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题:工业革命之后,设计发生哪些变化。

发布于 2022-04-26 18:02:32
关注者
0
被浏览
2.6k
17 个回答
27-同济-陆钰婷
27-同济-陆钰婷 2022-04-28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7E0E2B88-BF89-4EB7-80FF-A846204A974C.jpeg

19-国美-小王
19-国美-小王 2022-04-29
芜湖!起飞

于18世纪60年代发端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设计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具体体现于手工艺设计逐步转向现代工业设计,且设计与制造开始分离,设计师这一行业的重要性与地位大大提升。
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艺阶段采用以手工制作为主的设计方式,设计者与制作者通常为同一人,且制作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不能满足社会对于更大量、优质商品的需求。该阶段设计产品主要服务于上层阶级,同时,手工艺设计和制造方式有极强的历史传承性,不同设计者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先进生产方式、新材料与新技术的成功运用,都促使设计发生转变。该阶段的设计以工业生产为基础,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批量化生产和批量化消费推动。
同时,由于手工作坊被工厂替代,机器替代手工劳动,工厂中的大量工作都由未经受手工艺技术培训的工人承担,工人不会凭主观意识对产品产生影响,产品的生产服从标准化。设计者与制作者间出现了明确的专业分工,设计与制造开始分离,后来在19世纪,由于标准化和可互换零件在美国发展起来,设计与制造达成完全分离。
而设计上的转变也带来了设计师地位的改变。工厂生产的产品服务于大众,为刺激消费、增加销量,工厂需要对旧产品进行翻新,并不断推出新产品。设计师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一环,地位和重要性都大大提升,成为时代发展的新兴行业。在18世纪初,建筑师充当了设计师,随后,许多手工艺人也加入该行业,为设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工业革命使得设计完成了由传统手工艺到现代设计的转变。标准化的大规模批量化产品的生产为设计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新材料新形式的运用也为设计提供了全新思路,催生出现代化的工业设计,促使设计与制造的分离以及设计师行业的兴起。

桐桐老师-Zoe
桐桐老师-Zoe 认证知识共享官 2022-04-27
莫挨老子 fiao靠噶近

IMG_20220427_202731_edit_509888871888342.jpg

48-天工-zss
48-天工-zss 2022-04-28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十八十九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一次生产力的革新。处于设计史中手工艺阶段向工业设计阶段转变的过程,其影响设计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工厂流水线生产逐步代替手工制造;生产与制造逐步分离;以及对于机械产品以及机械化的思考。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作为工作机开始取代人力,这一变化使设计真正面向了普通民众也导致了许多手工艺人的失业,但为经长期培训的工人所生产出来的粗制滥造的产品与手工艺人的作品相差很大,也为后续出现的工艺美术运动埋下了伏笔。
手工艺时期设计与制作联系密切的原因主要在于设计者往往掌握高超的技艺,然而在流水线机械制作时期,由于机器对于加工精度的控制,使制作者很难将个人的意愿在生产阶段加入到产品中去,所以设计师逐渐远离了制作岗位,变成了方案的绘制者,也导致了设计预生产的进一步分离。
机械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也使人们开始思考机械化时代的生产原则,然而在手工艺背景浓厚的英国,机械化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抵制,而美国形成了主要包括标准化、可互换化的美国制造体系,也使美国的设计开始了快速发展。
总之,工业革命所促进的生产力的解放是设计发展的推动力之一,设计也逐渐从面向权贵的手工艺阶段逐渐走向面向大众的工业设计阶段。

39-南理工-钱慧慧
39-南京理工-钱慧慧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发起工业革命,其他西方国家于18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陆续完成,工业革命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在此之后,工厂大规模生产代替了传统形式的手工作坊,设计与制造开始分离代替了设计与制造由工匠自主完成。并且产品设计出现了两种对立的局面,一种是还提倡手工艺精美制造的上层贵族,一种则是产品利用机械大批量生产的平民和资本主义。后来由于这种局势,产生了工业美术运动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蒸汽机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得到广泛的推荐,大批工业被投放到市场上,但设计却远远落在后面。美术家不屑于过问工业产品。工厂只关心产品的制作过程、质量、销路和利益,不关心产品的外表与美观程度。由于机器加工的准确性,许多技术性的工作由大量未经传统工艺训练的工人承担,这些工人也不会对产品进行个人影响,这导致技术与艺术的分离,并且在十九世纪初对立变得更加严重。
但与此同时,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与批量消费,导致设计师的作用也更加受到重视。在消费的领域中新颖的设计成为一种促销方式,为了刺激商业消费,需要不断的翻新花样,推出新的产品,设计师的地位和重要性得到提升。在之前18世纪初,建筑师充当设计师的角色,在此之后,手工艺也加入设计师的行业。
这时的产品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工业产品外型粗糙简陋,没有美的设计;二是手工艺人仍然以手工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的
用品。于是社会上的产品明显地两极分化: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手工艺品,平民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品。艺术家中不少人不但看
不起工业产品,并且仇视机械生产这一手段。手工艺也加入设计师的行业。
而在机械化生产与设计的关系中,人们在19世纪为机械制造的产品寻求一种合适的美感,另一方面也在思考机器对社会各方面带来得深远影响。而机械化对设计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工程方面,工程师发明的如铁路、厂房、、悬索桥、铸铁穹隆,这些机器朴实无华,唯一美的追求就是科学地应用各种材料,达到最高的效率,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念正是在这此机器中萌发的。

