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艳
李王艳
天津城建大学

注册于 4年前

回答
12
文章
0
关注者
0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的一场设计运动,它影响了几乎所有的设计领域,是一场承上启下的运动。它反对新艺术运动中的自然装饰,也对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加以批评,非常强调装饰效果,充满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
后现代主义运动具有典雅、浪漫、装饰性、娱乐性、浅薄的浮夸的历史折中主义色彩,是因为人们开始期待现代主义之外的有趣的、多样化的设计风格,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设计产生了厌恶。它发端于建筑设计,并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

  1. 对工业的态度。装饰艺术运动主张简单几何形式的美、机械化的美,为工业化生产的产品而设计,积极面对工业化,将传统设计的精华用来赞颂全新的机械化的摩登时代。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工业化批量生产建筑持反对立场。因为工业化批量生产不考虑具体的建筑地点、条件、地理情况,千篇一律,企图用单一模式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往往都解决不好。
  2. 对历史风格的态度。装饰艺术运动对于过往的中世纪的、古典主义的、哥特式的传统美、强调自然风格的、有机形式的装饰因素持否定态度。而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热衷于对历史风格的热衷和探索,对历史风格采用了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折中处理。
  3. 设计运动产生的原因不同。装饰设计运动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敏锐的感受到新时代的必然性,不再回避机械形式也不再拒绝新的材料,积极探索一种与过去时代不同的设计和装饰语汇,以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生活方式。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厌烦现代主义运动单一的设计风格,随着社会繁荣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多样的设计风格。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设计运动,它和先前的历史风格决裂,同时拒绝了自然主义的趋势。它并不是一种具体的风格,而是由具有相似理念和追求,又有不同艺术风格的个人和团体合力推动的一场设计运动。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和曲线脱掉了守旧、折中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但在本质上仍然是一场装饰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20世纪初的一场设计运动,它影响了几乎所有的设计领域,是一场承上启下的运动。它反对新艺术运动中的自然装饰,也对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加以批评,非常强调装饰效果,充满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
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场设计革命,是一场席卷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运动,有相当丰富的内涵。现代主义最关键的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主张创造新的形式,反对袭用传统的样式和附加的装饰,从而突破了历史主义和折中主义的框框。
这三场设计运动和设计革命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1. 针对的群体不同。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都提倡为大众而服务,表现出一种为广大民众而设计的思想,特别是现代主义运动明确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是“左”倾的、理想主义的,带有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但装饰艺术运动则秉承着为富裕上层阶级服务的传统立场。
  2. 对工业化的态度不同。新艺术运动对工业化的态度还比较暧昧,甚至对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加以批评,非常强调装饰。装饰艺术运动虽然和新艺术运动同样强调装饰的重要性,但是他承认了工业化,并赞颂和讴歌全新的机械化的摩登时代。现代主义运动极度推崇技术上、材料上的工业化和任何反对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和功能主义倾向。

但是,这三场设计运动这件也有密切的联系:

  1. 这三场设计运动都反对历史风格和历史上的折中主义,他们都放弃任何一种传统的装饰风格,与历史传统风格决裂。
  2. 装饰艺术运动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衔接,兼有双方的特征,它主张简单几何形式的美、机械化的美,为工业化生产的产品而设计,但同时强调装饰的重要性。

这三场设计运动都是近现代重要的设计运动。

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的五个要素为: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和自由立面。这些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使墙体不再承重后产生的建筑特点。
柯布西耶在1928年设计的萨伏伊别墅是具有这些特点的著名代表。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要素符合他所说的“住房是居住的机器”,主张用理性精神来创造一种满足人类使用要求、功能完美的“居住机器”。建筑五要素使用一种形式来象征机器的效率和理性,反映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
新建筑五要素的提出,为现代主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现代建筑提供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理论主张。

工艺美术运动是十九世纪的一次设计革命,源于英国,产生于当时艺术家们对于不负责任的粗制滥造的产品及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痛心疾首,并力图为产品及生产者建立或者恢复标准。
新艺术运动流行于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它首先与先前的历史风格决裂,又拒绝了自然主义趋势。新艺术运动在时间上发生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在设计发展史上也标志着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转折与过渡。
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原因都有对之前设计风格的不满,设计师们致力于创造一种新的、不同于一味复制历史风格或者滥用装饰的产品的风格。他们致力于将装饰、形式和功能统一,并为当时的设计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工艺美术运动甚至影响了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莫里斯开创的从自然形式、流畅的线形花纹和植物形态中进行提炼的过程,被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推向了极致,因此,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在本质上都是装饰运动。
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机器的态度十分暧昧。参与者大多同意机器是无法避免的,但他们却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以反抗工业化的商业组织,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而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崇尚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并不反对工业化,它用抽象的自然花纹和曲线,脱掉了守旧、折中的外衣,是现代设计简化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最先由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沙利文提出,之后这条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它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
之后莱特吸收和发展了“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上的有机整体概念,即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种适于现代的艺术表现,并十分强调建筑艺术的整体性,使建筑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与整体相协调。
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其中,功能主义最有影响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强调功能对于形式的决定作用。
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的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是遵循“形式追随功能”这一信条的。
例如,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拥有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造型外观像极了一座现代工厂。这些外露复杂的管线颜色是有规则的:空调管路是蓝色、水管是绿色、电力管路是黄色而自动扶梯是红色。

