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简述中国设计现在面临的问题

发布于 2022-09-06 17:04:20
关注者
1
被浏览
2.5k
67 个回答
小兔兔
小兔兔 2022-09-06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1.中国设计严重缺乏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泛西化色彩浓厚,中国设计的标准体系无从感知;具有中国文化本源性的设计意识形态还很模糊;西方设计在中国设计界依然是一种强势的榜样姿态。
2.人们对设计的认识受大美术观念的影响很深,设计学科内还没有形成成熟而富于体系的理论,能将设计与艺术作清晰的界定。
3.我国除了高等设计教育,其它形式的有组织、成系统的设计教育几乎没有。社会对设计价值并没有普遍认同,设计在经济方面的作用很难更好的发挥。
4.设计市场混乱,行业规范和市场监管基础条件差,设计消费的市场环境没有真正形成,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对设计的服务性质和工作构成的认识层面较浅。

Ri1
Ri1 2022-09-0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day9

简述中国设计面临的问题
设计探索前期形态延续较长时间,阻碍设计进程
制造发达,创新不足
对知识产权存在忽视问题——商业带来的影响
文化自信不足,传统是创造出来而不是传承下来的

    中国设计发展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道路,从秦汉时期一直领先于世界到1764年英国工业革命后落后于西方设计,中国设计的发展不能说是一帆风顺。在1949年后的前30年”工艺美术“阶段,作为现代设计的”变体“,历史局限的”功利性“策略成为主要导向。改革开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产业的重组,现代设计在中国不仅逐步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了“中国制造”的梦想与大众生活的改善,同时设计学科得到初步建立。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中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设计的发展,正确地认识并理解它们,是中国走好现代设计的关键。
    一、设计探索前期形态延续时间较长,阻碍设计进程。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工艺美术”作为设计的主要形态延续了很长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制造业和大众生活日常,多停留在“装饰美化”的层面,设计的功能问题、人民的生活方式改造问题,在与设计赖以生存的民生有关产业中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进。前期过长的探索也为后来设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长久以来停留的阶段给人一种适应感,加之中国人一直以来“以和为贵”的思想,以至后来的设计革新比较困难。
    二、制造发达,创新不足。由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原因,我国现代设计的起步远远晚于西方,中国制造行业始终处在”引进“和”消化“这一过程中无法挣脱,”中国设计“的自觉意识还没有能够确立和深化。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仍需一定的时间。
    三、对知识产权存在忽视问题——商业带来的影响。商业的发展使得占领市场成为第一要义,而市场又具有多变和不稳定的特点,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取得利益是商业的最终目标。这一情况的出现就导致了当市场上有一类产品销售比较好的时候,商家便会迅速采取措施销售类似产品,而不是首先获得制造许可。设计师的作品长期得不到产权保护,在极端的情况下原创设计师所获得的利益还不足盗版的一半。这种畸形的商业环境会消磨掉设计师的热情,从而选择放弃原创,融入大环境,抑或是彻底退出这个舞台。Nude衣架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创公司由于盗版产品的横行无法获得维持生存的利益而不得不筹款遣散团队。
    四、文化自信不足,传统是创造出来而不是传承下来的。陈之佛先生曾经提出:“有些人由于盲目掌握外国文化,就排斥和粗暴对待民族工艺传统。”在我国文化没有被良好利用之前就去盲目崇拜国外文化,实在是一种不理智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发生断层的根本原因。王受之先生指出:“现在中国设计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的断根。”传统从哪里来?不是从古墓、书本中,而是从我们的生活中来,我们要增强民众文化自信,在前人“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符合时代发展的”传统“。
    我们只有深刻地理解当代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内在的构成机制,并建构起符合这个时代审美新秩序好设计,才能由表及里地为今天的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找到最合适的出路。
AAA
AAA 2022-09-0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设计本无国界,任何文化背景、任何国别中都有设计的存在, 那么, 在中华文化的语境中, 我国的设计和设计师应该如何将“设计内化”变成具有自身风格的设计。这是当今我国设计行业所面临的最大的设计问题。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解决“设计内化”这一问题的根本, 回到了对“人”的关注, 抛开一切设计风格, 设计本质就是为“人”所服务的, 如果不能为“人”所用, 那么一切设计形式都是空谈, 而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 他们的行为都值得设计师认真观察和研究, 只有基于对人及其行为的洞察, 设计师才有可能将心理学、文化、人类历史融入到设计中。
二、设计教育体系的健全
我国的设计理论研究远不如西方国家健全,目前还处在薄弱期,无论是理论体系的构设还是设计院校人才的发掘都存在待改进的地方。而值得肯定的是,如今我国已经意识到这种问题的存在,并且积极推进教育体系改革,比如在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学术硕士招考中将设计学单独设为艺术学下属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并进一步细分为VR技术及应用、产品创意设计等二级学科,国家广泛纳收设计人才,中国的优秀青年努力学有所成,为设计业添砖加瓦。
三、设计师的个人意识
接续中国设计教育的改革,西方的设计教育界也对前任院校有所继承批判。以古探今,拿乌尔姆设计院校来说,乌尔姆对设计的理解与包豪斯有所不同,其对设计师作用和职责的清醒认识,使他们认识到设计不是一种表现而是一种服务,通过培养确定这种服务意识,使学生这些未来的设计师明确自己在人类建设事务中的有限地位,即使是在设计这种工业与美学结合的事务中,设计师也不是高人一筹的艺术家,他必须具备一种谦逊合作的素质和团队精神,对于中国的设计师来说,学习这种意识并将其内化显得尤为迫切。
综上所述,我国的设计问题的解决主要是设计理念需大力加强、设计教育体系需不断完善以及潜移默化培养设计师的个人意识三大方面,相信我国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不断改善,在未来某一天,我国的设计也会璀璨夺目,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身风格的设计。

