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的主要流行风格,体现了这一时期巴黎的豪华奢侈,其主要风格是新奇富丽的现代感特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的装饰性发展,虽然不否定其现代主义核心,但对现代主义的形式风格具有批判性,主张文脉主义,历史主义和隐喻主义。装饰艺术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运动虽然都主张以新奇的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满足,不仅是单调的功能作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还是存在很多不同。
首先,装饰艺术运动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时间和领域存在差异。装饰艺术运动发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巴黎,后影响了欧洲和美国的家具,珠宝,绘画图案,书籍装帧,玻璃陶瓷等领域,成为新奇现代的代名词;而后现代主义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从建筑领域开始爆发,文丘里为母亲修建的“栗子山别墅”成为代表建筑之一,后影响到了文学,哲学,批判理论,家具设计等各领域。
其次对于主要风格特征来说,装饰艺术运动强调豪华新奇的现代感,用昂贵稀罕的材料制造出异国风情的设计感,引导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希望落入历史主义的巢穴;而后现代主义主张其历史主义的折衷立场,强调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的含糊性,二者主要风格存在很大差异。
接着,在主要服务阶级上也存在差异,装饰艺术运动虽然受到了大众趣味的肯定,但其核心服务阶层仍然是权贵贵族,应用的豪华新材料满足贵族审美意趣,利用贵族阶级爱慕虚荣的心理;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冷漠规整单调的设计风格,主张娱乐性大众性,将生活与艺术混合,非理性,人文性的设计风格。
最后,装饰艺术运动在商业性上发展迅猛,培养出摩登的现代感设计风格,由此出现了很多奢侈品品牌,后现代主义与此相区别,是多元化拼凑即兴的设计风格,给人以平凡活泼的视觉感受。
总之,装饰艺术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虽然有以上的区别,但其本质都是符合工业化发展浪潮的,对人类设计文明有着推动作用。
装饰艺术运动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从开始时间上来看,艺术装饰运动开始于和现代主义同一时期的20世纪30年代,主要表现当时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奢侈繁华,大多数作品都新奇绚丽;而后现代主义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反动,具有一定的装饰意味。
从风格特征及专业领域来看,艺术装饰运动以其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而著称,它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装饰艺术的总称,包括了装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家具、珠宝、图案等多个领域,并强调手工艺和机械化生产的结合;而后现代主义是反对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涉及的领域也很广,和艺术装饰运动不同的是,它主要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设计中,实际上它是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变化的体现,后现代主义强调设计的隐喻意义,通过借用历史风格来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反映一种幽默与风趣之感。
从影响意义上来看,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华美,成为大众趣味的一个标志,主要代表有维也纳分离派的直线风格和流线型风格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计的发展,尤其是流线型更是迎合了消费者的趣味,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而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所追求的形式多样性,虽然不适合工业现代化的大生产,但冲击了传统的设计艺术观念,使设计艺术突破了原有的狭隘,丰富了设计的内涵,同时又给工业生产带入了一种文化气息,注重产品的人文因素等有重要意义。
虽然艺术装饰运动和后现代主义有不小的区别,但他们的本质都是符合工业化生产的,都推动着人类现代设计的前进,对当今设计的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主要的流行运动,它生动的体现了巴黎的豪华与奢侈,装饰艺术运动以其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而著称,常见形式有放射状线条。而后现代主义设计,其设计宗旨是向现代主义提出挑战。提出“less is bore”的观点。
装饰艺术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都强调设计的重要性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的差异的。
首先,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艺术运动,多采用几何形状和折线进行装饰,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后现代主义设计则有历史主义的特点,企图把良好的功能、科学的结构和古希腊罗马样式、哥特样式以及巴洛克、洛可可或维多利亚等各种经典样式的装饰细节相结合,追求独特艺术韵味和设计个性,并面向不同的文化群体与层面,从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其次,装饰艺术运动,既有现代设计的特征,又不乏装饰趣味,反映出艺术家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对装饰艺术的留念,矛盾的这种心理,极富时代特色。但是后现代主义设计没有具体的意识形态与思想,仅仅表达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不满情绪,所以经常呈现出繁琐,杂乱无章甚至拼凑和大杂烩的面貌。
最后,虽然两者之间有着众多的不同之处,但是都表达了一种求新求异思维和对装饰艺术的重视。都与现代主义设计产生鲜明的前后对比。
(1)联系:“装饰艺术”运动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国、英国和美国兴起的一次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的名称出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展览会”。这次装饰运动首先表现在法国的奢侈品上,随后波及到建筑装饰 、室内设计、陶瓷、玻璃、家具、产品造型、平面设计等领域。主要目的是追求产品的华美。“装饰”是这次设计运动的性质,也是一场形式主义的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1、几何风格;2、追求华美;3、主张机械形式美;4、带有装饰性。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欧美、日等国家,随后传遍世界各地,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它涉及艺术、设计、文学、语言、历史、政治、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态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在设计中的表现特征为:1、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2、反理性主义,关注人性;3、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和历史折中风格;4、隐喻;5、关注环境。
