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肖蒙
孙肖蒙
山东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一所综合类高校。

注册于 4年前

回答
11
文章
0
关注者
0

简述装饰艺术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区别

装饰艺术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都十分强调装饰性,针对装饰性所表达的含义,以及对装饰性目的有所不同。
装饰艺术运动受到新兴的现代派美术、俄国芭蕾舞的舞台美术、汽车工业及大众文化等多方面影响,设计形式呈现多样化,但仍具有统一风格,如注重表现材料的质感与光泽;在造型设计中多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在色彩设计中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的视觉印象。装饰艺术运动,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重要资料,从材料的运用到装饰的构思指导产品的表面处理剂,无论哪一方面,这个风格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他的东西方结合,人情化和机械化结合,更是后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研究中心。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运动流派,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形成于美国,很快波及到欧洲及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理论基础,并由建筑领域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高度强调装饰性,特别是从历史中吸取装饰元素并加以运用。后现代主义对于历史动机的折中主义立场,对历史的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后现代主义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使得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作品都具有戏谑调侃的色彩。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将后现代主义定义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三种特征。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装饰目的主要是反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以来的单调,沉闷,冷漠形式。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提出少即是乏味的观点,认为设计不仅要实现功能要求,还必须使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论述题:论述装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这三个运动在风格特征上、思想意识形态上、形式特征上有着不用的区别和联系。
装饰艺术运动兴起于1925年,是一场承上启下的国际性设计运动,他对新艺术运动的自然装饰和中世纪复古表示反对,同时批评单调的工业化风格。装饰艺术风格之所以如此普及,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本身的折中立场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然而,新艺术运动未能普及,也正是因为它的曲线、非几何形态,造成了只能手工生产,难以大批量机械生产。装饰艺术运动,由于强调装饰化,与同期开始的现代主义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说装饰艺术运动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一个衔接,双方的特征都兼而有之,但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再现。

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装饰艺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装饰艺术运动主张简单、几何形式的美、机械化的美、为工业生产的产品而设计,因此具有更加积极的时代。然而之前的设计运动片面强调中世纪的、古典主义的、哥特式的传统美学,强调自然风格、有机风格,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时代特征。

现代主义运动有明显的思想诉求,强调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的,是理想主义的,带有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然而在这一点上,装饰艺术运动却截然相反,它秉承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长期以来的传统立场—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所以,在思想意识上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泾渭分明。

在形态特征上,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有着复杂而密切的关联。虽然装饰艺术运动非常强调装饰效果,但装饰却正是现代主义反对的主要设计内容之一,装饰即罪恶。但在在材料的运用上,设计主题的选择上,设计作品的造型特点上,以及设计作品的加工方式上,这两个运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美国设计家雷蒙罗维,1937年为纽约世界博览会设计的工业设计师办公室,很难区分,它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产物,还是装饰艺术运动的产物?法国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20年代设计的家具,从中也能看到两个运动的影子。这些例子都很好地表明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在形态特征上,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论述题:包豪斯教育对现代中国设计教育的借鉴
包豪斯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虽然鲍豪斯名为建筑学校,但直至1927年之前并无建筑专业,只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因此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设计学校。在格罗皮乌斯的指引下,这个学校在设计教育中贯彻了一套新的方针、方法,逐渐形成其特点。一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二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造高质量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三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四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五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这些特点使包豪斯的设计教育卓见成效,并对我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虽然我国现代设计教育起步晚,但通过吸收包豪斯教育设计的优良理论,我国现代设计教育正逐步上升。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我国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与浪漫主义。
包豪斯对我国现代教育影响十分显著,具体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结构,目前世界上各个设计教育单位,乃至艺术教育院校通行基础课,就是包豪斯首创的。这个基础课由于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大环节构成,使视觉教育第一次比较牢固的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基于艺术家个人的非科学化的多可靠的感觉基础上。这种基础课在我国现代教育的课程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基础课让学生掌握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包豪斯开始建立于企业界,工业界的广泛联系,使学生能够体验工业设计生产与设计的关联,开创了现代设计工业生产密切联系的新篇章,同时,广泛采用工作室体制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动手的制作过程,完全改变了以往那种只会画不动手制作的陈旧教育方式。这一点真正证明了学以致用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但不能把知识变成产物,仍然是不能称为完整的设计。我国现代设计教育就要借鉴这种模式,让师生参与到设计制造环节中,通过实践的方式来验证设计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设计的真正目的是解决问题,为人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通过建立与企业界,工业界的联系,能让教学中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生产加工出来,变成真正的为人服务的产品。
包豪斯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但它也有不足之处。不好,是为了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无论何种产品,何种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另外,严格的几何造型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所以我国在进行现代设计教育的同时,要学会扬弃。本土文化设计是一个民族走向设计成功的必要因素,因此,在现代设计教育上我们不仅要吸收包豪斯那种几何造型特点,而且要发挥好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沉淀的大国,其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如故宫现代文创产品设计,在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十分深远。所以在现代设计的洪流中,只有牢牢抓住传统文化,才能树立根基并稳固蓬勃发展。
无论对包豪斯是有多少保留意见,其巨大影响是无可争议的。所以我国在现代设计教育的过程中,要吸收历史的优良品质,以史为鉴,尽可能发扬传统文化,展望未来。