11-周明杰-南京工业大学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AD8D428B-E28D-493A-A84A-199DAA246C24.png

25-南理工-李欢雨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工业革命的发端是由于一个富足的社会对于更多、更好商品的渴求,原有的劳动形式和生产技术又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而工业革命最大的推动力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批量化和批量消费。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第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厂,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
 劳动分工设计专业的出现使得产品的设计与投产之间的时间被拉长,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设计师的作用也更受到重视。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机器成为了工业中的新成员,许多技术性的工作也有大量未经传统工艺训练的工人承担。由于机械加工的准确性,这些工人也不会对产品进行个人影响,这样的变迁就导致了设计与加工的分离。
设计与加工的分离产生了很多问题,19世纪初期这时的产品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工业产品外型粗糙简陋,没有美的设计:二是手工艺人仍然以手工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的用品。于是社会上的产品明显地两极分化: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

手工艺品,平民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品。艺术家中不少人不但看不起工业产品,并且仇视机械生产这一手段。

机械化与设计:在整个19世纪,人们一方面为机制产品寻求一种合适得美感,另一方面也在思考机器对社会各方面带来得深远影响。机器与工业产品设计之间得关系是极为复杂的。机械化对设计的影响似乎更多地体现于工程方面。正当设计师们沉溺于纯形式的风格与时尚时,19世纪的主程师们一直在默默探索自己的革命之路。在整个19世纪的成就中,正是这些伟大的工程作品,如铁路、厂房、悬索桥、铸铁穹隆才真正经受了时代的考验。这些机器朴实无华,唯一美的追求就是科学地应用各种材料,达到最高的效率,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念正是在这些机器中萌发的。
手工艺阶段到工业革命阶段,手工艺品始终服务于上层贵族,而工业革命阶段的产品的使用者大部分源于平民和资本主义,从而双方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引导了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
1-浙工大-郭倩男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工业革命之前设计处于手工艺时代,主要生产方式是传统形式的手工作坊,并且设计与制造是由工匠自主完成,但同时也就无法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工业革命之后,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制作代替手工工场,并且劳动分工和设计专业的出现,使得设计与制造开始分离,这也是工业革命之后给设计带来的最主要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标准化和批量化以及批量消费。与此同时,设计者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得到了提升。
工业革命真正的发端是源自于一个社会对更多更好商品的渴求,而原有的手工劳动和生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所以人们开始探求新的技术与新的设计理念,促进了染织业,陶瓷等行业的发展,就工业设计而言,其最大的推动力就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批量化与批量消费。为了刺激商业消费,需要设计更多新颖的产品,这时,设计师渐渐成为了引领潮流的主角,他们的地位和重要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率先发起,是技术发展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被广泛使用为标志。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工厂制作代替了手工工场,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变革,更是一次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各国之间经历文化政治的交流,使得工业产品也得到了提升。
工业革命之后,机器成为了工业中的新成员,许多技术性的工作由大量未经传统工艺训练的工人承担,由于机械加工的准确性,这些工人也不会对产品进行个人影响,这样的变化就导致了设计与加工的分离。
大批工业产品被投放在市场上,但设计却远远落后,这是产品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机器生产的一些粗制滥造的工业产品,没有美的设计;二是手工艺人以手工生产为少数贵族使用的产品。于是,社会上的产品明显两极分化: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工艺品,平明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产品。艺术家中更是有不少人看不起工业产品。
在整个19世纪,人们一方面为机制产品寻求一种合适的美感,另一方面也在思考机器对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随着各种专门机器的不断出现,以及生产中劳动分工的不断加强,设计与制造不可避免的分离开。由于标准化与可互换性零件在美国发展起来,设计过程从此便与生产过程完全分开了。
机械化对设计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工程方面。在19世纪的成就中,正是这些伟大的工程作品,如铁路,厂房,悬索桥等才真正经受了时代的考验。这些机器朴实无华,唯一美的追求就是科学性地运用各种材料,达到最高的效率,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念正是这些机器中萌发的。

24-广工-莫婉怡
24-广工-莫婉怡 2022-04-29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设计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中工业革命分为4个阶段,第1次工业革命时期,第2次工业革命时期,第3次工业革命时期和第4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之后设计最大的变化是设计和生产加工开始出现。设计活动会变得更专业化,在某些方面新颖的设计成为一种引导市场刺激消费的手段,因此在这种商业化的条件下,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工业革命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更民主化,不再只为贵族服务为目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进行批量化生产与消批量化消费,如18世纪下半夜保尔顿引进了,以机器化为主的大规模生产建造大型车间代替传统手工劳动,使得新的批量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批量生产越来越成熟,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多个国家开始,对手工业进行设计以及电能的广泛应用丰富了商品。大批的职业工业设计师开始出现。如罗维对火车器水平以及飞船的设计,无所不能,工业设计师在工业产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更加重视现代化批量生产劳动分工中的设计要素,巩固设计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开始将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向扩大到人的思维方面,使设计能够支持解放扩展人的脑力劳动,让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后,由于人类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到环境保护以及能源的重要性引起在设计上绿色协调发展为中心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同时针对工业革命引发的环境危机,让设计师,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绿色设计概念在这些年来一直在设计中不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工业革命之后,设计,最大的变化是机器代替手工劳动。设计活动会更专业化和民族化;更全面多元化的发展,满足人的因素并长期发展的角度为人民服务。
06-浙工-小代同学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1651226484400.jpg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