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隐藏在传统手工艺中的人文内涵是当代设计所追求的,当代设计不断从传统手工艺中吸取价值与内涵,传统的人文意识与智慧在当代设计中受到重视与借鉴,但是尊重传统并非是重复古代,若是那样就会陷于停滞或带来倒退。传统不是回溯点而是出发点。对于传统的简单回复不仅不能找到现代设计相宜的生存土壤,还会因为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割裂而失去活力,隐藏在传统造物之中的人文价值、生态观念、亲和性的审美才是当代设计应当关注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如何让传统手工艺的造物智慧、生态价值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传承,才是真正至关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可持续性及生态活力,深入传统的本质,才能促进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深入融合。
在当今信息时代,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相互吸收和融合,已成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文化多元化和寻求保存不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特质的寻根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我们既不因融合而抛弃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不因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特质而拒绝交流和吸收。对于这两种时代的趋势,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应当在认识上和行动上有一种自觉,在现代化浪潮涌动的当今环境中提高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促进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的融合。
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融合的意义:
自“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领导并实践工艺美术运动时,其设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设计理念就已抨击传统手工艺只服务于皇室贵族的历史。所反映的民主思想也随后成为了现代设计的核心,在设计史进程中,无数设计先驱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均践行了这种民主思想。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中“功能”与“形式”之争也早已落下帷幕。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设计也早已不为了单单满足功能需要而设计,而是为了实现更多个体化的需要而设计,这使得手工艺生产产品“复活”,成为满足人们小众心理与需求的新生产方式。这其中就包括继承传统手工艺的,用昂贵材料制作的奢侈品与随着经济发展,有充裕时间的中产阶级在业余时间制作的产品。由此可见,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多样化的心理及精神追求,人类社会短期也不会放弃传统手工艺,那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的成为了新的设计趋势与生产方向。
在21世纪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世界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下,人们生产的大部分产品已实现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的大部分,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生产满足个人兴趣与需求的小众产品,由于需求的多样化,手工艺成为了满足人们小众需求的合理手段。著名的设计理论家、设计教育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其《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提到“理想中的设计师应当是已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这一点直接验证了今天人们对待产品的多需求属性,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成为了必然,在此,笔者认为,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的融合有以下几点意义:
1、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在生产领域的融合能直接满足多样化生产的需要,实现人们大众多种不同的产品需求。现代设计讲求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产品以降低成本,满足人民绝大部分的生活需求,但在需求愈多样化的今天,在机械化大生产中实现小批量的设计订单,辅佐以手工生产,实现新需求与产品功能的统一,以满足大众需求。
2、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能在产品设计规划阶段实现取长补短,为设计赋能,提升产品的文化属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让产品的功能性完美体现的同时融入手工艺文化特征,这样既能满足小众文化需求的外表与形式,同时实现产品良好的功能。
3、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制成的产品能满足小众消费人群,能在大众中实现对传统工艺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优秀传统工艺的优点。从而参与到传统手工艺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实现未来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化设计的双轨制,使得同步发展,推陈出新。
综上,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虽是生产领域的两个方面,但在需求多样化的今天,不可能互相独立发展,应该适应趋势,互相借鉴,融合,以实现“设计为人民服务”这个唯一永恒的梦想。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意义
总起:现代设计发展需要手工艺,手工艺需以现代设计为载体,两者需要融合
1.促使手工艺的复兴
2.现代设计的“情感化”
3.小结
自工艺美术运动以来,设计的地位逐步凸现。设计的主导作用,在此后的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运动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一方面,设计与工业大生产密切合作,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风尚;另一方面,手工艺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显得日渐式微,并未与现代社会紧密相连。但仅仅强调标准化、功能性的设计并不能满足当今人们对于多样化、差异化设计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具有独特文化趣味和个性特征的设计,这也就催生出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全新设计方式。下文将从两个方面论述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意义:
1.促使传统手工艺的复兴
现代设计的能为传统手工艺赋予“现代感”。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变迁,设计与手工艺的融合探索已不再是工艺美术运动中对于传统材料、传统技术的执着,对于现代工业技术的排斥。当代背景下的融合是对传统工艺表达形式的新探索,是与现代新材料新技术结合的新尝试,拥有无限可能。通过设计手段,可以打破传统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的二元对立,促成两者在产品生存合作的可能,还可以将传统工艺中的思想精华、技术、形式、情感与功能与现代美感融会贯通,使其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意趣与消费偏好,进一步促使传统手工艺复兴。
如中国传统明代家具具有“精、简、厚、雅”的艺术特色,在造型装饰、结构、选材等方面十分严谨,还体现了绿色环保、人机工学等现代设计理念,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瑰宝。在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中,有许多继承明代家具优点和特色的现代家具诞生,汉斯•瓦格纳的中国椅便是以明式圈椅作为灵感来源并对其加以改进。这种融合提升了传统手工艺的知名度,也使其与现代社会的应用环境更加贴合。
2.实现现代设计的情感化
在国际主义设计中,我们便能看出,一味强调单纯功能性和理性主义的设计终将走向失败。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成功也向我们印证,唯有处理好传统工艺、民族情感与现代工业的关系,才能使设计符合时代需求。
现在正处于工业4.0的转型接口,设计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愈发转向以人为中心,范围也从UCD向HCD扩展,服务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等设计理念不断涌现,对于人的情感关怀成为设计的重中之重。将传统手工艺运用于现代设计中,能将其中蕴含的情感与产品的功能相融合,加强人们对于现代设计的认同。如野口勇的Akari纸灯系列与喜多俊之的TAKO灯,便是将日本传统的和纸工艺与融入现代设计中,为人们提供一种不同于标准化工业制品的温暖感受。还有目前我国兴起的诸多品牌,如花西子、故宫文创、谭木匠等,或是充分提取传统手工艺的元素和特征,或是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使其适应现代设计的需要,这些尝试迎合了人们对于民族情感和传统文化的需求,广受好评,也进一步实现了现代设计的情感化。
