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功能在设计中的关系,始终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在《设计,无处不在》书中,设计的实用性被定义为使用过程中的适合性,而设计的重要性则阐释为在使用过程中形式呈现意义的方式。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才能成为设计美的载体,如果说功能是设计的内容,那设计的形式就是内容表现的方式。或形式常常是习惯模式和仪式中强有力的符号或者象征。
一、形式源于人对于美的追求
从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形式的更新而引发设计变革后的设计史内容,可以得出对于形式美的追求也是设计发展的一部分。形式的追求与更新往往引起设计的时代变革,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当代设计的发展过程中都能反映出人在不同时代对于美的形式表现的热烈追求和新式表现,但追求形式不能只是注重形式表现的升级,相反产品的内在功能才是形式表现的支撑框架;而在东方造物思想中,则是认为形式与功能是和谐统一的,《考工记》“材美工巧”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造物对于形式与功能之间关系,即对天人合一的理解。由此可见,虽然人生来对于美的追求从不曾止,但形式追随功能才是形式美持续发展的合理基础。
在追求艺术性之最的新艺术运动中,安东尼奥高迪作为有机主义的开创者,对于形式美的追求甚至已经脱离了自然参考的范围,他的作品米拉公寓那仿佛随时融化的状态,即体现了新艺术运动所追求的自然流动之美,更是其对于美的独到见解。
二、功能始终是设计的核心
功能实用决定了设计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的发展高度,从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功能主义原则的提出,设计中功能的地位逐步提高直至国际主义衰落,但并不意味着功能不再重要,功能主义导向作为改变重视装饰的设计旧模式及人类生产生活发展的理论根据,决定了其在设计中“第一要素”的重要地位。在这一点上,东方墨子的“节用”主张表明了对与生产生活中勤俭节约的鼓励,反对奢侈浪费的实践倾向,强调行事设计的实用性。借用威廉莫里斯倡导“设计大众服务”思想,其早已预示“大众所需要的功能”才是产品设计的核心所在。实用性是设计的本质所在也是功能美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现代主义设计功能主义代表人物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为二战后无房可居的民众而设计的经济型建筑,其考虑到人们在战争中受到的创伤,以及渴望回归到和平幸福的状态,便以功能为第一要义,结合新建筑五要素,建造了一座室内复合立面、粗糙外墙和色块组合的公寓,为人们创造了一种与战后生活相适应的生活状态,完美展现了设计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功能与形式的统一状态。
三、“以人为本”是形式与功能和谐统一的辩证总和
形式与功能的相互交融、辩证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上不断进行的。从国际主义结束后的后现代时期,对于现代主义刻板单调的不满,在其涉及的不同设计领域中得到完全释放,创造了全新的设计形式。其慰籍了现代主义功能至上对于人心理的隐形伤害,拓宽了当时的设计师的设计视野和设计范围,开启了设计史上形式与功能的融合发展新时代。由此可见,形式与功能是无法完全切割的,功能是对形式表现的内涵补充,形式是对内在功能的美感表现,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设计的进步,功能与形式已无明确的界限和隔别,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让设计师不仅在形式上做出创新变化,功能上也有了多元化的表达,不会再像过去那般,因为某一方面的注重而忽略另一方面,真正地做到了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并且开始关注民族文化,人工智能,国家发展等因素对于设计的未来影响,切实解决生活需要又带给人美的心理感受。
设计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但设计不能仅仅关注于功能与形式,而是细致地去观察和感知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变化,改正不足、更新优点,顺应当下的时代发展。在面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现实环境下,设计师必须关注设计的未来性是基于人工智能、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同时重视人文情怀、注重社会审美以及大众所共同参与的设计。
总:什么是形式,什么是功能,两者的关系怎样
分1: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在设计中的剖析
1.1不可或缺的功能性
1.2形式美的盛行
1.3.形式与功能在产品设计中体现民族性
2.设计中功能性与形式美的协调统一
结语:协调好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设计理念
形式与功能在设计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形式是功能的外在表现,通过产品的造型、色彩、肌理等体现出形式美的法则,具有符号和象征作用。功能是形式的内在核心,反映着产品的性能与特性,是产品的核心驱动力与实用性保证。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后现代主义,形式与功能的探讨历来是设计史上不可或缺的主题,设计师们致力于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形式与功能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协调,和谐一致,共同构成一个好的设计主体。
1.1不可或缺的功能性
