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三大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化分工使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和配置,市场风向变化和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对企业反应时间和柔性化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基于此,以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为主导的4.0工业革命悄然来袭。“互联网+制造”就是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国叫“中国制造2025”,这三者本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智能制造。
“工业4.0”是当代人类社会机器人运作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有三个特征。一是车间里几乎没有人,全是机器人,机器人代替人进行高精尖的运转。二是整个车间、整个工厂可以算成一个人三是跟整个市场密切联系。产品的需求,市场的定制需求、个性化要求,都在事先设计之中。
“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
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是什么,怎么样,影响什么,怎么做
1、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厂将生产设备、无线信号连接和传感器集成到一个生态系统平台中,这个生态系统可以监督整个生产线流程并自主执行决策。该系统利用了信息物理系统、物联网、工业物联网、云计算、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
2、作为工业4.0概念的提出者,德国也是第一个实践智能工厂的国家。例如:德国西门子工厂就是德国政府、企业、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合力研发全自动、基于互联网智能工厂的早期案例。在安贝格工厂中,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约为15件,可靠性达到99%,追溯性更是达到100%。这样的智能工厂能够让产品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堪称智能工厂的典范。
3、工业4.0所带来的智能化对于设计领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设计与技术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升华,最近的facebook推出的workrome,用vr眼镜实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初步融合,未来也将会有更多像这样的智能设计。
同时,智能化也可以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厂界安全隐患,实现降耗创收。
3、但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工业4.0的兴起也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挑战:智能制造与产品标准的提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引入要求设计师更好的综合能力,设计师不仅仅只是设计师,需要懂技术,懂市场,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产品。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类不断创造提高生产,智能化发展已是必不可挡的趋势。我国大力推举创新发展,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中国制造2025”就是一大发展举措。
“工业4.0”是当代人类社会机器人运作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有三个特征:
一是车间里几乎没有人,全是机器人,机器人代替人进行高精尖的运转。
二是整个车间、整个工厂可以算成一个人。整个工厂大脑自动地决策思考运算。
三是跟整个市场密切联系。产品的需求,市场的定制需求、个性化要求,都在事先设计之中。
技术进化发展是无法避免的,只有人才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因而也只有人能创造出跨时代的不朽之作。在智能化时代,则更加要求我们不断发挥创造力,努力成为独一无二的设计人才。
广义——工业4.0,是面向未来工厂和工业的一个大概念。其内核和表现形式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自动化技术互相依存和补充,工业4.0是包含这四大技术的一个综合体系。智能化的出现使更多重复性或简单性工作的职业失去地位,人工智能将能取代他们,并且还能做更多繁重且劳累的工作。但是智能化的出现也有一些弊端,如致使一大批人员面临失业,将淘汰一些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的工作者,这也对未来的就业者提出更多的要求。要不断完善自身理论体系还要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提出)工业设计4.0是德国提出的,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智能化制造。(定义)它是指传统制造业通过信息化的改造、升级,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和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从而实现“智能制造”。(关系)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制造业领域的一个侧面,是“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影响)它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加速产业融合,重塑全球制造业合计,创新企业发展方式,并影响今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工业4.0指的是使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殖制造、机器人等突破性技术,工业4.0充分整合、虚拟和现实世界的资源、人才和信息,致力于打造高灵活、高资源利用率的“智能工厂”。这是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提升的时代机遇,也是现在重要的机遇。在设计上,我们应该保证创新、质量、绿色设计、改变产业结构和关注人才。这样才能加快工业4.0的进程,促进经济发展。
工业4.0是基于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按照目前的共识,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随后由德国政府列入《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工业4.0是由德国最早提出的与前三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化时代)相划分的最新阶段-智能化时代,其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会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工业4.0的三大主题为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通过新技术的不断改变,不断开发和利用,以互联网数据集成创新转型为特点的工业4.0将会持续出现在我们大众的事业之中,工业4.0给设计师们指出了设计要发展的方向,新技术的运用也方便了设计师的设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设计,使得设计师的工作更加方便便捷,同时,大数据信息化的背景之下,也使得设计师的目标对象更加明确,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符合现代设计的时代发展潮流。
“工业4.0”是由德国于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德国工业竞争力,该概念基于工业不同阶段作出划分,“工业4.0”即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称智能化时代。“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工业4.0”对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具有颠覆性意义,将人们从简单重复性工作解放,从而催生更具创造力的新型产业,“工业4.0”进而催发人工智能时代到来,设计界也将推陈出新,从传统的工业产品设计转型为虚拟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交互设计等信息化、智能化的设计模式已逐步成为国际潮流,“工业4.0”所带来时代改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新型设计模式帮助人民更好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