出的口号,结束了当时设计界对形式与功能主从关系的争论,成为现代设计运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然而一个设计理念的提出都是对当下的社会的经济,技术,消费需求,文化观念的综合考量,如今已进入设计3.0时代,所以该信条应当在21世纪的今天重新解读其内涵。

1.消费者需求的转变: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并且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需求会从低到高不断地变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社会经济水平整体较低,人们关注的更多是物质性的需求即所谓的功能。所以当时的设计师们解决的主要问题便是产品的制造成本,性价比成为人们购买时的考量因素。然而当下社会经济发达,人们注意到了自己精神层面的需求,功能的含义得以扩大,不再是一味强调产品的物质功能而是向非物质功能方面转变。比如美国汽车市场被福特的T型车占领30年左右。人们对于产品物质层面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通用公司的总裁斯隆则注意到了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便成立了色彩设计部门,满足了当下人们对非物质功能方面的需求。再比如近年来兴起的体验设计都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目标。这是符合马斯洛需求定理的,这一转变赋予了形式追随功能新的内涵,即也应该追求产品的非物质功能,重视到满足用户精神层面需求必要性。

2.技术的进步:在当时限制形式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技术,所以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可以满足用户对于低价格同时得到物质性功能的需求。在当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使得人们的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得以满足,在可以接受的价格内人们可以追求个性,象征性,彰显生活品味。例如C2M商业模式,用户可以直接向制造商进行定制购买,省去了中间商的差价,既满足了个性化需求也降低了产品费用。非物质功能层面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在设计中功能的定义得以延申。

3.设计师观念的完善:在20世纪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提出来的时候,人们讲的功能更多是产品的实际效用,是狭义上的功能,不免会有一些局限。《设计无处不在》一书中指出广义上的功能应分为实用性和重要性,实用性更多关注的产品的实际效用强调的是功效,重要性更多的的关注于产品表达和意义。比如一个日本老式的牙签一端削尖,另一端是圆锥体切面,切面下方是几圈切口。削尖的一段满足的是实用性,乍看之下另一段是为了装饰,其实则是牙签座,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体现,当把其折断牙签便可以放在上面。这是实用性与重要性完美结合的典范。此例子正说明了,功能与形式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融合的。

不可否认形式追随功能这句口号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解决了人们的需求对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只是当下的我们应结合当下的社会状况对这句口号重新解读,重新界定功能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装饰也是一件产品的功能,广义的理解功能的概念。便可以发现在21世纪的今天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对立,毕竟设计始终是从用户需求得角度关注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用户所需求的都可以理解为产品所应该具有的功能,不妨借鉴古人的中庸思想,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应向着融合的方向发展。

52 个回答
Lemon
Lemon 2020-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9DD449C5-8611-44AB-A64F-26BF4B4D274C.jpeg
306FC994-1C07-40D3-97C1-2AA083D625A4.jpeg

scy
scy 2020-09-13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1.简述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含义,结合具体例子加以作答
“形式追随功能”由芝加哥学派的著名建筑设计师路易斯沙利文首次提出,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直面了技术与艺术的平衡问题,成为设计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用来指导设计的原则。从现代设计史的发展来看,“形式追随功能”这一设计原则的提出,既有显著的进步性,也包含一定的局限性。
(1)进步性——明确功能是设计的第一性
从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到粗制滥造的“水晶宫”博览会展品,从娇艳奢华的洛可可风格到装饰性质的工艺美术运动,在设计原则被提出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形式美始终是设计考量的一个首要指标,艺术家为了装饰而装饰的热情,掩盖了设计物的真实功能,导致美学上的失衡和形式上的失去控制,过分的装饰提高了商品的价格,使设计只能为少数精英权贵所服务。“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原则,首次将功能提升到设计的主要地位,在理论上强调了设计的民主,在实践中创造了服从于功能的简单几何造型,使设计完全摆脱了传统装饰和折中主义的羁绊。从理性严谨的包豪斯到功能至上的国际主义风格都是在强调功能第一性的原则下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设计大师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法古斯鞋楦工厂开创性地运用功能美学的原则,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借助玻璃的透光性,提升了工厂车间的照明效果,符合“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原则,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开端。
(2)局限性——忽视形式自身的审美功能
现代主义提倡的功能至上的美学原则,经过发展形成了冷漠单调的国际主义风格,导致了功能至上的形式主义,为了追求产品造型的简洁,不惜舍弃产品的功能。现代主义表现出的缺乏人情味和对文脉的忽视,引起了后现代主义的强烈不满,英国波普风格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和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正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意大利的孟菲斯集团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代表,强调形式作为文化符号表现出的审美功能,这些在形式上的探索都表明了“形式追随功能”这一设计原则存在的局限,功能固然是产品的本质表达,是产品实用价值的实现基础,但是形式作为审美功能的物质承担者,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文丘里设计的栗子山别墅,将山墙的正中央留有阴影缺口,似乎将建筑分为两半,打破了现代主义建筑固有的方盒子造型,在满足房屋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丝灵动。
“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原则对现代设计乃至当代设计任具有积极的指导运用,在满足功能第一性的基础上,重视形式自身的审美功能,实现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Zoey
Zoey 2020-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首先是机器夺走了手工业者的工作岗位,导致他们对机械化的极度反感,当时的工业产品矫饰,手工业为贵族服务,手工艺人与机器生产的矛盾种种情况在当时并存。其次1851年英国伦敦水晶宫博览会展出了当时欧美各国装饰复杂功能简陋的工业产品,在英国发起了工艺美术运动,倡导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过度装饰,因此20世纪初路易斯·沙利文,美国现代建筑师,被称为20世纪建筑学之父。他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建筑理论,第一次在设计上确立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从此功能主义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