论述题:乌尔姆设计学院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
乌尔姆设计学院是战后德国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战后对德国工业设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教育机构,其影响不亚于包豪斯。学院在包豪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教学思想,建立了高度理性的系统设计理论,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方案,是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对现代设计影响十分重大,具体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把现代设计完全建立在以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培养科学型的现代设计师,提高现代设计的总体水平,为工业发展服务。1957年,托马斯马尔多纳多接任校长,以各种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学科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理性视觉思维,从而发展成为理工型的设计教育典范。乌尔姆设计学院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拥有了以理工学科为依托的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和以艺术为依托的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的艺术性的两大类型体系。
然后,系统设计原则是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设计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概理论的提出,不但为德国工业设计史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打开了新的大门。系统设计论论是指以高度质疑化的设计整顿混乱的人造环境,通过将纷乱的客观物体置于相当关联的环境中,使产品在某些方面建立一种联系,从而使杂了武装的环境变得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其实系统设计理论是对功能主义的扩充和发展,在功能主义的美学原则上,想找了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这种设计风格属于现代设计的优良设计范畴内。
最后,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和德国电器制造厂商布劳恩公司的密切合作,把系统设计理论贯穿到实践上。这种从全局大处着眼—系统化,在个体细节上着手—精确性的,乌尔姆模式,今天已经影响到全球成千上万的生产厂家,影响到几乎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布朗恩公司是德国著名的电器厂商,秉持纯粹到极简的设计哲学,形成了公司产品独特的设计风格,这成功的因素其中少不了学院和企业的联系。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乌尔姆的试验与当时社会具体情形之间有相当大的反差。乌尔姆学院所体现的是一种战后工业化时期知识分子式的新理想主义,以战前的包豪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设计思想非常合理,但由于过度强调技术因素,工业化特征,科学的设计程序,而对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考虑不足,甚至是完全忽略,因而造成设计风格冷漠、缺乏个性、单调刻板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现代设计的发展。
总之,乌尔姆设计学院对现代设计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是确定了工业设计的理性,技术性方向;二是奠定了一个适应发展大方向的教学体制来实施设计教育;三是,中国和德国电器制造厂商布朗公司的密切合作,把系统设计概念贯穿到设计实践上;四是影响了整个德国设计,并推动了现代设计。

