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phyrus
zephyrus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4年前

回答
13
文章
0
关注者
0

“有计划废止制度”是和设计的商业化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在美国,50年代经济的繁荣,极大刺激了商业性设计的发展,在商品经济规律的支配下,现代主义的信条“形式追随功能”被“设计追随销售”所取代。但是这种发展却是以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而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汽车工业推行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畸形儿,对于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厄尔等人认为这是对设计的最大鞭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并且在自己的设计活动中实际应用它。另一些人,如诺伊斯等则认为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因而是不道德的。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是一种以人为的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促使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的产品。它极大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迎合了经济上升时期人们求新求异的消费观念,给垄断资本代来了巨额利润。但同时却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导致人们社会道德观和生活价值观的改变。

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于1907年,这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
代表人物:
对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理想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建筑师穆特休斯,作为制造联盟中的中坚人物,他由于广泛的阅历和政府官员的地位等优势,对于联盟产生了重大影响。威尔德也是制造联盟的创始人之一,但他对于为了国家的经济利益而统一艺术与工业的可能性并不十分乐观。他认为这两者的结合是将理想与现实混为一谈会导致理想的崩溃。另一位制造联盟的创始人是政治家诺曼,手机在麻烦了,他是一位视觉艺术的爱好者,竭力鼓吹有必要寻找新的形式,以适应新的时代,他的理想是复兴德国文化,并使其得益于机器,而不是受制于机器。在联盟的设计师中,最著名的是贝伦斯,1983年成为慕尼黑青春风格组织的成员,1907年,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艺术顾问,开始了作为工业设计师的职业生涯,他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为AEG公司树立起了完整,统一鲜明的企业形象,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设计的先河。他设计了AEG的透平机制造车间和机械车间,其造型简单摒弃了任何附加的装饰,被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在多伦斯的有些产品中,古典形式和手工艺的影响痕迹,依稀可见多数产品都是非常朴素,而使用的正确体现了产品的功能加工工艺和所用的材料,它作为现代工业设计先驱,是当之无愧的。
历史影响:
直到19世纪,德国才获得统一,工业化比英国晚的多,德国人意识到有大量的领域有待开拓,由于德国工业较新,没有什么传统的束缚,更乐意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德意志制造联盟十分注重宣传工作,常年举行各种展览,并用食物来传播他们的主张,还出版了各种刊物和印刷品。他们的宣传工作不断在德国影响很大,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而且对欧洲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些国家先后成立了类似的制造联盟的组织,对欧洲工业设计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联盟在中立国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展览,自此以后,联盟逐渐把目光从国外转向国内,其思想中的国际主义因素,然后呢?让位于较实际面对经济状况的态度,强调把设计作为改善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手段。

装饰艺术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运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设计上依然受到现代主义的很大影响,这两种设计运动都有不少的内在关联,无论是在材料的运用上,有时简直难以截然划分开来,在形式特征上,还是“装饰艺术”风格装饰艺术”运动开展的时期,乃至于设计本身的特点上,正是现代主义开展的时期,就很难说是单纯的现代主义,但现在的研究表明。比如美国设计家雷蒙·罗维1937年为纽约世界博览会设计的“工业设计师办公室”,也是两种风格兼有,无论这个运动多么强调装饰的效果——装饰正是现代主义反对的主要设计内容之——但是,因此。这都表明:“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之间并不完全是矛盾的关系。以往常常把“装饰艺术”视为与现代主义对立的设计运动来看,还是设计主题的选择上;法国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埃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设计的家具,它们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联。

包豪斯学院虽然只存在了14年,但它的影响却流传至今。这是因为它的系统折射出了西方文明从工业期迈向创造期、产业结构和商品模式发生深刻变迁的时代的种种端倪,它的产品是我们借以揭示这种深刻变迁的隐秘符码的重要遗存。包豪斯所开启的模式理念是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新的生活方式,敢于向迎合常规的观念提出挑战。市场不是保守的,伟大的创新终要走向大众。这种建造模式不仅于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城市大改造中被广泛运用,而且20年后在中国遍地燎原。我们至今都能感受到这种模式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包豪斯学院正是以其富于挑战和开拓的变革精神创造了上世纪最早的流行的设计文化。包豪斯重视材料的变革,重视功能的实现,进而涌现出简约的倾向。方形、圆形、三角形、直线、曲线最简约。这种简约带来了“少即多”的构成思想,推进了代表机械美学精神的标准样式,进而倡导工业设计的大众灵魂,形成将批量生产推上历史舞台、将简约审美植入大众心灵的现代乌托邦思想。包豪斯的教科书所致力的正是这样一种思想的洗礼和运动。

1953年,毕业于包豪斯的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建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为战后的德国乃至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被称为“战后的包豪斯”,其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
  (1)乌尔姆设计学院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里程碑
  乌尔姆设计学院一开始基本延续了包豪斯的理论学说,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统一。但马尔多纳多接任院长后,乌尔姆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转向培养科学型设计人才,主张设计是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乌尔姆设计学院逐渐成为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艺术设计理论方面提出了系统的艺术设计原则,系统艺术设计是指以高度秩序化的艺术设计改变混乱的环境,使其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这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乌尔姆设计学院把现代设计转移到科学技术上
  乌尔姆设计学院在包豪斯设计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功能主义美学思想,形成战后德国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建立了科学的系统艺术设计理论,培养了大批新一代的设计师。它形成的教育体系和设计观念,至今仍是德国设计理论和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完全把现代设计从以往的艺术、技术之间的摆动,立场坚定地转移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坚持从科学技术的方向来培养设计人员。这对于德国,乃至世界设计的影响都是极大的。
  (3)乌尔姆设计学院从实践上直接促进现代设计
  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德国布劳恩公司的合作是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的典范。布劳恩公司设计生产了大量优秀的产品,并建立了公司产品设计的原则,即秩序的法则、和谐的法则、经济的法则。这种合作的成果,使布劳恩的设计至今仍被看作是优良产品设计的代表和德国文化的成就之一。