形式追随功能观念的提出复合大工业生产条件下,人们对产品批量化、标准化和用户要求,并且具有民主化的特点,因此得到了当时工业设计界的普遍拥护和支持。由此形式追随功能为核心的现代设计运动在世界各国开展起来。形式追随功能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使得如汽车、冰箱、电视等原本价格高昂的产品能够走入寻常家庭,符合工业革命后生产发展的实际,因此得以长久发展。“形式追随功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是我们研究、分析现代主义工业设计的发展的基础;是为了解决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对基本生活、生产资料的需求的一种手段而已。

例如著名的温莱特大厦,沙利文利用钢架结构,增加了建筑的楼层,让建筑纵向发展,让人们将惯性的横向审美转移到竖向的空间中来,还利用了线条和句型的建筑结构,让整个建筑有一种稳重的气质。并且利用了雕刻艺术来装饰整座大厦,给人一种华丽复古的美。它的造型稳定、华丽、简介,比例优美,带有古典柱式的韵味。其内部结构更是符合他的形式追随功能的理论来完成的。

形式追随功能在二十世纪相当长时间内成为设计师工作的不二法则。技术与艺术结合重视产品功能,反对过度装饰,倡导设计为大众服务,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它要求我们不断的更新观念,虚心学习,重要的就是从实际出发。

小杨小杨上岸一定行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image.jpg

lala
lala 2020-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形式追随功能是由芝加哥学派的路易斯·沙利文,他的含义是:形式追随功能是一种设计理念,与历史上以风格形式来表达建筑意义,启示时代与历史的演变不同,现代主义建筑意义不是预先通过形式而设立的,而是通过构造、功能性的完成而自然形成的。
在新艺术时期,其就强调一种美学观念,形式是由功能来决定的。在这场运动中它已经开始不反对工业化,也预示旧时代接近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来临。
虽然装饰运动还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运动,但是设计家和艺术家已经开始接受了工业化。
到了现代主义时期,其明确强调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例如,德意志工作同盟的建立,穆特修斯和贝伦斯他们的理论思想都是觉得设计应该从功能出发,强调简洁使用的外观和结构。格罗皮乌斯在建筑设计有着自己的清晰的设计思想,他认为建筑的服务对象很重要,应该是为了整个社会,在结构上采用最经济的方式,认为只要达到了最好的功能,就是最好的形式。还有巴塞罗那椅,它就体现了“少就是多”,外观美观,功能实用。还有雪铁罗翰住宅,以及包豪斯的建立等等都体现了设计师已经开始有着统一的思想,功能大于形式。

mimishi
mimishi 2020-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请简述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含义:
产品存在的意义是功能具体实施,而形式是功能得以实现的媒介。一个产品不可能只有功能而没有形式表现,但。只有形式的产品,则称为艺术品,没有一个产品所应具有的意义。

形式追随功能是芝加哥学派提出的设计思想。他们的设计产品中也体现了功能通过形式去表现。在物质匮乏的中世纪产品简洁质朴,可以直接展现产品的使用功能,人们易于理解接受。在之后的发展出的各种设计风格中也有所体现。因为对功能的需求,才让形式有所改变。
不同时态不同设计风格中的椅子可以体现这一点。因为要满足人坐、休息的一种需求,结合当时设计师的各种设计思想倾向而展现不同的形式。

单纯只有形式的产品是不存在的,通常过于突出形式的设计品更让人倾向称为艺术品。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各种繁华富丽,装饰繁复的家具,体现了这一点,过于扭曲充满形式艺术感的产品,让人怀疑其功能是否可以实现。所以形式应与功能相结合,体现出一个产品诞生的价值。

作为一个设计师,要为消费者所着想,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再通过自己所倾向的设计方式表现出。因而就等于一个产品,先有其功能再有形式的展现。同时也是现代设计师所倾向的设计方式。

