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此句名言可以理解为:兼则相爱,交则互利。即只有有兼容并蓄的心才能包容,才能去爱别人;只有相互交往相互学习才能从中获得进步。
"兼有爱,交相利"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1.设计师的视野要开阔,要懂得包容。要扩大现代设计的对象,真正做到为大众。
2.现代设计不能闭关自守,要相互交流,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同时,也要积极融入世界。
墨子的思想和设计实践不仅在当时具有先驱意义,也成为后世人们设计活动所遵循的原则。他提出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通过“天下大治”达到“天下共富”。这极具坦荡胸襟的大设计观,不正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在努力追求的共同生存目标吗?从设计的角度解释“利”,即一切造物首先要视其是否对社会有益并能满足人的需要。一切从“利”出发,以“利”为原则,不仅构建出古代设计行业的评判标准,也成为现代社会人类设计活动必须恪守的功能铁律。“兼相爱。交相利”则倡导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尊重,彼此关爱,互利互惠,这一崇高的思想不也正是今天人类构建和谐社会,谋其共同繁荣发展所奉行的道德行为准则吗?墨子还针对工艺制作提出里“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的操作标注。
在他看来,任何造物制作都应该有法则,做方形的器具靠矩尺,做圆形的器具靠圆规,测定物体的曲直靠墨绳,测定平面要用水平,测定物体正斜靠悬锥,无论是巧的工匠或不巧的工匠,都以此五种方法为法则。做一切事情都要有法度可依,讲求规矩。这种严谨、理性、求实的设计准则开创里人类科学思想形成与设计标准建立之先河。
“兼相爱,交相利”是出自《墨子·兼爱中》的哲学思想,“兼相爱”指的是不分人我、彼此,一同天下之利害、好恶。“交相利”即互惠互利,这是“兼爱”的背景。墨子把小生产者互爱互利的道德原则推广为天下普遍的原则。这一思想体现出一种平等博爱的人际关怀,具有民主思想。从设计角度来解读,这种人际观蕴藏着为谁设计和设计利益观的问题,对今天的设计实践依旧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设计是人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造物活动,不管是过往还是当下,“为谁设计”就成为一个不可绕开的话题,工艺美术运动期间,莫里斯就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即: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并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2、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其个中包含的“为大众服务“,不正是一种”兼相爱“,”设计是集体活动“不也正是”交相利“的写照。这两种思想是相互融会贯通的,都蕴含着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以及社会的平等性,设计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这种普遍的爱是为现代人所需要的。
“兼相爱”是为大众的设计思想,从伦理视角来看,设计应关注价值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去关注设计之物对他们的意义。这种伦理思想,往往流露出设计师的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提出《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并出版,对设计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他认为设计应为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尤其是为第三世界国家服务,他还将设计的目光转向特殊群体。在他的影响下,日本和瑞士的很多设计即是以此为出发点,体现出对每一个个体的深切关怀的设计,是对人的普遍的爱的证明。帕帕纳克的这种伦理关怀与先秦时代墨子的”兼爱“有着诸多共同之处。
”兼相爱,交相利”的现实意义便是在“兼爱”的前提下,遵循“义”的原则,将爱人的情感和利人的行动紧密相连,本质上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爱,进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在设计实践中,便是“真、善、美”价值观念的体现。
“兼相爱,交相利”在尊崇墨子思想的国度里,他希望人人都能互助互爱,多为对方着想,把别人的事也看做是自己的事一样地关心,这就是所谓的兼爱、交利。对于设计而言,给我们的启发也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设计为人,关心人,以给人们提供便利,为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懈精进的设计思想。
在工艺美术运动期间,莫里斯就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即: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并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2、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提出《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并出版,对设计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他认为设计应为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尤其是为第三世界国家服务,他还将设计的目光转向特殊群体。在他的影响下,日本和瑞士的很多设计即是以此为出发点,体现出对每一个个体的深切关怀的设计,是对人的普遍的爱的证明。帕帕纳克的这种伦理关怀与先秦时代墨子的”兼爱“有着诸多共同之处。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对现代设计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适老化、第三世界
我国古代墨子的兼爱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待,互惠互利,共存共荣、良性互动。当今的中国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这与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不谋而合。思想作为实践的指导者,墨子的兼爱思想对我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兼相爱——可持续设计的发展
这个世界正在接近不可持续的边缘,全球变暖、灾难频发、气候异常等无一不在告诉我们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环境,违背了“兼相爱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原则。有鉴于此,中国政府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鼓励“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可持续设计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就显得格外重要。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活动,可持续的概念不仅包括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 还包括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可持续设计要求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设计既能满足当代的需求,又兼顾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所需要的产品、系统、服务等。早在196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就提出:设计应该考虑地球有限的资源,为保护我们地球有限的资源而服务。当代的设计师们也在努力的靠近这一美好的愿景,如宜家的平板包装既方便人们搬运家具回家又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符合可持续设计的“Reduce”原则。
交相利——设计的与时俱进
“交相利”从字面理解是互惠互利、共存共容,对于现代设计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设计要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情感需求以及不同能力的人们的需要。自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在急剧增长的同时人口结构也经历了快速的转变,于21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使老年人与科技之间产生了鸿沟。因此,为老年人设计是秉持“交相利”设计理念必要的一步。瑞典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对高龄者住宅进行改善,以达到适合医疗和看护,包括适合行动不便的老人在使用轮椅、助步器情况下自由活动,以及设有看护人的工作空间。