有机建筑六原则和草原风格都是由莱特提出的。有机建筑六原则有:把住宅及其他地段结合起来;以空间作为建筑的的本体;强调所用材料的表现特性;平面的逻辑性;可塑性和连贯性;语法或成组成整体时所有元素的一致性。草原风格强调保持材料的本色,与环境协调,体现建筑的内在功能和目的。
有机建筑的代表作有流水别墅。流水别墅以钢筋混凝土和石材为结构,它是山溪旁一个峭壁的延伸,生活空间靠着几层平台而凌空在溪水之上。材料使用非常具有象征性,尊重了材料本身的特性,与室外的环境相互交融。
草原风格代表作有威利茨住宅。它包含了草原风格的全部元素,在布局、形体和取材上,同周围自然环境相配合,具有浪漫主义的田园诗意,风格舒展典雅。
有机建筑六原则和草原风格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其实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工艺美术运动是一次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它的范围十分广泛,形成了很多设计行会组织,来反抗工业化的商业组织。
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是因为艺术家们对于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很多不负责任的、粗制滥造的工业产品以及这些产品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痛心疾首。当时一些工业产品粗糙简陋,还有些工业产品一味追求装饰的华丽、繁琐而漠视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人们对于装饰的错误追求,使很多关注设计的人士产生了对设计的担忧,因此他们发起了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强调“师承自然”、忠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反对为少数贵族而设计,主张为大多数人设计,抨击了过度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为后续的设计运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机器的态度很暧昧,它反对和恐惧工业文明,把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企图逃避工业化,建立以手工艺为主的乌托邦式社会,违背了历史潮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代设计是工业革命后,为了适应工业大生产而发展起来的活动,是将人,物和自然协调起来的创造性活动。现代设计的形成有以下原因:
1.工业革命后,原有的手工艺品的设计风格和设计语汇不再适合工业大生产,工厂生产出的产品外形粗糙简陋,没有手工艺品的精致,工厂急需适合工业大生产的设计出现。
2.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为工业产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需要大量的,多样化的,价格低廉的,质量优越的产品。但是当时的工业产品一部分模仿历史上的设计风格,造成了形式与内容的分离,甚至为了形式而损害功能;另一方面完全让工业产品的机械结构裸露在外,产品笨重粗糙。市场继续具有优良设计的工业产品,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3.专利法的制定,完善和执行,较完善的保护了知识产权,保护了发明者的权益,极大的鼓励了创新精神,促进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批量生产和批量消费推动了设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设计与生产越来越相分离。
工业革命使中产阶级崛起,市场的扩展使其对设计的需求增加。工业革命使很多行业出现了新的组织和生产方式,大量的中产阶级的崛起,产生了对新产品的需求。中产阶级为了表达自身的财富和社会地位,需要有一定设计的产品。因此设计的需求增加。
工业革命工厂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分工,推动了设计专业的出现。工厂的发展,劳动的组织化,促进了劳动分工,原先手工艺者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体系消失,推动了设计专业的出现。
工业革命技术的进步,拓展了设计的内涵。技术的进步增加了设计的方式、设计的材料、设计的产品等各个方面,拓展了设计的内涵,并发展出新的设计语汇,丰富和深化了设计。
但工业革命也对设计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工业革命的劳动分工使设计与生产越来越相分离。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会使设计逐渐脱离初心,从而产生一些不适宜的设计。例如,历史上很多设计运动与设计改革过度重视装饰和形式,甚至牺牲功能性。再例如美国流线型设计风格的流行,则让设计过分追随市场,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同时,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也使得设计者从手工艺时期强烈的道德观念淡漠。
工业革命初期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粗糙,阻碍了设计的现代化发展。工业革命初期,技术原因生产的产品质量相对粗糙,加之对社会的强烈冲击,使得人们在很长时间内不愿对现代化的发展做出积极应对,阻碍了设计的现代化发展。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对设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设计是什么:
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设想、运筹、计划与预谋。
设计的内容很广,包括“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两个方面。“纵向设计”是工程技术方面的设计,是在单一学科方向或交叉不多的学科方向上的纵深研究和设计。“横向设计”指多学科交叉性的规划设计。现代设计学指交叉学科层面的、横向的规划设计。
设计和技术的关系:
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设计反作用于技术。

  1. 设计是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技术的每一次发展和跃进都丰富了设计的内容和手段,为设计开拓了新的领域,给设计师的思维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技术可以反作用于设计,推动和引导技术的进步。设计是将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并可以提高技术的价值,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使用功能的优秀产品并反过来促进技术的发展。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
设计可以体现文化,文化可以影响设计。

  1. 设计是意识形态与技术与文化的结合。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会在产品上体现某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从而体现文化。例如皇帝的座椅不舒服,但是体现了封建社会帝王追求的统治意识。
  2. 文化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设计师的观念,从而影响设计。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设计都简约、实用、充满人情味,这与当地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