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试用设计思维分析,设计师应该如何运用“价值观”进行设计创新。

发布于 2022-10-31 16:24:33

材料:收音机最早被作为家具使用,后来迪特·拉姆斯设计的“白雪公主之匣”SK4,才让人们意识到收音机是一款产品。后来SONY walkman把收音机变成了能够随身携带的产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苹果IPOD的出现,SONY的walkman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今在工业3.0到工业4.0转型的端口,智能家居,智能手机,车载HMI,小爱音响等智能化产品似乎又在取代苹果IPOD。
2022北京理工80分题

查看更多

关注者
0
被浏览
1.9k
12 个回答
69 北工大 张艺凡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779674A1-4DAC-44FF-B2DA-2BB0670FDC7A.jpeg
8915DBB0-3DBE-4C7B-9B47-018C4FBD7564.jpeg
169A4158-25B9-4B33-AEAA-F05B5A3E4D5C.jpeg

48-天工-zss
48-天工-zss 2022-11-04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试用设计思维分析,设计师应该如何运用“价值观”进行设计创新

主论点:设计师应该具有以人为本、可持续、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并在自觉地应用于设计以促进设计创新。
分论点一: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促进设计适人化创新。
分论点二:绿色环保的价值观促进设计可持续创新。
分论点三:与时俱进的价值观促进设计适应性创新。

设计作为伴随人类始终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在进入科技多元化、市场多样化发展的当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创新需求。这也要求设计师积极把握设计趋势、推动设计推陈创新。这一要求的背后自然离不开设计师所拥有的先进设计思维、先进价值观的激活和驱动作用。因此,对设计师所必备的设计价值观的分析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促进设计适人化创新。
设计起源于人对客观环境的不满、由需求直接驱动的设计也将直接作用于使用者这个主体,即设计是为人所服务的原则。虽然在几千年的设计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为了追求过度装饰而导致易用性差、格调低下的清代家具;以及为了追求过度效率而压榨工人身体机能的早期“人机工程学”设计,但该类产品的出现也是为了完成人类某些审美需求或是企业主的利益需求。即人是为目的所操控的,人所追求的一切是基于更好生活的目的,而设计就应该承担满足某种目的的直接手段。因此在设计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只有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设计出满足用户需要的、适合用户使用的优秀产品。例如日本的龟甲万酱油瓶,关注到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痛点,对使用酱油瓶后容易滴落污染桌面的情况加以改进,使最后一滴液体也能够顺利流回瓶中,满足了用户的情感及行为的需求,是真正聚焦用户、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绿色环保的价值观促进设计可持续创新。
设计在现代发展受到商业化的冲击后,以20世纪的美国为典型代表,形成了所谓的商业性设计。即设计改型不考虑内部的功能结构,仅仅为了提高销量对外形进行改进,是一种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商业手段。其出现原因主要是从手工艺设计向工业设计的转变过程中,机械化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的解放的同时,开拓了广阔的大众市场。同时,批量化的设计也使得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工人难以凭借个人的主观改变产品的最终形态,因此设计师的作用便开始被放大了,设计的好坏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商业的成功与否。设计与商业的紧密关系也就导致了部分设计开始逐渐偏离设计实用功能的本质,开始通过式样设计、有计划废止制来满足用户的求新求异的审美心理。虽然商业性设计确实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并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但其造成的巨大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也开始为人关注。因此美国逐渐发展出反对商业性设计的优良设计,并逐渐演化成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等设计运动。正如巴巴纳克所说的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在包装及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因此设计师应该秉持绿色设计的价值观,积极承担设计的社会伦理责任、促进设计产品的可持续创新。