(2)二者的区别:“装饰艺术”运动融汇手工艺和工业化下的双重特点,采取设计上的折衷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可以发展的新风格来。由于它主要强调为上层顾客服务的出发点,使得他没有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发展。
“装饰艺术”运动秉承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长期以来的设计传统立场: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因此,他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资产阶级。
后现代主义重视形式、强调装饰。企图把 良好的功能、科学的结构、历史上的各种经典样式的装饰细节相结合,追求独特艺术韵味和设计个性,并面向不同的文化群体与层面,从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常常显得生动、活泼,同时又呈现出烦琐、杂乱无章甚至拼凑和大杂烩的面貌。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法国和英美两国兴起的一场设计运动,首先表现在法国的奢侈品上,随后就波及到建筑装饰,室内设计,陶瓷,玻璃,家具,产品造型,平面造型等领域,而后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发端于建筑设计,并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中。风格特征上,装饰主义设计:几何风格,追求华美,主张机械形式美,具有装饰性。而后现代主义设计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反理性主义,注重人性;注重产品人文含义和历史折中风格;隐喻;关注环境。装饰运动秉承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长期以来的设计传统立场,融合手工艺和工业化双重特点,采取设计上折中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制品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可以发展的新风格来。后现代主义重视形式,强调装饰。企图把良好的功能,科学的结构,历史上的各种经典样式的装饰细节相结合,追求独特艺术韵味和设计个性,并面向不同的文化群体层面,从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在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二者都作为与现代主义紧密联系的设计运动风格,在思想、特征、影响方面还是存在不少区别。
(1)时间背景上来看,装饰艺术运动的背景建立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设计革新运动。在大工业迅速发展下,依赖手工业生产的设计己不能适应普遍的机械化生产,装饰艺术运动肯定机械生产,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现代建筑和各种工业产品的形式美和装饰美进行新的探索。而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以山崎宾设计的“普鲁蒂-艾戈”被炸毁标志着现代主义的正式结束为开端,单调冷漠的功能主义不再适用于新的社会。
(2)风格特征上,装饰艺术运动肯定机械化生产带来的现代美,采用简单的几何形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的色彩,旨在为工业化生产的产品而设计。后现代主义突出人性化、自由化,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设计形式上采取历史装饰、折衷处理的方式,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复杂性、矛盾性和多元化。
(3)而对于服务对象,装饰艺术运动秉承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长期以来的传统立场,为上层阶级而服务,设计成果虽然不乏大众化的流行产品,其本质为权贵服务。后现代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向全人类、整个地球服务的方向发展,例如其工业产品就具有简约风格与批量廉价的特征。
(4)影响领域方面,后现代主义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后现代主义是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在哲学、文学、建筑、电影甚至社会运动都产生了价值体现。
简述装饰艺术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区别
装饰艺术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都十分强调装饰性,针对装饰性所表达的含义,以及对装饰性目的有所不同。
装饰艺术运动受到新兴的现代派美术、俄国芭蕾舞的舞台美术、汽车工业及大众文化等多方面影响,设计形式呈现多样化,但仍具有统一风格,如注重表现材料的质感与光泽;在造型设计中多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在色彩设计中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的视觉印象。装饰艺术运动,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重要资料,从材料的运用到装饰的构思指导产品的表面处理剂,无论哪一方面,这个风格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他的东西方结合,人情化和机械化结合,更是后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研究中心。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运动流派,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形成于美国,很快波及到欧洲及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理论基础,并由建筑领域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高度强调装饰性,特别是从历史中吸取装饰元素并加以运用。后现代主义对于历史动机的折中主义立场,对历史的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后现代主义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使得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作品都具有戏谑调侃的色彩。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将后现代主义定义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三种特征。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装饰目的主要是反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以来的单调,沉闷,冷漠形式。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提出少即是乏味的观点,认为设计不仅要实现功能要求,还必须使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1、都是一种装饰运动,强调一种装饰的效果。2、新艺术运动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化时代特征;装饰艺术运动更擅长线条、抽象、变形和概括、机械化的现代美。3、在风格影响上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形式受自然风格、哥特风格影响;而装饰艺术运动在设计痕迹上受现代主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