功能作为产品的深层结构,对产品的定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现代产品在设计上是否成功,和很多设计因素相关,然而功能性是首先被考虑的。产品设计作为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功能性与形式美密不可分,形式美是功能性的外部体现,功能性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要想体现出产品的功能美,就需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人机工学原理等提高产品的宜人性,使其表现为服务于人的舒适感。如密斯所设计的巴塞罗那椅就是通过对舒适坐姿和人体工程学的深入研究,并采用钢制框架和皮革坐垫,既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又兼顾了使用的舒适性,做到了形式美与功能美的和谐统一。
1.2形式美的盛行
从崇尚自然美的新艺术到追求标新立异和娱乐化的波普风格,形式美推动着时代潮流波浪式前进。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通过不断改变造型来强调自己的差异化,以期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产品的形式通过应用美学法则表达出造型美、色彩美和材料美,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的审美观念。例如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流线型”风格就充分的展现出了当时美国商业性设计的特点——形式追随市场。从另一方面来看,“流线型”风格极大推动了产品设计的发展,展现出设计所能带来的差异性,时至今日,这一造型语言依旧对当代设计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3形式与功能在产品设计中体现民族性
形式与功能的表达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观念的影响,同时一个国家的设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就必须具备国际化语言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索尼的系列产品之所以能深受消费者青睐,正是由于它所倡导的“精、巧、小”的特点,同时与富有本国特色的设计风格密不可分;奔驰汽车以其严谨、理性的设计思维造就了产品卓越的品质,在现代汽车行业中依然有着极高的地位;宜家的家具设计具有北欧设计简朴、典雅、实用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正是由于现代设计理念同民族风格的融合,造就了不同品牌在设计以及商业的成功。
产品的形式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相辅相成、彼此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与美好。设计师要关注人们的使用需求和精神需求,反映在设计上,就是要使产品的功能和款式更加贴近生活所需。“好的设计是易于理解的。”对于功能的表达要做到浅显易懂,同时要不断开发功能性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其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对于形式,要做到造型表现的丰富性,同时能够体现出人文关怀,使之符合当下人们的差异化审美并适应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正如约里奥·库卡波罗所说:“真正的设计师的作品不应该是一种疯狂的、无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建立起形式与功能的和谐关系,任何偏向一方的极端行为都会违背“以人为本”的设计初衷。
产品设计过程中,协调好功能性与形式美之间的协调关系,正确认识功能与形式在设计中的相互作用,结合现代设计方法,是当代数字信息化时代不可或缺的设计理念。为了给人们提供更美好的生活,设计师要不断提高产品设计的质量,丰富和发展设计理论,完善设计体系,推动艺术与技术统一的和谐发展,发挥出功能与形式在设计中的和谐之美。
设计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是设计达到某种目的的必要手段,实用性及设计的功能属性,必要性则是设计的形式属性。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自设计思想诞生以来便与之相伴,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从而更好的为设计对象——人来服务。
一、形式追随功能
设计区别于艺术的点之一是再于设计不仅是单纯美学的欣赏,设计还应考虑设计物的功能性与实用性,而不仅是形式的美观。自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设计,这一时期的设计物因为设计的好坏关系的生存,因此功能是其第一属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精神层面的需求得以被重视,从而设计逐渐转变为在关注其功能性的基础上使其具备有一些美学价值,但功能性仍是第一属性。正如芝加哥学派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所言“形式追随功能”,这一观点是他对当时反复装饰的反判,也明确的指出来设计中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及功能的第一性,形式为功能服务。功能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产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大众来服务,对设计中功能性的关注是实现之一目标的必要条件。设计对功能的需求是理性的,不是繁复炫技的堆叠,而是切合实际可以为大众服务的真正有用的东西。现代主义简约实用的设计作品与水晶宫时期粗制滥造的产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佐证了设计功能属性应切合实际,形式应符合功能。
二、形式先于功能