与时俱进的价值观促进设计适应性创新。
设计是基于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不同时代的设计也具有其独特的鲜明特征,如早期的收音机大而笨重常常作为家具陈列在家中,而拉姆斯设计的“白雪公主之匣”才人们意识到收音机也能成为精致优雅的产品,后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索尼的Walkman以及苹果的iPod以小巧便携而逐渐取代了原有产品,而处在万物互联的当今、人们似乎以及不在单独需要随身携带收音机等单纯播放音乐的产品。设计因基础技术及当时人们接受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阶段的特点,设计物不像艺术品,能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产品少之又少、更多的产品是作为了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以促进了新产品的出现,因此产品设计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这也对设计师提出了需要与时俱进的要求。例如美国设计之父的雷蒙德罗维就提出了设计的MAYA原则,即极度先进却又可接受的设计原则。这种为未来设计的设计方法同样需要当今的设计师学习,不要试图设计普适于任何时代的产品而是使设计师自己的头脑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出适合该时代的产品,这才是设计的与时俱进价值观的根本追寻。

综上所述,设计创新是设计保持先进、适应人类生活的必要手段,设计师应该追寻设计的创新需求来积极提高个人的创新思维、创新水平,进而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先进价值观,在先进思想的引领下,才能实现更好的创新、设计出适应于时代发展的优秀产品。因此作为设计的我们应该积极培育设计思维、接受先进科学的价值观,以指导设计产生出优秀且契合时代主题的良好产品。

22-武理-闻雅
22-武理-闻雅 2022-11-0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试用设计思维分析,设计师应该如何运用“价值观”进行设计创新。
1、以用户为中心创造设计价值,提高设计体验——ph灯
2、创造性思维提升设计价值,推动设计创新——小米生态链
3、跨界设计思维创造设计价值,提高设计生命力——汽车设计

摘要:设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引领产业变革的驱动力,本文将探讨在数字化背景下,设计思维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何正确引导设计价值观,从而促进设计创新。
关键词:设计思维 以人为本 创造性思维 跨界设计 设计创新

设计是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从白雪公主之匣到SONY walkman、苹果IPOD再到如今的智能家居、智能手机、小爱音响等智能化产品的一代代变革,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设计思维作用的结果,设计思维以人为本,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多角度的创新解决办法,为设计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当今工业3.0到工业4.0转型的端口,设计思维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跨界合作,整合资源,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设计创新。

一、以用户为中心创造设计价值,提高设计体验
设计思维强调把人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从人的需求出发,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人是设计的根本和出发点,设计师要坚持设计思维的方法,坚持人本思想,关注用户的真实需求,充分发挥设计师的洞察力和创造力,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设计体验,推动设计创新。如北欧著名的灯具ph灯,在设计中时刻关注人的使用感受,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能直接看见光源,通过多次的反射、折射,获得柔和明亮的灯光,同时减弱灯罩边缘的厚度,避免灯光与黑色的背景形成较大的反差,造成眼部的不适,ph灯的科学性及人性化使之成为北欧灯具的代表,经久不衰,成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二、创造性思维提升设计价值,推动设计创新
设计思维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设计思维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整合的结果,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根据对象和任务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或者创造新的设计形式,因此,设计的过程中充满了思考和创造因素,这就要求设计师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增强作品的独特性和生命力,推动设计创新。如小米生态链,通过“业务赋能+投资”为设计师和创业者提供多元的技术支持及开放的供应链支持,以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经营模式,形成智能家居的生态链,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高品质的智能家居服务。

三、跨界设计思维创造设计价值,提高设计生命力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正在打破“界”的概念,在创新设计实践中,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跨界合作使得设计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跨界设计思维赋予了设计更深的价值和涵义。设计需要新的材质以及新的制作工艺,这就要求设计师需要拥有跨界设计思维,主动跨界,在不同领域进行尝试,寻求技术的帮助,学习新的知识,进行灵感碰撞,尝试新的设计形式,提高设计的生命力,进行设计创新。如当前的汽车设计,汽车已经进入了智能电动时代,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人机交互的感受,汽车设计除了要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更要拥有更多的人文知识,做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因此设计师要拥有跨界设计思维能力,跨界合作,设计出更加独特具有生命力的产品。