154shhd_
154shhd_ 2020-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就产品设计的本质特征而论,形式服从功能是正确的、基本的。作为为人而用的工业产品其形式必然来自功能的结构,而不是功能来自于形式。在一般情况下,几乎所有工业产品包括手工产品其形式都是由功能所决定的。以“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反对当时工艺生产和建筑中的虚饰之风,具有积极的重大意义。但从“形式服从功能”发展为“功能之上”的功能主义则显现出了片面性。
从理论看,功能与功能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强调功能与提倡功能主义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主张,强调功能,是强调功能在诸因素中的重要性,而不排斥其它因素;而功能主义不同,它具有排它性,既非功能的一概不要。因此,“形式服从功能”的理论是积极的,功能主义则是消极的、片面的。尤其是在现代没有人反对强调功能、主张虚饰的情况下,提倡所谓的功能主义更是一种消极倒退主张。
但设计家们把物的功能当作设计造物的唯一目的来追求时,显然是把结构与功能混为一谈,为产品结构为结构,把主体的人的需要变成了单一的使用需要,这里,并不是“形式服从功能”,而使取消形式的功能至上、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利用了“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而走向了极端,它与“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主张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举例:纽约布法罗担保大厦,1895年落成,大厦的形式严谨,精美典雅,是美国早期高层建筑中的精品,也是沙利文的一个力作。尤其建筑物的立面设计体现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建筑思想,创立了高层建筑立面三段处理的基本型制。建筑物底层平面为矩形,上部呈凹形,以争取更多的房间有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条件。建筑师根据不同的使用性质将大厦竖向的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

young
young 2020-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形式追随功能”是由芝加哥学派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的,并成为现代主义最具影响力的口号。
其认为一件物品或者建筑物的美和价值是取决与它对其目的的适应性,强调功能对于形式的决定作用。
关于产品的形式一直是设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形式追随功能更多体现的是人的理性思维,核心是功能主义,强调实用物品的美应由其实用性和对于材料、结构的真实体验来确定。按照唐纳德·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中所讲,这是在人的反思层面的设计。

2.后来的形式追随激情,是人在本能层面的设计。因为人从感情的角度来讲,人是本能的喜欢好看的东西的,所以装饰精美的普遍会受到人们喜爱。虽然一些产品在反思层面上我们都知道它虽然拥有精美的装饰,但这些装饰是会妨碍产品功能的使用的,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但人们在情感上就是会偏向选择看起来好看的产品。这时候这些产品的象征意义往往大于他的实际功能。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都会有一些精心保留的老物件,虽然他们可能不能使用,也可能落伍于这个时代,但他们保留着我们最为珍贵的回忆。对于此市场上经常会利用这一点做出一些所谓的情怀设计,例如最近的moto刀锋5G手机。

如今的时代,任何一个产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以及对应的实际功能,当两者之一特别突出的时候,人们往往就会不怎么在乎另一个。就像斯塔克的外星人榨汁机。从外观上说极其好看,这是人的本能情感层面的体验。但实际使用时及其不方便,甚至很多时候榨果汁时果汁会流在杯子外面。从功能反思层面来说,这个产品是没用,及其失败的。但这依旧有很多人去买它,喜欢它。也没有妨碍它在产品设计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yoga
yoga 2020-09-1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是芝加哥学派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沙里文的一句名言。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发生了巨大火灾,由于使用木材建设的古典传统建筑,导致城市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毁。在重建时为了在有限的地域建设更多的住房,所以设计师们采用更结实的钢筋混凝土,整洁排列的房间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感。由此得出的结论:形式服从功能。

例如罗特斯切尔得大厦、史莱辛格马耶信托大厦等建筑。对现代建筑影响极大,直到现代这种风格建筑遍地都是。

      Form follows function 这句话,也是现代建筑的创新者们用以反抗当时仍占社会主流的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武器。他们反对矫揉的装饰风格,反对繁琐的细部样式,主张形式反映建筑的实用要求,反映现代材料与工业化时代建构的特点,将功能与构造的真实表现视为一种风格。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现代主义宣言,不代表否定古典建筑的装饰价值,而是说古典建筑有它的局限性,需要在新的时代,对应新的“function”,重新吸收设计。事实上芝加哥学派做出来的建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建筑。
    用现代的理解来解释这句话:表现就是形式,功能就是实现这个形式的方案。换句话说就是:形式的统一。这句话的含义放在现代还是有用的,但是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已经完全不同。21世纪人类的共同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而言,一个低能耗高效率并且可以起到积极的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建筑才是真正符合现代的“形式追随功能”。
wwxx
wwxx 2020-09-12
王鑫 湖北经济学院学生

“形式追随功能”是由芝加哥学派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的,并成为现代主义最具影响力的口号。
其认为一件物品或者建筑物的美和价值是取决与它对其目的的适应性,强调功能对于形式的决定作用。
关于产品的形式一直是设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形式追随功能更多体现的是人的理性思维,核心是功能主义,强调实用物品的美应由其实用性和对于材料、结构的真实体验来确定。
2.后来的形式追随激情,是人在本能层面的设计。因为人从感情的角度来讲,人是本能的喜欢好看的东西的,所以装饰精美的普遍会受到人们喜爱。虽然一些产品在反思层面上我们都知道它虽然拥有精美的装饰,但这些装饰是会妨碍产品功能的使用的,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但人们在情感上就是会偏向选择看起来好看的产品。这时候这些产品的象征意义往往大于他的实际功能。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