形式是设计中审美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下大众对于精神物质追求的及审美价值的体现。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是人的本能,因此形式美是对人本能的反应。一方面设计形式的变革也是推动购买力的有效方法。如美国的商业性设计,为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出新的形式的商品,为了形式而设计,虽然在功能方面没有更新但其新的形式成功吸引了消费者为其买单,或许其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设计的初衷但其在商业领域无疑是成功的策略,流线型设计是其成功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设计的形式也是在时代背景影响下对设计者内心的表达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国际主义将简介理性的形式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但其忽视了使用者的需求,使设计变成了为了形式而形式,这一风格反应了当时战后理想主义对社会的探索,但忽视了设计的功能属性逐渐走向极端。从而可以看出,设计形式在变化上多受到时代背景以及经济需求的影响,好的形式可以促进设计的发展且受到大众的喜爱,但极端的形式主义忽视了功能的存在,是不可行的。
三、形式与功能的辩证统一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是好的设计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设计的终极目的便是达成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及功能与形式的统一。这一思想在原始社会时期便与原始造物中有所体现,经过漫长的时代演变历史发展印证了其重要性,当代设计功能和形式的统一与新时代新需求相结合,进一步发展,在追求功能与形式相统一的同时使其更具文化内涵。功能是产品的决定性因素,造型满足了产品的目的,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才能达成设计为人服务的理念。
此外,大众对产品形式的需求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反应,大众对功能与形式统一原则逐渐增高的诉求也是社会物质文化丰富的体现。大众对产品的需求从人有我有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人最本质的需求随着时代、经济、技术等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当前产品在形式与功能相统一的原则下还应使产品形式更加富有精神文化内涵,产品不仅仅是产品,还是科技、文化等新事物的交叉集合。富有内涵的商品更容易得到理解与壮大,正如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以及日本采取的双轨制所遵循的规则,在产品形式与功能兼备的情况下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使产品更具文化内涵,也是建立本国设计形象发言民族文化的特色之路。因此,当下对设计的要求不仅需要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还应使其形式可以体现一定的文化精神内涵。
综上所述,好的设计需要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功能与形式缺一不可。同时,设计的形式与功能最终都是为了使用者而服务,人是设计的服务对象,因此应注重人的需求,根据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不同背景下大众不同的使用需求,从而达到设计的长远发展。
提纲:
第一段:总起,结合材料—语义学角度说明功能/形式的含义。好的产品是和谐统一
第二段:功能(案例)结合符号学概念
第三段:形式(案例)
第四段:好的设计是形式功能的结合统一(结合的好的案例)
总结:好的设计是两者的和谐统一+结合当下设计
设计是人类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实验活动,借助一定技术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产品语义学中也强调产品与人密切相关的部分,即功能的完善与形态的赏心悦目缺一不可。由此可见,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一.功能是产品使用价值的体现
符号学中,符号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一体,内涵包含了设计的物理属性与情感属性,产品的功能就是构成其物理属性的一部分,指的是设计中的功效与作用。实用功能是古往今来设计师们所遵循的第一要义。新石器时期开始,人们就创造出不同的陶器形态来满足日常生活使用,19世纪沙利文提出了著名的“形式追随功能”,到后来密斯的“少即是多”,都强调了功能的第一位,他的MR10悬臂椅仅用一根钢管就打造出了椅子的骨架,精简至极,满足了大众对功能的需要。
但随着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风格发展到后期,极端的减少主义暴露出的冷漠逐渐引起了大众的不满,格罗皮乌斯在1930年阿德勒小汽车的设计中强调了功能性原则,却最终未能投入批量生产,说明设计如果只考虑功能和生产,而忽略消费者对于象征性,趣味性等情感需要,也是很难成功的。
二.形式的意义与重要性
材料中的“重要性”,指的是形式在使用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设计师赋予产品形式符号内涵,增加产品附加值。在满足功能的使用需求基础上,出彩的造型式样与文化价值内涵能极大地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