综上所述,在当今工业3.0到工业4.0转型的端口,现代设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设计涉及诸多领域,将愈来愈复杂,因此,作为未来的设计师,要灵活运用设计思维,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跨界交流,洞察用户深层次需求,更好的解决产品问题,进行设计创新。

222-小白熊冰
222-小白熊冰 2022-11-03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在21世纪,社会创新与设计活动相互交织在一起,社会创新既是设计活动的推动力,又是设计活动的目标。纵观整个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设计思维在激发和支持设计变革的过程里扮演重要角色,进而驱动设计创新。

一、以颠覆式设计为抓手,改变用户使用习惯与价值观
设计思维具有“陌生化”的特点,能够创造新的前所未有的东西或形式,以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收音机最早被作为家具使用,后来迪特·拉姆斯设计的“白雪公主之匣”SK4,才让人们意识到收音机是一款产品。后来SONY walkman把收音机变成了能够随身携带的产品,这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它的出现改变了后来我们听音乐的方式,而在这之前这种方式是其他设备从未真正做到过的。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无论是设计一个标志或为电器家族增添一个新成员,如果是与过去不同的新的东西,这就意味这创造与颠覆。这种颠覆式设计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地改变设计。

二、把握用户需求,创新设计理念
“设计思维”的框架有5个步骤:共情 (Empathize)>定义 (Define)>构思 (ldeate)>原型 (Prototype)>测试 (Test)。在实际运用当中,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线性过程,而是更为复杂的“迭代”和“进化”。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包括既有量变,从内容到形式又从形式到内容的多阶段的创见性的思维活动过程。以苹果公司为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iPod 进入产品市场,它创建了音乐发行的一场革命。其成功的秘诀不仅是进行产品的设计,更是在于对寻找、购买、播放音乐,以及克服法律版权问题的整个系统进行简化。苹果公司综合应用设计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把握用户的需求,实现了设计创新。

三、通过服务设计创新来创造人类未来的可能性
服务设计简单来说是一种设计思维方式。设计的关键是“用户为先+追踪体验流程+涉及所有接触点+致力于打造更好用户体验”,服务业在中国正在成为大势,服务设计在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甚至是引导用户行为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今在工业3.0到工业4.0转型的端口,智能家居,智能手机,车载HMI,小爱音响等智能化产品似乎正在在取代苹果IPOD。当我们深入思考这一现象,会发现智能化产品开始占据上风不仅仅由于背后有科学技术的支持,更是因为设计师利用设计思维,提供了更加大范围的服务体系和更高级的服务体验。设计驱动创新强调的不再是掌握某种独一无二的新技术,而是对现有技术元素和社会文化元素的创造性组合和运用,设计驱动强调的是,从产品与人产品与社会的角度出发,通过产品创新来创造人类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设计创新要牢牢抓住设计创意与思维创新,设计师应当尽可能让自己的思路进行多方位的扩展,思维进行多维度的交叉,努力让自己的思维超越常态,达到思维与灵感相结合。并且新技术,新趋势所诞生的产品,最终都要回归以人为本,把握用户实际需求,改善设计才是真正落地的创新设计,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35-武理-胡淼
135-武理-胡淼 2022-11-03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论述题:试用设计思维分析,设计师应该如何运用“价值观”进行设计创新。
1.jpg
2.jpg

64-东南-吴宇豪
64-东南-吴宇豪 2022-11-03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总起(设计创新是在设计价值产生过程中,由于人们生活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丰富多样,而呈现出物的系列化和拓展出新的造物领域,以设计思维分析,其对于历史的研究、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对于生活的观察,以及对于自然的师法依然是设计无法跳脱的一个环节)
一、天地材工——土生土长是创新的源泉(考工记的例子、后现代主义“历史的拼贴”)
二、审曲面势——对生活的敏锐观察是创新的重要基础(感性工学的例子)
三、制器尚象——师法自然是创新的基石(火山加湿器的例子)
总结(设计创新一方面是设计创作主体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充分展现,另一方面又要在设计创作客体物与人的生活社会活动之间做出协调与调节,解决供与用、服务与需求之间的种种问题矛盾。)

