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a
Mona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4年前

回答
11
文章
0
关注者
0

装饰艺术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都十分强调装饰性,针对装饰性所表达的含义,以及对装饰性目的有所不同。装饰艺术运动受到新兴的现代派美术、俄国芭蕾舞的舞台美术、汽车工业及大众文化等多方面影响,设计形式呈现多样化,但仍具有统一风格,如注重表现材料的质感与光泽;在造型设计中多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在色彩设计中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的视觉印象。装饰艺术运动,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重要资料,从材料的运用到装饰的构思指导产品的表面处理剂,无论哪一方面,这个风格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东西方结合,人情化和机械化结合,更是后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研究中心。
而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他发端于建筑设计并影响到其它设计领域,在设计宗旨,风格等方面向现代主义设计提出挑战。20世纪60年代,西方进入丰裕社会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从讲究结实耐用转向求新求异。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以单调,沉闷,冷漠的形式充斥城市,使人们渴望出现变化。

装饰艺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主要是为富裕的贵族们服务的,所设计的产品大多奢侈华贵,而且价格不菲,并不是为普通大众而设计和服务的。
新艺术运动从自然曲线出发,强调自然纹样和有机的曲线形态;而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古典装饰,主张机器工业和美的装饰的结合,致力于寻找二者之间的联系,它其实是赞同机械化的,和同时代的现代主义一样,都推进了现代机械化设计的发展。
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它两难免会有一些联系,它们可以看做是现代设计在装饰和理性的侧重,它们都是新艺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它们一个主张简洁的几何形,强调直线和机械美,一个强调有机的形态,专注曲线的表达。从效果来看,有机的曲线形态相比于刻板的几何形,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但现代主义设计也不乏经典的产品,像巴萨罗纳椅,钢管椅都是传世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精髓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装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设计都有着内在的联系,虽然在设计艺术形式、审美追求及对机械化的态度各有不同,但各自都保持着自己的特色而向前发展,都推进着现代设计的发展。

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的时代到来,全球化、工业化、标准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工业化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顺应时代潮流,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以培养相关技术专业人才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艺术设计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包豪斯作为第一所专业设计院校,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先驱,对时代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同时,包豪斯独创的教育体系为当时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各类专业设计人才,并对当今社会的设计教育有很大的启迪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包豪斯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我国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与浪漫主义。

乌尔姆设计学院实质是包豪斯的继续,在托马斯.马尔多纳多担任校长期间,认为设计应该而且必然是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学院应立足于科学之上,从而发展了一种严格系统化的设计体系,并建立了高度理性的设计方法体系,即系统设计。影响:
1.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设计教育上自成体系,凝聚了大批富有才华的设计师。成功的影响了整个德国的社会生活,为德国现代设计打好基础。
2.乌尔姆模式的系统化、精确性要求,影响到了现代无数生产厂家,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建筑的标准化批量化和模块化
3.学校重视实践,与布劳恩公司的密切合作,对德国工业产品设计的风格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同时也对当代电子产品的设计由深刻影响。
4.在包豪斯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了德国的现代建筑、现代设计以社会目的为中心的传统。
5.确定了工业设计的理性、技术型方向,为现代设计探索指明道路。

柯布西耶新建筑五要素:
1.自由平面:柱支撑结构,而不是传统的墙承力结构。
2.自由立面:完全没有装饰的立面,室内敞开设计,减少墙隔绝房间的方式。
3.屋顶花园:房顶不但是平顶结构而且设计为屋顶平台,作为天台花园,供居住者休闲用。4.底部架空:脚下部留空形成建筑六个面,而不是传统的五面。
5.水平立窗:窗户采用条形,横向长窗,与建筑本身的承力结构无关,因而窗结构独立。

对于现在的建筑,其内部的任然采用这种方式。他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认为建筑应该像机器一样,强调功能,他的这种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和采用新材料也影响着现代设计中所以考虑的大多数人以及功能大于形式,用理性的方式去满足人的实用需求,大力反对装饰,也进一强调了功能与形式的逻辑关系,也为后来的现代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同点:
它们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动,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它们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的影响;它们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它们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不同点:
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构思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新艺术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有机建筑的六个原则
1、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栓验标准。
2、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
3、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协调,他说:"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里成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
4、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蠊从环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素。
5、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6、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1)工艺美术运动进步性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简朴适用的作品。