简述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要素,并简述其对建筑的影响
一,新建筑五要素
1926年柯布西耶提出了新建筑五要素底: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这些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使墙体不再承重后产生的建筑特点。萨伏伊别墅是具有这些特点的著名代表作。
①柱支撑结构,而不是传统的墙承力结构
②脚下不留空,形成建筑的六个面,而不是传统的五个面
③房顶不但是平顶结构,而且设计为屋顶平台,作为天台花园,供居住者休闲用
④室内完全敞开的设计,尽量减少用墙面隔绝房间的传统方式
⑤完全没有装饰的立面
⑥窗户采用条形横向长窗,与建筑本身的承立结构无关,因而窗结构独立
其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①柯布西耶是20世纪著名的建筑师与设计艺术理论家,现代主义的重要奠基人,是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三位大师之一。科普系列的设计思想和他的设计方法,特别是功能主义的追求,经济效益的考虑,现代材料的采用对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意识形态起奠基的作用。
②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在《新精神》文章中得到体现,他宣称设计和写作一样,应该建立在科学和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规中,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一名言,主张用机器的理性精神来创造一种满足人类使用要求,功能完美的居住机器,提倡工业化的建筑体系,为现代建筑打下理论基础。
③柯布西耶本身是十分矛盾的,他的观念和他的实践中存在大量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成分,甚至是空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但它对现代主义运动的刚刚萌起时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对于推动运动的整体发展,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
相同点:
①反对娇柔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度繁琐装饰的风格
②明确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工业化
③受到威廉莫里斯的思想理念和设计实践的影响
④受到东方风格的影响,特别是日本装饰风格
⑤都采用自然的装饰动机,如植物、动物装饰图案
不同点
①工艺美术运动强调中世纪的哥特风格,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来源,新艺术运动完全放弃传统的装饰风格,彻底的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突出表现自然中的有机形态。
②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认同威廉莫里斯认为纯艺术和应用艺术之间不应该有高低之分,要不含偏见地平等对待,并承认他对工业化批量制造的产品丑陋粗劣的批评,但新艺术运动没有完全抗拒和彻底否定工业化机械生产。

莱特吸收和发展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上的有机整体概念,即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是与适于现代的艺术表现,并十分强调建筑艺术的整体性,使建筑的每一细小部分都与整体相协调。
有机建筑六原则
①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②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
③建筑应该与他的环境协调,他说,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里成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
④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是说从环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素
⑤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⑥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草原风格
①注意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形成和谐的整体空间
②注意室内空间的舒展、自由,被分割的小空间互相流动,可以自由开合
③适当保留自然材料,与取得与室内外环境的协调
④室内陈设偏于底层布局,天花板较低,并略有倾斜,室内有亲和感和安全感

简述题,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莫里斯的理论与实践在英国产生很大影响,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纷纷效仿,进行设计革新,从而在1880至1910年间行成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这就是所谓的工艺美术运动。就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而言,既有进步性一面,也有局限性一面:
进步性:
①在维多利亚风气之中,设计仙气能够采用中式的彭浦的风格,并吸收日本和自然的装饰动机,创造出有声有色的设计风格,同时又完全与各种历史复古的风格大相径庭,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
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打破艺术与手工艺之间的界限,强调了手工艺的重要性。在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高潮之中,表现出一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出世感,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了中世纪行会兄弟精神,这一点十分符合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
③反对设计只为少数权贵服务,强调要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这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一面,符合莫里斯的倡导。
④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公益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给后来的设计家们提供了新设计风格风格的参考,提供了与以往所有设计运动不同的新的尝试典范。
局限性:
①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对机械的态度十分暧昧,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机械的否定,对大批量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主流的风格。
②产品设计反映出手工艺的特点,由于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没有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它仍然是象牙塔的产物,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的结晶。
③从意识形态上讲,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不会有出路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没有使英国最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