产品的形式作为一种符号表达,是传递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在设计中合理地运用产品语义学以更加明确的视觉形象和更具象征意义的造型设计,传达给使用者更多的情感价值。与强调效率相反,形式更注重人心理上的满足。孟菲斯提出“装饰不是罪恶”,树立了产品语义的新内涵,即产品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强调了产品文化上的功能。波普运动中英国设计师穆多什设计的圆点椅,其外形设计以游戏为导向,表达了对儿童心理的关注。相比之下,国际主义风格设计师山崎实设计的普鲁特·艾格住宅,监狱似的冷漠风格,毫不考虑居住者的心理需要,最终难逃而被炸毁的命运。由此可见,好的形式满足消费者情感上的需求,传达文化内涵与意义,是好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产品的形式与功能相互依存,互为因果
形式与功能的关系,绝不是谁是谁的从属,优秀的设计作品永远是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现代主义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强调有机形态与功能主义原则相结合,使设计更具人文色彩与亲和力,重世人的心理需求,是功能形式良好结合的完美典范。他设计的帕米欧肺结核疗养院,充分考虑患者心理状态,空间上的暖色基调,让病人产生安全感,归属感。丹麦设计师雅格布森的天鹅椅,蛋椅等椅子设计,在良好功能的同时,显示出对民族民间,天然材质和有机形式的重视,是功能与形式在产品上结合的典范。
设计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解决人的问题,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使产品的功能与形式和谐统一,设计出性能良好且满足人心理需求的好产品是我们设计师应当追求的目标。此外,在市场日益分化,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今社会,人们产生了对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新需求,消费越发向产品的人性化,差异化转变。这更加要求设计师具有系统化思考能力,不仅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并且能够在工业4.0的时代大背景下,与当代社会需求接轨,追求更纯粹的设计目的,更接近人需求的本质。
设计即为名词又为动词,是人在改造自然活动过程中意识与物质的协同反应,而“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根本目标,根据人的需求需同时作用于艺术与科学技术范畴,使产品满足实用性和重要性的统一。
实用性注重事物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效率,探寻人的行为层的衡量,例如按钮、把手、控制杆等物理结构的客观运行方式,对应与传统的功能概念。而上升到反思层,则在实用的基础上需要重要性相配合,通过产品符号进一步向用户传递产品独特的文化情感与精神内涵,凸显产品个性,强调用户使用其产品的独特意义,如通过对汽车钥匙的定制化外观设计,以传递出持有者所拥有车辆的高昂价值的产品语义,对应与形式概念。因此,设计中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
一、功能是形式的载体,是产品的决定因素
产品功能是指产品的功效与性能,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设计的核心,决定着产品最基本的形态、材料与结构,同时满足着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和目标。如在人类原始的石器时代时,为抵御自然灾害与猛兽而制作的猎具、掩体、武器等的生存设计,使形式完全服从于功能以满足生存最基本的需求。而在工业革命后的背景下,水晶宫博览会上因为了装饰而装饰而使形式阻碍了功能使用的现象遭到广泛批评,而后对于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探讨成了设计的重要议题。从功能第一性的视角来看,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符合大机械标准生产背景下的设计需求,体现了功能性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而以此发展出的现代主义设计与美学也从功能中演化出了工业时代下新的,以对称均衡、简单几何、规整简洁的设计风格与形式美感,如流线型风格就是由功能性衍生成的审美形式。
功能设计注重产品的使用性、效率、安全性等方面,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实际效果和用户的满意度,是产品是否能够解决用户实际问题并提供便利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功能结构做为物质载体,再多的形式也无处安放。
二、形式为功能提供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形式是功能的外在表现,可以使功能可视化,通过符号化的产品语义表达产品的美感、吸引力与个性。从企业销售的角度看,商业性价值也是衡量优秀产品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市面上相同功能的产品众多,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就变得尤为重要。消费者都有潜意识的正期望与无意识的情感担忧,而形式设计可以从现有文化化形式的语言中重建意义,通过一个非语言的,通常是潜意识的符号系统与用户沟通,以创造出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产品,同时塑造品牌形象以加强用户印象,培养消费习惯。如最典型的案例:菲利浦-斯塔克设计的外星人榨汁机就是通过以形式为第一性的设计,激发用户的反思层,运用部分用户对太空科技主题的热爱,通过凸显产品个性,使产品做为收藏品传递,在用户心中根植独有记忆并体现独特身份象征。
而形式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外观,还可以通过加强外观结构与人的沟通,使产品外观更贴合设计使用,并帮助用户更清晰的理解如何操作产品。形式的设计通过审美表达、人机沟通媒介、功能补充、语义链接等多元化方式反作用于功能,在科技于物质不断充裕的当下,解决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化需求。
三、形式与功能的对立统一随着人的理念变化