设计创新是在设计价值产生过程中,由于人们生活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丰富多样,而呈现出物的系列化和拓展出新的造物领域,如收音机最早被作为家具使用,后来迪特·拉姆斯设计的“白雪公主之匣”SK4,才让人们意识到收音机是一款产品。后来SONY walkman把收音机变成了能够随身携带的产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苹果IPOD的出现,SONY的walkman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今在工业3.0到工业4.0转型的端口,智能家居,智能手机,车载HMI,小爱音响等智能化产品似乎又在取代苹果IPOD。物与人的价值关系突破了原有的局限,物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自由,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又与物建立起新的价值关系。设计价值的产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呈现,也是人自觉能动的设计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在设计造物创新的过程中,对于历史的研究、对于生活方式的理解、对于生活的观察,以及对于自然的师法依然是设计无法跳脱的一个环节。

一、天地材工——土生土长是创新的源泉
设计创造主体的价值认知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准确地理解人的生活方式和习俗,而不能随心所欲地以自己的方式替代普遍的生活方式,不能以其他地区的成功的设计准则,搬来解决本地区民众的设计要求,因为大部分成功的设计都是以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为设计价值准则的。正如考工记所向我们揭示的那样,“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迂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也”,任何一种设计价值准则都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一种设计可能适用于这一时期、这一地区,而不适用于另一时期和另一地区。生活方式与习俗一定是设计家必需的价值认知对象,设计家应当审慎地考虑生活习俗,面对设计问题,在认知上要考虑是否与当地生活习惯相背离,只有如此,其价值才能在生活实践中真正产生并实践。例如后现代设计所谓“历史的拼贴”就是在历史、文化认知中产生的价值观,针对现代主义割裂历史、抛弃传统的做法所带来的种种设计问题,后现代主义设计家首先明确历史因素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通过设计隐喻的使用,透射出对于历史文化根源的重要性认知,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认知价值。

二、审曲面势——对生活的敏锐观察是创新的重要基础
对于设计师来说,观察是把握现实生活、创新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设计家面对直觉的生活、社会活动时,从外表的浅层认知引发的心理判断,从而在一瞬间理解事实活动的本质所在,创造出“使民宜之”的产品。如1970年,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的研究人员,考虑将居住者的情绪和欲求注入住宅设计中,参与其中的一位研究者长町三生通过观察,觉察到了日本的产业模式还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那种为满足消费者需要大量生产的方式在逐渐消退,他敏锐的觉察到了一个表现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感性的时代”即将到来。于是,他努力研究“感性工学”,从1989年开始,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感性工学的论文和著作,成为世界著名的感性工学研究专家。

三、制器尚象——师法自然是创新的基石
 制器尚象是一种取象比类的关联式造物思维方法,即器物的造型与装饰都是源于世间万物之象,通过观物取象,取象类比的关联思维,触类旁通,由近推远,以自然的角度审视器物的造型、寓意以及精神层面的设计规律,从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产品。例如设计师 Dae-hoo Kim设计的火山加湿器获得了 2013 年 IDEA 设计奖。这款设计的创意过程就是典型的形象思维,它的“象”来源于自然界中火山爆发的真实情景,加湿器的整体造型也是根据火山的形体造型抽象概括而来。不仅如此,设计师还根据世界各地不同火山的特点设计了多种不同的款式,比如黄石公园款和富士山款等。此外,加湿器出气孔的位置还配置了灯光装置,形象模拟了火山喷发时火光冲天的情景。加湿器正常工作时,水蒸气会从出口处缓缓升起,形成一圈圈不同形状的烟圈,随着水蒸气的不断升高,烟圈颜色逐渐变淡,直至消失。