3.小结
总而言之,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赋予传统材料与传统工艺以新的功能和审美形式,另一方面也促使现代设计向“情感化”发展,更加重视对于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我国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阶段,设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重视将两者相结合,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走出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设计之路。
9.5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融合的意义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不仅是中华传统造型艺术的灵魂,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设计是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强调功能性和审美性的设计活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既存在巨大区别,又有诸多的共通性。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目的是促进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探索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新思路,同时推动现代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用自身掌握的工艺技术对各种不同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所创造出来的人工作品的统称。“现代设计”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以审美和功能为特征的设计活动。在工业革命之后,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涌现推动了当代设计的繁荣。
两者的发展状况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手工艺带来巨大冲击。大多数工艺匠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技艺水平也有局限,这影响了手工艺品的发展进程,导致一些工艺技术的失传。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机械化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现代艺术设计则不同,从“包豪斯”学院成立以来,现代设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教育计划和方法。包豪斯通过设立一系列完整的基础课程,让现代设计理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设计师们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在创作上也保持一种相对自由自在的状态,使得现代艺术设计快速发展。
但二者的基本理论规则互通。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在色彩运用上有着互通的色彩构成理论。工艺品的特征是手工艺人在三维空间中创造千姿百态的造型。现代设计师则是通过自己对设计理念的理解,将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然后以不同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塑造。它们都体现了一种从分割到组合再到分割、从部分到整体再到部分的过程,从而达到点、线、面之间的结合与变换,以此达到理想的视觉感受。然而不管是传统手工艺品还是现代设计产品,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手工艺人或者设计师的创作深意。
其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进步。首先传统工艺美术应不断汲取新鲜事物,了解现代设计的设计理念,并且与传统的知识、理念相互融合贯通,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传统工艺美术生生不息,跟随时代的脚步得到可持续发展。其次现代设计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工艺美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手工艺水平的双向支撑。
总而言之,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固然有着很大区别,但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现代设计的带动,需要现代设计理论的支撑;现代设计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工艺美术深厚历史底蕴的支撑。传统工艺美术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现代设计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注意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保护和弘扬,吸收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相融合,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促进二者的相融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手工艺所讲求的工匠精神,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注重细节,追求极致,且淡泊名利;由于工业革命的出现,设计与制造分离,设计师这个独立的群体出现,从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到包豪斯结束,讲求“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但到1953年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出现,彻底抛弃了包豪斯把设计与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理念,从而完全转向“设计就是科学”的理念,和艺术没有关系,此理念沿用至今。
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融合的意义;
如:“日本的双轨制设计”双轨制是日本现代设计的一大特征,指的是“传统+现代”的设计方式。日本的设计,一方面在家具、服装、室内、手工艺品等领域保留日本的传统;另一方面,在高技术领域按现代的发展需求进行设计。
日本的设计在世界上是有独特魅力的,“日本设计”一词常会使人联想到两类截然不同的东西这类手工艺品朴素、清雅、自然、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批量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如高保真音响、照相机、摩托车、汽车及计算机等,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用了所谓的双轨制。即:一方面在服饰,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的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通过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
综上所述:在现代设计中,参考日本双轨制设计发展轨迹,在以后设计生涯中对于设计是包容的、是开放吸收的、是取其精华,其弃其糟粕的。我们应该在吸收好的设计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一些老企业来说也可以吸收时代思维,对其进行转型,搭载时代列车,综合时代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走在时代前沿,不落后于漫漫历史长河,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发展出设计新高度。
传统手工艺,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审美变化,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是时势所趋,同时也有助于继承与发扬传统手工艺,让传统技艺手法源远流长。
1传承传统技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新的现代设计作品的诞生或多或少都带有前人技法、思想的影响,在其传统文化手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新时代精神和审美观念,融入自身理解,以迎合现代人审美。传统手工艺带有地域性和强烈的民族色彩,而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思想的融和,既传承了传统技艺、匠人精神又满足现代设计的需求,最终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的产品或作品,实现功能与审美的统一,赋予其新的设计理念和价值内涵。
2大胆创新设计,体现设计多样性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的同时也制约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应打破传统手工艺的僵局和现代设计固有西方思维的局限性,大胆创新,探索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创造新的设计与发明。