纵观社会历史发展,从工业1.0到4.0,前两次工业革命主要以功能为主,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设计的方向变得多元起来,设计过程的理念、需求、方法和流程都开始考虑到审美性,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设计的功能与形式开始有机融合,人在实践过程中的需求和理念也变得更加多元。
而在谈起形式与功能的对立统一时,从西方看:经历了形式追随功能、到追随销售、再到追随激情乃至各种运动和主义;而从中国“明道”的设计看:先秦老子无饰为道、孔子以饰体道、墨子的非饰论与韩非子的反饰论的理论发展也表现出反复的对立又相互融和。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思想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设计生活不会停留在物质基础和实用阶段,而“道”不变理念却在不断更新,形式与功能的不同关系体现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设计需求。
综上所述,从产品设计到系统设计、从物质到非物质,人类这种永无止境的向上探索也表明了设计中形式与功能谁为第一性变得不再重要,两者关系变得更具包容性,两者的界限也更加模糊,在人类的造物探索发展中,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而相互交融。
概述: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1、分别阐述形式与功能,设计需要功能和形式统一
2、 功能是是设计的第一性
3、 形式在设计中必不可少
4、 形式与功能相辅相成
在设计领域,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一直是核心议题,功能关注的是设计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涉及到设计如何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形式是关注设计在文化和社会中传达的价值,它涉及到设计如何传达特定的情感价值,文化意义,通过视觉符号和感官体验达到与用户的共鸣。_设_计对象是被构建的,是审美内涵和科学理论的统一体,从新艺术推崇的艺术形式的设计到严谨理性的现代主义设计再到后现代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设计的目的都是满足人的需求,因此好的设计要满足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为人服务_。_除此之外,时代在变化,那么需求也在变化,设计本身也是社会形成的因素,因此当代设计要与时俱进。
一、 功能是设计的第一性
功能是设计基本任务与目的,是人通过改善环境,工具的满足自身的首要需求_。_从原始时期的石质工具逐渐规整、细小的演变,到明式家具的精巧合宜,功能一直是设计的第一要素,在中国历史上,墨子第一次提出功利主义原则,强调工艺的实用性,反对奢华,华而不实的工艺,同时美国芝加哥学派的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服从功能”到现在主义建筑先驱欧文琼斯提出“装饰与罪恶”,他们的设计思想都印证了功能在设计的决定地位。反观美国通用公司提出的“有计划废止制度”影响整个社会形成“有即必弃”的及时消费观,在追求形式的同时忽略产品性能,长期以来引起极大的反对。
二、 形式在设计中必不可少
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功能而服务,其中包含一种美学,情感和社会意义传达,因此形式上可以是艺术的,象征的,能够激发人门联想和内心的情感的。美国流线型的设计形式的风靡,是因为它在经济大危机下给人们带来希望,其象征未来的圆润流畅的外形的情感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而国际主义设计这种单一、冷漠的风格,不能满足多元化社会多需求,因此后现代主义绚丽多彩的波普设计,以设计炫目张扬形式传达年轻一代设计师的反叛精神,展现了工业社会和大众文化的视觉特点,同时孟菲斯集团的“形式服从情感”也是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形式的表达。这说明,在设计中形式缺一不可的,人们往往需要更高层次的情感内涵,通过形式与使用者产生共鸣。
三、形式与功能相辅相成
设计产品脱离形式谈功能,便会形成单调冷漠没有人情味的设计,若脱离功能只看形式,会导致华而不实的装饰品。工业革命中机械一经生产,对形式与功能的讨论就此开始,直到1914年那场关于标准化的大讨论的结束,才真正扫除现代设计的障碍,就如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外观简洁明快,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堪称当时工业时代形式与功能结合的典范。面对多元的社会,前瞻性设计师将功能与形式结合探索一条更为人情化的设计道路,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如阿尔瓦阿尔图的维堡图书馆,采用木条拼接方式应用于室内形成良好的吸声效果,同时首创多层开敞的内部空间布局,便于空气流通和人群疏散,兼具功能与形式,成为经久不衰的作品。同时,保罗汉宁森充分考虑光与视觉关系,以更加科学设计成就了美观又实用的ph灯,对其现在的灯具设计具有指导的作用。
综上所述,设计的形式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当今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和形式的重要性,积极利用新技术,充分了解设计群体需求,同时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需求,创造出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富有艺术魅力的设计作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好。
一、 计形式与功能的基本概念
二、 功能的需求是设计形式的基础和出发点
案例:包豪斯 乌尔姆学院。路易斯沙利文
三、 形式的设计可以促进功能的实现
案例:中国:宋代瓷器。西方:孟菲斯集团—索扎斯的卡尔顿书架
四、 形式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总结
一、计形式与功能的基本概念