jiangjinru
jiangjinru 2022-09-0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现代设计在西方发展了一百多年,但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较短,中国现代设计理念比较薄弱。现行的相关设计理论正处在被探索阶段,西方设计对中国现代设计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水晶工作为现代设计的开端,无疑对以后的现代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水晶宫突破了传统建筑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是传统形式美的法则失效,开辟了建筑新纪元。反观中国,当今中国的设计与150年前的英国设计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中国的设计环境更趋向水晶宫时代的英国。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服从功能,充斥商业化痕迹

    现阶段,大量的设计创新长期停留在产品外观样式或服务表现形式等较浅层面,欠缺设计原型与生活方式模型对于产品功能结构与体验方式的深层次研发和创新。如同水晶宫设计者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的玻璃花房设计,只是为了迎合当时的实际需要和投资者意图。设计者更多功夫花在了夺人眼球而非实际项目和客户需求的问题;多数设计从业者是为了商业去设计的问题等等。这需要我们完善现代设计体系,一方面,是要提高制造企业在设计的知识管理与技能管理层面水平,使现代设计的流程与方法在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另一方面,是要加强自主设计原型与生活方式模型研究对设计创新质量的有效支撑。

二,注重产品效果,忽视调研需求

    如果要给设计思维下一个定义的话,设计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被普遍认为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的性质,能够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能够催生洞察力及解决方法,并能够理性的分析和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其实当我们在构思一个设计时,所作出的所有准备工作和思维方式就是所谓的设计思维。设计思维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从传统的设计方法论中演变而来。所以最简单的设计思路大概分为四步:第一步:设定需求。第二步:头脑风暴。第三步:原型设计。第四步:展示效果。上述四步设计思路,正是大部分国内院校做设计的时采用的一种思路。简而言之,就是根据问题点想创意,做出模型就大功告成。
    但是这样的设计思维漏洞非常大。比如,前期的调研不够透彻,只看到了问题点,想办法去解决,可能解决了当下问题的同时却创造了更多的问题。如水晶宫博览会展品中,一件法国人设计的灯具,其反锁程度酷似一座建筑纪念碑,指甲用贵金属做成,上面是有人物雕饰,与法国帝国时期的设计风格十分相似,展出的家具也极力追求装饰色彩,在结构上满足一定功能上的需求,极力寻求特别的装饰展示效果,而忽视了真正的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的设计行业和设计教育只有在现代性市场,科技等多方面充份的与真正的大众沟通,尽快培养起一个接纳设计的社会环境,才能毫无羁绊的实现设计为人民服务这一个永恒的梦想。
18288552397
18288552397 2022-09-0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当今社会现象大家关注的都是酷炫,市场上爆品的产品比较多就像吹的彩虹泡泡一样,经不起阳光的照射,本质因素在于没有根。中国的设计没有植根在中国上,而还植根着享乐、玩赏、虚荣,有些设计展上产品眼花缭乱并且是多余的过度的设计,能在短时间内淘汰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东西。

    追根溯源,“学院的设计教育”与“社会市场”存在着间隙;社会上多以资本商业技术去做包装,所以就假象与几乎时尚就等于是设计了,而时尚另一个角度是“短暂”的阶段性的甚至是炒作的热品。而设计不能完全等同于“短暂”,当然“时尚”肯定是设计的一种门类,一小部分而已;但如果设计只追求相对的“时尚”那就会出问题。
  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引进的包括解封后引进的产品,都基本停滞在引进的水平,设计师不能因外因的限制而停滞不前,设计师应该给技术公关,给技术出题;不能一味的跟着技术走,这才是设计的语言,设计的逻辑。