设计创新一方面是设计创作主体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充分展现,另一方面又要在设计创作客体物与人的生活社会活动之间做出协调与调节,解决供与用、服务与需求之间的种种问题矛盾。如电话机的设计,固定性是电话机的特性,规定着人的使用场所、程度和范围,为人提供了交流的基础,这是物的尺度或规定性,是客体物对主体人的作用。移动性冲破了固定式的规定性,如果说最初的无绳电话是技术上的移用和突破,而后来发展出如此丰富多变的手机样式,则正是设计创新的力量所致。自由携带体现出人的创造力量,体现出主体人对客体物的创造作用。在生活、技术、艺术、社会实践中,在主客体之间,人的本质与创造能力和物的特性、尺度之间,相互产生作用,推动设计活动的积极进取和自觉创造。

120河北科技王子烨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Screenshot_20221107_191710_edit_1987274205975786.jpg

Annotation_20221107_191936_edit_1987266741778185.jpg

Screenshot_20221107_191649_edit_1987310913261501.jpg

98-浙江理工-姜宇津彤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C7313395-D9FD-4265-B47C-399C2F9E2432.jpeg
84AFAAEB-D44D-4563-A799-1C929BF65380.jpeg
09877C4E-44BC-427C-8ABB-4EDE35AC75E9.jpeg

地大-吴宣澎
地大-吴宣澎 2022-11-0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论设计思维与设计价值观在设计创新过程中的体现
摘要:设计创新的显现和发生离不开支撑于其背后的社会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既反映在设计中,也指导人去评判和审视当时的设计风格、手法和形式。本文章对于现代产品的创新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从产品的更新迭代过程中,找到设计思维与设计价值观怎样作用和引导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具体来说,本文章认为:设计价值观是直接影响设计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设计思维作为一种实现创新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不断推动设计的创新;设计创新为现代生活提供了更实用、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现代生活提供体制化的感性、审美、情感的模式与结构。
关键词:设计思维;设计价值观;设计创新

   传统的设计概念早已不能涵盖今天的设计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设计的“边界”已有很大的扩张。另外,设计的理念与实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需求由最初的物理需求上升到心理需求。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如何融合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1.设计思维作用于设计创新实践

  设计思维的概念,最早可以从西蒙(Herbert·Alexander·Simon)在1969年出版的《人工科学》一书中看到雏形,在西蒙看来,人工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别,其中一个重要差别就是人工科学离不开人的设计,要将人工的与自然的进行融合,离不开人的思维。具体地说,即:从设计思维到设计创新实践的演化,实际上是由创造产品演化到分析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而演化到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演化。收音机的出现到迪特·拉姆斯(Dieter·Rams)设计的“白雪公主之匣”SK4,再到后来SONY walkman把收音机变成了能够随身携带的产品。设计思维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创新作用。

2.设计价值观与设计创新相互作用

 工业4.0背景下,智能家居,智能手机,车载HMI,小爱音响等智能化产品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产生直接影响设计师通过设计作品反映特定的社会价值取向进而通过设计的普及推广过程引导社会消费行为、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从巴巴纳克(Victor·Papanek)提出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的设计价值观到现在强调由普世平等到边际平等的多样化设计价值观,设计价值观的更迭直接影响设计发展,引导设计创新发展走向,不断靠近“为人需求”的设计。
设计创新实践往往是设计价值观尤其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反映。这使得设计作品成为价值观念的有形载体。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设计要以社会价值观为出发点。设计作品作为社会价值观的呈现方式,也间接助推社会价值观的普及发展,对人们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消费过程对设计作品形成判断评价及筛选的机制。

3结语

 文章简要回顾和分析了设计创新与设计思维及设计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设计价值观的不断变化主要是针对人的需求而变化。达到“为人需求”的标准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设计思维引导设计实践不断更迭并朝着真善美的境界演变,这也是人类对于生活的一种美好寄托,一个最终的奋斗目标。可以确信的是:设计的未来有着无限种可能性,在这些理想主义的理论体系的支撑下,我们要做的便是寻求理论与实践的连接点和平衡点,将总结出的设计理论付诸于设计实践中。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