设计形式是指物体外观的构成方式,包括形状、色彩、材质、纹理等视觉元素的组合与排列,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审美体验。形式关乎审美、情感表达和个性展现。
而功能是指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能力、使用目的及效率,是设计的本质和核心,功能性是设计的关键。
设计的形式与功能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设计的完整价值体系。好的设计要满足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设计的功能与形式(造型)都是产品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使产品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也能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以下,我将结合具体案例,来深入探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二、功能的需求是设计形式的基础和出发点
包豪斯的“形式追随功能”理念,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里程碑,其“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一理念强调设计应以功能为核心,形式应服务于功能,去除不必要的装饰,追求简洁、实用的美学。例如,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椅,它由成弧形交叉状的不锈钢构架支撑真皮皮垫,非常优美,而且功能化。椅子的设计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对椅子本身的功能性研究以及舒适坐姿和人体工程学的深入研究。椅子采用钢制框架和皮革坐垫,既保证了结构功能的稳定性,又兼顾了使用的舒适性,完美诠释了设计的形式要以功能为基础与出发点。
而乌尔姆设计学院是在包豪斯之后,进一步发展了现代设计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其强调的“系统设计”原则,系统设计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强调美产生于逻辑结构,而结构又是清晰的反应着功能关系。
以及路易斯•沙利文所提出的“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在设计上注重内部功能,大胆采用新材料,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体现了功能第一位原则。到之后的现代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特征,都是以功能第一位作为主要设计原则和思想。
三、形式的设计可以促进功能的实现
无论中西方的设计都体现出形式对于功能的作用,以中国的宋代瓷器为例,宋代瓷器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技术水平著称,如器皿的恰当比例和尺度,使人感到减一分则短,增一分则长,达到了完美的地步。如汝窑的青釉瓷以其独特的造型(形式)、温润如玉的釉色和器型的简约,吸引世人的目光。从功能上看,它近乎完美的造型形式已经满足了日常生活的使用需求,但其真正的亮点还是在于其独特的形式设计。历代工匠通过艺术性的形式表达,将其瓷器变成了一个既实用又具有艺术感的装饰品。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使用感受,还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视角回到西方,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一个后现代主义设计团体—孟菲斯集团,其设计作品充分展示了形式对于功能的影响。孟菲斯的设计师们往往通过夸张、变形、拼接等手法,创造出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作品。例如,埃托·索特萨斯设计的卡尔顿书架(Carlton Bookcase),其形式复杂多变、色彩鲜艳夺目、打破了常规的书架形式,其造型(形式)看似与功能无直接关联。但实际上,书架的每一层都经过精心设计,能够容纳不同大小和形状的书籍和物品,其设计形式不仅给人眼前一亮而且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存储需求。这种设计既体现了形式对于功能的影响,也展示了设计师在功能约束下对形式进行大胆创新的能力。
四、形式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1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形式与功能是设计作品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式是功能的载体,没有形式,功能就无法实现;设计的形式是由它的功能和结构所决定的,功能则是形式存在的目的,没有功能的形式,则失去了设计的意义。
以明式家具为例,其设计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国人对形式与功能的深刻理解。明式家具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通过精湛的工艺和巧妙的构思,实现了结构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其通过流畅而富有变化的线条来塑造家具的简练形态,而这种形态不仅仅增强了家具的视觉美感,也体现出内在的功能性即考虑到人体的舒适度和使用的便捷性。如明代的圈椅,其扶手、靠背和座面之间通过流畅的曲线相连,既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又展现出一种含蓄而优雅的气质,是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