3增强民族自信,厚植传统文化底蕴
为了避免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局限,用现代设计新思维重新考虑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趋势和设计定位,深入挖掘其民族文化的精髓,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总之,设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设计,再到两者融合继承与创新是设计多元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传统是艺术设计的源头,从设计的形式到精神内核,文化传统都给予我们无穷的帮助与启示。传统手工艺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现代设计发展需要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需以现代设计为载体,顺应时代潮流,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1.传统手工艺促使设计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代变迁,设计与手工艺的融合探索已不再是工艺美术运动中对于传统材料、传统技术的执着,而是对于现代工业技术的排斥。如中国传统明代家具具有“精、简、厚、雅”的艺术特色,在造型装饰、结构、选材等方面十分严谨,还体现了绿色环保、人机工学等现代设计理念,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当之无愧的瑰宝。在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中,有许多继承明代家具优点和特色的现代家具诞生,梵几家居使用木材的天然纹理,吸取明式家具的工艺美,与周围环境融合一体,与现代社会的审美性相吻合。
2.设计反作用于传统手工艺
现代主义发展到后期简单理性的功能主义遭到了人们的厌弃,日本双轨制的成功证明唯有处理好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的关系,才能使设计符合时代需求。未来的设计中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必然是一种相互共生,相互结合的趋势,设计要有为大众服务的姿态又要有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表达对人个性和情感的尊重。
我国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阶段,设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重视将两者相结合,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当代匠人,走出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设计之路。
我国的现代设让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前改革开放后开始蓬勃兴起的,在当今国际社会大变革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忽视创新是发展的中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工厂”是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基地的称号,在我国工业生产极具落后之时,成为了中国的标签。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中国以低端产品见长,缺乏技术与设计创新。在社会迈入“工业4.0”时期,工业活动也慢慢从“制造”向“智造”过渡和转变,现代设计更应该追求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将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进行碰撞,产生火花,从而使中国设计得到更好地发展。
(一)传统手工艺的独有千古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中国民间艺术源近流长,内涵丰富,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文化瑰宝之而手工艺术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见证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传统手工艺在表现产品最基本的功能外,使得外在形象景上添花,对传统手工艺有着“增一分则长,减—分则短”之感的描述也不为过,而宋瓷正是如此,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在造型和装饰上多采用自然的题材,不同瓷器不同特色,百花争艳,各显现出独特的风格美。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的智慧,近些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许多民间手工艺重新焕发了璀璨的光彩,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机器流水线给传统手工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传统手工艺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的技艺有些东西是机器取代不了的。
(二)现代设计应突破枷锁
当科技发展远远超过人的创意产生时,计算机将束缚人们创造时的灵感和自由性,从而让灵感退化;当下中国并非没有,而是太稀少,通过不断的创新,提升设计的艺术效果,中国的传统纹样则被广泛运用于服装,时尚类产品,建筑等等之中。计算机桎梏了创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从而让创意模式化;基于计算机对灵感的束缚和创意的桎梏,现代设计往往得过且过,从而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大众需求,计算机应该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好工具。
总之,中国要从 “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到“中国创造”几个阶段中,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是必不可少,无法阻挡的趋势,也是时代的要求。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共性。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与精髓。而现代设计的产生更多地受到工业革命以后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带动,体现的是新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现代设计离不开传统工艺文化,传统工艺文化业需要现代设计理论支撑。
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是相互存在、相互促进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共性,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发扬传统工艺美术以及当代设计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代设计发展要立足于现代设计基础之上,同时更要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应将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生活方式、审美观念融合起来,推陈出新、贯穿古今。传统的工艺美术史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能够提高我们的修养开阔我们的视野,同时也为现代设计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源泉。
现代设计是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带有浓厚的西方观念思想,这往往会对传统的工艺美术带来一种冲击。有人认为艺术设计就应该需要脱离传统的工艺美术,这是一种偏颇的观点和看法。现代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受到人为的思想和情感的影响,需要设计者运用一定的思维创造能力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将自身的设计理念和内心的情感驾驭到设计作品之上,体现现代设计的发展走向。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并不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否定,而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思想也不会因为现代设计的产生而消亡。
相反,二者正在逐渐走向共同发展的道路。张道一先生就曾说过:“有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对立起来,评定是非,我看是不必的。”当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后,我们自然而然就不会将二者进行对立,评定它们之间的是非,而是应该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合理的融合起来。传统工艺美术需要现代设计带动,现代设计则需要吸收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科学、合理的认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于共性,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扬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现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