①在一派维多利亚的风气之中,这些设计先驱能采用中世纪淳朴风格,吸收日本的自然的装饰动机,创造出有声有色的新设计风格来,而同时又完全与各种历史复古的风格大相径庭,难能可贵;

②在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高潮之中,表现出一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出世感,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手工艺的重要,强调中世纪行会兄弟精神,都是非常特殊的;

③反对设计只为少数贵族服务,强调要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

④给后来的设计家们提供了新设计风格的参考,提供了与以往所有设计运动不同的新的尝试典范。

(2)工艺美术运动局限性

①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大批量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主流的风格;

②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③从意识形态上讲,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也绝对不可能会有出路。因为它是在轰轰烈烈的大工业革命之中,企图逃避革命洪流的一个识分子的乌托邦幻想而已;

进入19世纪以来,建筑上设计的复古风潮此起彼伏,如何处理和借鉴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成了建筑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到19世纪中期,少数先进的设计思想家已经清醒地看到,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未来的建筑风格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但是他们尚未能提出可能的解决方式和新的形式来。

1.初期世界博览会的促进作用(水晶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相距开展了很多,其中最具代表的是1851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的进步,试图改善公众的审美情趣,以制止对于旧有风格无节制地模仿,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他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万国工业博览会)。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水晶宫又称玻璃方舟。它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近半个世纪技术成就的综合检阅,也是这一时期技术与艺术分离现状的集中暴露。
工业设计带来了技术与艺术的分离,是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因缺乏艺术性而逐渐受到人们的批评,这种批评引起的理性的思考,就是工业设计产生的理论源泉。

2.专利制度对于现代设计的促进作用
专利法的制定和执行,比较完善的保护了知识产权,保护了发明者的权益,从而极大的鼓励了创新精神,促进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有力地推进了现代设计的发展。1790年至1900年间,仅仅美国专利局就收到了60万份新的专利申请。与此同时,工业产品的门类品种极大的丰富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证明。

3.英国的设计改革
工业进程为大英帝国提供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社会病——城市里急剧增长的人口污染、娼妓、童工、劳动阶层普遍的穷困.新的生产方式需要有人来考虑如何为众多工厂设计适应批量化生产方式的产品。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一场关于工业生产与设计的关系,生产厂家与消费者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的大辩论,持续在英国进行着。对于屈居在机械化之下的传统工艺到底该怎么办?成为设计师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4.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为了解除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在普金和拉斯金人的思想影响下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实验性质的设计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主张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在工业设计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影响面相当大,内容非常广泛的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继承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希望在矫揉造作的设计风气泛滥之时,在工业化风格浮现之际,重新以自然主义的风格引入新鲜气息,这个运动处在两个时代的交叉时期,旧的手工艺时代接近尾声,新的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即将出现,因此从意识形态上讲,它的兴起,预示了旧时代的接近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即将来临,它本身就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的过渡阶段。

工业革命完成了由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设计的转折,随之而来的工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批量产品的生产为设计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首先,设计行业开始从传统手工制作中分离出来。 传统的劳动过程中,往往由人扮演基本工具的角色,能源、劳力和传送力基本上是由人来完成的,而工业革命则意味着技术带来的发展已经过渡到另一个新阶段,即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工具,从而变成了劳动的性质和社会、经济的关系。此时的设计风格被简化为适应机器制造的东西。

其次,新的能源和材料的诞生及运用,为设计带来全新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设计的材料的构成和结构模式,最突出的变革出现在建筑行业,传统的砖、木、石结构逐渐被钢筋水泥玻璃构架所代替。
最后,设计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当标准化、批量化成为生产目的时,设计的内部评价标准就不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工业而工业”的生产。对于设计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的概念应运而生,消费者的需求,经济利益的追逐,成本的降低,竞争力的提高,设计的受众、要求和目的的发生了变化。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