2、变化统一,相辅相成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形式与功能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变化,它们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变化统一关系。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设计形式会不断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功能作为设计的核心,始终制约着形式的变化方向,确保设计作品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果某一件物体的功能不存在,那么形式实质上也就不存在了,仅仅剩下“空虚的形式”。
功能与形式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既互为存在、又互为转化,有时候形式就是功能、功能就是形式。
综上所述,设计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是设计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对于设计本身来讲,“形式”的概念是发展性的,在每个时代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但“形式服从功能〞原则顺应了现代设计的发展要求。从古至今,我们都可以看到形式与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变化统一、相辅相成。在当代设计中,我们应当继续探索形式与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以创造出既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又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设计作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推进设计艺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好的设计要满足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产品是为人的使用而创造出的人造物,设计的实用性为与重要性即为功能与形式,而形式的象征性由于不同的文化而体现出不同的价值与内涵,这从工业革命后是设计师们一直探讨与探索的方向。而形式与功能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又不完全对应地统一于产品之中的辩证关系。正是因为其不完全对应性,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产品世界。
而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从旧石器时期的打制石器到明代家具,从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到个性化发展的后现代主义,人的需求也在随着时代不断发生变化,在时代的变化中,感受着功能与形式的博弈,也这就体现了功能与形式必然是合二为一的, 但是两者并没有孰高孰低之分。
1、功能是形式的内在灵魂
设计的功能,是在设计中被首要考虑的,实用功能是设计师从事设计所遵循的第一要义,这在现代主义大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的“形式服从功能”已经表达。也可以通过结构技术设计所赋予的功能。以自行车比赛用的头盔为例,自行车运动作为一项以速度取胜的竞技体育,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自行车头盔在功能上首要需求是满足保护驾乘人员安全,同时通过头盔流线型结构以及通气孔的设计既减少驾驶过程中空气阻力,同时起到散热通风的效果,对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实用功能是设计的重要基础,没有良好的功能,且不满足需求,其设计就是一个不成功的设计。但功能并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人, 而人对产品的需求不只是停留在有用性上,同时还有审美性、 精神性、 文化性等社会性需求。
2、形式是功能的外部体现
而只有功能没有形式那也是不行的,产品表面的处理,其装饰纹样不同,也会表达出不同的功能意义,以及藏在其符号背后的意义,例如思想观念、文化内涵、象征意义。这也是无印良品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原因,其简洁、素净的设计美学比哦打出日本文化的“泛神论”和禅宗道教传统的“无亦所有”的概念。干净、透明的包装,白色、蓝色、黑色为主要色彩,给消费者一种整洁,干净的心理暗示,将材料本身作为形式的一种体现,直观的对消费者们传达出“自然而然”、简单舒适的生活理念。设计的形式将产品与人密切相关的部分,比如功能的完善、材料的质地、构造的合理、形态的舒适、色彩的赏心悦目综合体现,传达产品具有的情感性和趣味性,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
1、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功能与形式就像是一个天平,两者缺一不可。好的设计也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在设计中如果只注重功能性,而忽略了形式上的审美,就会导致设计的呆板,单一,冷漠的感受。如二战后为了逃避战乱,很多欧洲现代设计师逃至美国,于是在美国兴盛起来的国际主义风格,其形式简单,反装饰性,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系统化的特点,但最后因为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而被后现代主义所取代。这样的设计是不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的。天平的失衡必定会导致另一边的失衡。但是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功能,那只能当做一个单纯的观赏品,不能成为实用的产品,那这也是失败的设计。相反,索扎斯所设计的卡尔顿书架,将其功能性与审美性有有机统一而随着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流行趋势,以及工业技术的完善和精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开始发生转变,从物质需求转向非物质需求,这就促使了功能与形式之间关系进一步的变化,不仅要满足实用价值,又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和情感需求,创造出更富有表现力和更具实用性的产品设计。