另一方面不仅要考虑设计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而且要为第三世界的人服务,这是帕帕纳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所提出的观点。英国“实际行动”组织在设计关怀贫困民众方面做出了良好的表率,他们设计了一款简约的“烟罩”帮助非洲贫困解决了因缺乏电力资源而长期遭受烹饪带来的烟尘污染的折磨。我国木马设计公司创始人丁伟设计的飞利浦太阳能阅读灯,白天在室外照射充电,晚上满足三到八小时的使用,有效解决了非洲儿童的夜晚学习照明问题。因此,设计的与时俱进要基于当下的现实积极的去做出改变,满足全世界人们的需要。
综上所述,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为我们构建和平美好的人类共同家园指明了方向。设计师们不仅要着眼于世界上每一个群体的需求进行设计,以人为本,还要放眼于未来,做可持续设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墨子认为,国家和社会之所以混乱和陷入战争,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大家相互不友爱,导致了社会的混乱,甚至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给所有人都带来了痛苦,所以墨子说解决之道在于兼爱,在这个意义上,兼爱和非攻指向了同一个目的,那就是减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让民众安居乐业。墨子不但提倡普遍而平等的爱,也提出了人们应该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而不应该各自为政,自私自利,而应该互惠互利,相互帮助,合作共赢。
墨子的设计思想对当代艺术设计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们作为设计工作者应该有兼爱思想与民本主义的情怀,提倡为了普通民众而设计,提倡设计的平等性。工业设计师必须尊重自然生态发展客观规律。符合墨子的兼爱思想与民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反对复杂无用的装饰,提倡为了实用的设计,不实用的精巧没有价值。第三,设计应该节约材料,合理利用资源。第四是注重规范和制度,合理划分工作,严格按照设计程序进行。第五,设计应该为时代服务,评估设计应该考虑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应该说,墨子思想研究的目的是使设计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社会服务。
day11-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墨子设计思想的“兼爱”是从“利”字出发,强调符合“国家百姓之利”。以至于他的设计造物思想均从利民的角度出发,这种利应是一种利于平民百姓的设计,而不是适于贵族精英的繁饰。即设计为普通大众服务。同时他所讲的“利”是广义的, 也包括非物质的利益在内,包含了一切可“用”的思想。
一、现代设计应为普通大众设计
设计案例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提出《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并出版,对设计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他认为设计应为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服务。
二、现代设计应做到“兼容并包”
设计案例 贝律铭设计的中西结合,物质与非物质同时兼顾。
简答题: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对现代设计的现实意义
墨家的兼爱则代表一种现代精神,正因为如此墨家的兼爱将在今天的社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墨家“义利一致”的道德观更像是古代的功利主义,把功利原则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
墨家“兴天下之大利”的伦理总原则和“合志功而观之”的合理评价道德行为的方法。墨家学派要打倒儒家的“义”而代之以天下人的利,在墨家看来天下人的利才是真正的义。
在现代主义设计过程中,拉斯金作为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理论的先驱,拉斯金提倡社会功能和民主特征,认为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他所强调的为大众服务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他的设计理论对后世的设计理论影响很深。在后面的新艺术运动中,比利时的革新运动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他们在艺术创作和设计上提倡民主主义理想主义,提出设计和设计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目的,提出了“人民的艺术”这一口号主张设计与艺术相结合,同时还提出了三点原则: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准确,工作程序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
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思想在现代同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特别是其中的蕴含的一系列合理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符合当代精神的,我们应该利用其中的合理思想在当代继续创造价值。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之交、百家争鸣时期出现的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伟人。墨子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即指普遍平等的爱,不分血缘的亲疏和等级的贵贱而给予无差别的爱。这句话回答了“为谁设计”的问题,同时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墨子的兼爱观对设计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设计是人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
进行的造物活动。所以,不管过往还是当下“为谁设计”就成为一个不可绕开的问题。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人以群分,社会有不同的族群、阶层;同一城市,因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条件乃至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文化习惯而有诸多不同的群体,设计不是笼统得面对所有的使用和服务对象,而是针对特定用户和人群。回望工艺美术史中那些制作精良的造物,大多数是为宫廷和权贵所造,,它们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设
计。而现代主义设计在思想上“强调设计的民主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工业文明的洗礼,平民化的概念逐步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改变设计为权贵服务的这种数干年的历史,让设计为大众服务。
这也提示我们设计更应关注价值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去关注设计之物对他们的意义。1982 年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 • 帕帕奈克提出农民在岁末需拿出1/10 的谷物扶贫济困,而富人则需拿出1/10的收人去帮助那些需要的人。作为设计师,他倡导可以拿出1/10的点子去帮助那75%需要的人。帕帕奈克并不是纸上谈兵式的空谈,他参与指导许多设计方案,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对帮助这些国家培养和训练当地的设计师提出多种可行性的方案。
兼爱的设计思想把设计活动提高到了社会层面,体现了现代设计中“为大众而设计”的理念。这提示着我们应该在设计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不断加深伴随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内涵。 真正实现设计伦理性的平等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 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