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的“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它们是:
(1) 独立柱支撑的架空的底层,房屋的主要使用部分放在二层以上,底层全部或部分地腾空,留出独立的支柱;
(2) 屋顶花园;
(3) 自由的平面;
(4) 横向的长窗;
(5) 自由的立面。 这些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
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作。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又称作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运动主要实践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的运动,是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画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长达十余年,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
相同点:它们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动,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它们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的影响。
不同点: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相比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线条更为流畅夸张,抽象的造型往往从实体中游离出来而陶醉于曲线符号之中,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构思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19世纪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曾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观点.理念认为设计应主要追求功能,而使物品的表现形式随功能而改变.也就是一切都以实用为主,所有的艺术表现都必须围绕着功能来做形式。

两个概念都与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有关。赖特进行建筑实践的不同时期,风格几经变化。第一阶段鼎盛于约1900年,草原式住宅表现了它的特征。狭长低矮的建筑,有着宽阔大出檐的缓坡屋顶和连排的窗孔,强调了与场地的水平联系。其代表作有“塔里埃森”即他的住宅和学校。第二阶段试验使用某种新的建筑语言,以几何形为基础,诸如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和弧形。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螺旋形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品。第三阶段始于有创新意义的住宅设计,如流水别墅。追求建筑的形式、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力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有机建筑六原则:
1)建筑的艺术形式应该是简练的;
2)建筑的艺术风格应该是多样的;
3)建筑应该与它的周围环境相协调;
4)建筑色彩应该与它的环境相一致;
5)真实得表达建筑材料的本质;
6)建筑精神的统一和完整。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由莫里斯、菲利波•韦博、威廉•霍尔曼•亨特等组成的拉斐尔前派等联合发起。其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
进步性:(1)推崇手工艺。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化生产,使得设计水平逐渐下降。工艺美术运动注重美术和技术的结合,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关系,推崇手工艺,致力于振兴传统的手工艺文化。(2)在装饰方面提倡哥特式风格和主张崇尚自然。工艺美术运动提倡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在观察大自然特别是植物类,在其中汲取到新的图案与风格,所以莫里斯和其他几位设计师的作品一般都呈现出清新自然,反应大自然的风格。(3)主张设计具有实用性和功能性。工艺美术运动提倡设计应该出自人民之手,为人民创作,并为人民服务。讲究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反对一昧追求美观,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等现象,要设计出诚恳的作品,供人民享用。(4)在装饰上推崇东方艺术,自然主义。工艺美术运动中的作品很多都采用了大量的东方图案,比如图腾、花卉、藤蔓等,打破了以往英国传统的装饰图案,汲取多地域的特色,使得设计有一种特殊的风格,呈现出多元化趋势。(5)推崇人文主义,体现人的重要性。工艺美术运动注重设计应该是出自人民之手,为人民创造,并被人民享用的,重视人的价值,提高了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对当时英国贵族和上层人士的优越感有一定的打击作用。
局限性:(1)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大批量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为领导主流的风格。(2)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严品,是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3)从意识形态上讲,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也绝对不可能有出路,因为它是在轰轰烈烈的大工业革命之中企图逃避革命洪流的一个知识分子的乌托邦幻想而已。

现代设计从总体上来说包括了两个方面: 一个是思想层面的“现代主义设计”, 另外一个是技术层面的“现代设计”。而对于现代设计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几十年里。二战结束以后,人民渴望和平,渴望民主。设计界的先驱们开始期望改变以往的设计服务对象,对劳苦大众提供设计服务,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当时的他们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思想状况下开始着手设计的。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工业技术发展迅速。在技术层面上,提倡装饰的简单几何状,中性色彩,以及功能主义,并把经济问题至于设计之中,以求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从而把千年以来依附于手工制作、原始材料(如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然后开始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为劳苦大众提供设计服务,以人为本,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设计与手工艺品性的结合。机械产品趋向人性化、诗性化设计。设计随着小批量生产和产品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日益向着艺术化方向发展。随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全球最大的美术馆,同时也是直接把艺术作品传播给人们的最佳工具。艺术将与科学技术结合,设计中的科技含量提高。现代设计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思想和技术上慢慢发展起来的。

工业革命发生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也称为产业革命,机器代替传统手工劳动,改变了人类延续千年的劳动力结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经济、贸易和制造业得以蓬勃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卫生条件水准均有所改善。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设计与制造开始分离,形成了标准化和批量化的雏形。然而批量化生产也催生了一些粗制滥造的机制产品,造成了设计的退步,这也是当时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弊端。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设计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有了人类就有了造物活动,就有了设计,有了设计就开始了文明文化。设计与文化的核心问题都是人,设计必须用文化做基础,设计理念、设计创意都与文化底蕴有关,所以文化决定了设计的水平和高度。同时设计影响了时代文化的一部分,并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设计依赖文化,也承载了文化。

同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对设计有不同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固有文化和生活与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化发生碰撞,混合,存在着历史的继承和相互对持,而设计作为一种信息在其中传递,文化的差异
或变化都会给设计的创造带来影响。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