综上所述,好的设计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功能性与审美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只有恰如其分的把握好的功能与形式之间互称互补,相辅相成,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并积极结合文化背景与时代需求,才能创造出好的设计,才能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创造美好生活。
一、设计的形式与功能
二、设计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一)功能决定形式
(二)形式成就功能
(三)形式与功能相辅相成
三、总结
设计是满足人行为需求和功能技术层面要求的实践活动,研究和理解设计的形式与功能,能更好地使设计服务于人。纵观设计发展脉络,从原始陶器到清明家具,从功能至上的功能义到个性化发展的后现代主义……形式与功能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而透彻地理解并创造性地处理好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是当下设计师的职责所在。
形式即审美,功能即使用需求。形式是事物外在属性所表现出的艺术化、装饰化的审美特征,能被人在生活中直接感受,从而进一步发挥它的精神功能;功能是指事物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是结构和功能所表达的内容,反映了人的意志。功能强调效率体现出设计一直围绕着人的需求而变化,形式关注的是表达和意义,更多表达的是社会性的象征意义。
功能性是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从生存时代开始,设计始终具备功能的属性。功能是设计的核心,直接决定了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早在19世纪路易斯.沙利文就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在建筑设计上,注重内部结构、大胆采用新材料、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随后的一系列功能主义代表大师,如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人的设计哲学及设计实践都体现出功能决定形式的设计思想。尤其是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该建筑通过底层架空和屋顶花园等设计元素,满足了通风、采光和户外活动空间的功能需求,提升了居住舒适度和环境质量,很好的体现了功能对形式的决定作用,显示出功能性需求是形式设计的出发点。
随着人、自然、环境的不同,形式与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从事物发展的本原看,首先是功能决定形式,形式一旦确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影响到功能的实现,而设计的形式是物的功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可忽略的物化体现,能被人在生活中直接地感受从而刺激人的情感。早在远古时代,器物的产生仅满足人基本的盛物需求,而后不断实践使人对其形式的追求表现在器物的装饰上,如陶器上出现了逐渐被抽象化的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反映了人的心理动机,是在物质功能满足后,人的精神与审美的需要,因此,在一个设计中满足功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形式的重视则是更高一层次的追求。
功能是设计的基础,形式则是功能的表达和体现, 好的设计必然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既要保证设计的功能性又要注重设计的形式美。 只有将设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在达到设计目的的同时讲究形式上的多元化,给予实用价值的同时重视个性化表达。例如楚汉的漆器,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还不失精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士的彩绘鹤纹漆匝,在其特定的实用功能基础上,彩绘的鹤纹等图案精美绝伦,令人赞叹,器型设计更是巧妙,这些皆源于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及较高的审美意识。由此,形式与功能既不可偏废其一,也不存在附庸一说,二者对立统一方为设计之道。
人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设计永远是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统一。设计中若只注重功能,则会变的冷漠呆板,毫无象征意义和设计内涵;而只专注形式忽略功能则会变的华而不实,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与人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与审美标准相背。不同的设计时期里功能与形式各有所侧重,形式与功能和谐统一是设计的基础和保障,它们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才能创适出丰富多彩的设计作品,才能让人的审美意趣得到提升,满足人们多元的丰富性的使用需求。
1、开头可以简单引出一下下文论述的主题内容,写完检查一下,有打字错误。
2、案例结束可以再呼应一下段落论点
@yewen 收到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