现代设计形成的原因:
现代设计形成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现代设计。传统手工艺设计向工业设计的全面过渡使现代设计逐步建立。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艺设计,而且随着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建立起许多新的工业,这些工业将机械化过程应用到大量新产品的生产上。随着电气化时代的来临,是电成为工业设计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形形色色的家用电器不断涌现,从某种意义上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②健全的大众市场推动现代设计。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工业革命使纺织,金属和陶瓷工业中出现了新的组织和生产方式,与此同时,中产阶级崛起,并产生了对新商品的需求。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生产开始在工厂内进行。18世纪时市场开发和广告宣传作为竞争的手段开始兴起,社会中各阶层相互渗透融合,一个日益增长的大众市场逐渐形成,这些都使得统一设计的产品能为社会所接受。为商品提供一种现代视觉特征的动力来自市场对产品象征意义的需要,社会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热情,使得时尚的概念进入了实用产品之中,并使得设计师像在先前的时装业一样,在制造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消费市场的扩大促进现代设计。
③人们审美趣味的变革推动现代设计。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设计师和理论家针对设计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并形成了众多的风格和流派,如工艺美术运动,芝加哥学派,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等,他们先后提出过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思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新的观点形成系统,并出现一大批比较成熟的并且有影响力的实际作品,精神分散的各种设计改革思潮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设计。
④现代建筑的兴起推动现代设计。现代建筑反对沿袭传统的样式和附加的装饰,从而突破了历史主义和折中主义的框框,为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开辟了道路。例如,对于现代美学做出最大贡献的建筑师,设计师是柯布西耶,现代设计的理论是以机器隐喻为基础的,即所谓的机器美学能反映现代设计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

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
工业革命也称为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工场阶段向大机器工业阶段的过渡,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工业革命对设计影响很大,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业革命促进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的使用。水晶宫博览会完美的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本能,他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建造的先河,开辟老建筑形式的新纪元,使得技术成为新建筑和新产品材料的直接来源;塑料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材料,受设计师们的青睐,被用于各种产品上,因而更适合设计的个性发挥和产品符号的灵活运用。受工业革命影响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促进着设计向新的方向前进。
2.工业革命使设计成为工业过程劳动分工中一个重要专业,并推动商业发展。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机器成了工业中的新成员,由于机器重复生产的准确性,能确保进行大批量生产,使得在机械化的工业中,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进一步分开。由于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使得设计师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如陶瓷业中样品和模具的设计,以及花布印刷中的花样制版设计都趋于专业化,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厂家的经济利益。生产过程标准化,更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3.工业革命推动设计思维的转变。工业革命导致了20世纪初各种设计思潮的产生,同时也为设计打开了广阔的前景。在工业化风格浮现之际,设计师们纷纷从不同的方向为设计风格引入新鲜气息。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还牵涉手工制作与大批量工业生产的争执,进而设计界展开一系列运动来表达对工业化的看法。例如威廉莫里斯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

总之,工业革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推动设计的发展,设计直观反应工业革命。

设计是为了某种目的、功能,汇集各部分要素,并做出整体效果考虑的一种创造性行为。
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首先,设计与技术相互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设计提供了新的手段。①技术的发展给设计提供了新材料;②技术的发展给设计提供了新课题;③设计也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技术服务。
其次,设计是技术商业化的载体,物质形态的技术只有在被社会接纳与消费的情况下,才能转化成巨大的社会财富。技术通过设计进行表达,设计使技术从可能变成现实。
然后,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产物,技术与技术的共同特点是人类的创造力。
最后,设计的发展需要以技术作为先导,同时技术需要以设计作为载体展现出来,互相影响。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首先,设计与文化密不可分。有了人类就有了造物活动,就有了设计,有了设计就有了文明,有了文明就也就有了文化;
其次,设计是文化的外在形式。文化是一切人工产物的总和,所以设计是文化意义上的外在形式;
然后,文化是设计独特性与价值的核心。不同类型的产品需要有不同的设计文化价值,在国际舞台上,文化能使设计保持民族传统特性,文化凸显设计真的独特性与价值;
最后,设计与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人在创造文化,享受活化的同时,又要受文化的束缚,最终仍然要不断地改造文化。文化无高低之分,设计本身也无贵贱之分,文化借助设计表现出来,设计依托文化体现独特性和时代性。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