 综上所述:设计是定义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这才是设计的责任;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是文化模式的设计,是一个机制的创新和系统的设。
KK1
KK1 2022-09-0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FrCFafPiipHka4gEFUGXrrMs3J2V.jpg

pewter
pewter 2022-09-0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1.历史发展及体现的问题
我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前后,改革开放时期才开始蓬勃兴起的。根据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等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是会自然而然地进人下一个需要,这使得社会上对能够满足自我需求的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直接导致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多。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的设计师的储备量是不能满足社会上各行各业对设计师的需求的,全国各类综合性大学开始设置艺术设计类的学科。
2.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社会发展稳定,综合国力排名不断上升的环境优势下,艺术设计得到了蓬勃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逐渐显示出重复的国际主义刻板面貌、过分依赖计算技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底气不足等问题。我国现代的创意设计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意设计的几个阶段在模仿时期.所谓的产品设计就是搜集一些国外热销的产品,照抄照搬。随着我国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中涉及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尤其使一些时尚产品,如手机等的产品领域,不断开发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的有创意有设计的产品是占有市场的重要手段。
3.未来如何发展
我们应当看到中国设计产业自己的优势在于市场优势、文化优势、成本优势、人才优势和后发优势。特别是蕴含深厚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手工艺文化,应该研究如何与现当代的科技融合,打造人们喜欢并且符合时代潮流的设计。各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在设计产业的发展上,制定出了一些积极、优惠的政策,我们期待中国的设计产业在国人的合力打造下走向辉煌和繁荣。

fly
fly 2022-09-0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由于我国的设计史较短,设计比较缺乏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泛西化色彩浓厚,中国设计的标准体系无从感知;具有中国文化本源性的设计意识形态还很模糊;西方设计在中国设计界依然是一种强势的榜样姿态。人们对设计的认识受大美术观念的影响很深,设计学科内还没有形成成熟而富于体系的理论,能将设计与艺术作清晰的界定。我国除了高等设计教育,其它形式的有组织、成系统的设计教育几乎没有。社会对设计价值并没有普遍认同,设计在经济方面的作用很难更好的发挥。设计市场混乱,行业规范和市场监管基础条件差,设计消费的市场环境没有真正形成,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对设计的服务性质和工作构成的认识层面较浅。

iiii
iiii 2022-09-0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19D68483-CE53-4EB8-9B25-49E1C77F8603.png
85DDE1F9-5285-4DAF-879E-A6D6C9A9E160.png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