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请你谈谈对密斯少就是多和文丘里少就是乏味的设计理念的理解,并阐述二者的逻辑关系。

发布于 2024-11-19 17:11:34

2024年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考研真题

查看更多

关注者
0
被浏览
881
14 个回答
江大-缪鑫昱
江大-缪鑫昱 2024-11-19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是现代主义理念的核心思想,表达了对功能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追求与探索,而文丘里“少即是乏”则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缺少人情的反叛信条。认为设计应该多元化表达,不仅仅追求功能的满足,更应考虑风格的多样以及人情的考量。二者的蜕变展现了设计史发展历程中设计理念的深刻变革,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设计丰富内涵的过程。

一、区别:对形式与功能主从关系的辨析

1,“少即是多”强调形式服从功能

2,“少即是乏”强调形式多元的表达

二、联系:是设计丰富自身内涵的过程

变化体现了设计从满足物质化需求到丰富人的精神内涵的过程,实质都是满足“以人为本”的体现,只是人的需求在其中发生了变化。

三、总结

两位大师对“少”的理解之所以产生变化,背后是人的需求变化推动设计理念的转变。当代设计师应当坚持贯彻用户的需求并引导满足。

地大-吴宣澎
地大-吴宣澎 2024-11-19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21-武理-陈思雨
21-武理-陈思雨 2024-11-19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少就是乏味的设计理念是对少就是多理念的批判与反抗,但其本质并非是反对现代主义的核心功能理论,而是反对其纯而又纯的单调冷峻刻板形式主义的国际主义风格的反叛。

一、少就是多

(密斯,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特征,适用于机械化生产方式的美学形式)

二、少就是乏味

(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文丘里,反少就是多提出,其风格特点,《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三、少就是乏味是对少就是多的反叛

(反对设计形式,不反对其核心功能主义,例如文丘里的栗子山别墅)

四、少就是多是少就是乏味理论的发展基础

(社会科技经济的变革,不同时代需求不同,都是顺应新时代对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的探索)

综上,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深深纂刻在社会,经济,技术之中。而少就是多和少就是乏味两者并非背道而驰的两种理论思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精进,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社会发展下人们对产品形式和功能的需求与探索。

湖工-郑子琪
湖工-郑子琪 2024-11-19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纵观设计史,从一开始的密斯对少就是多的主张到后现代主义文丘里少就是乏味的设计理念的提出,从去处装饰化设计,形成简洁的功能主义设计,到对于历史风格的折中处理的表现,体现出了设计风格的演变,而这种变化,也体现出了设计风格与理念在循环往复,不断进步,不断更新的特点。

论点一 理性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论点二 后现代主义的转变 文丘里-母亲之家

论点三 麦克格雷夫斯 鸟鸣水壶(既有功能又有情感化设计)

论点四 书虫设计 书架设计(既有功能有变化多端,富有特色)

设计在时代的进程的中,也在不断的发展,从一开始洛可可时代浮夸繁杂的设计逐渐走向功能性和理性主义的现代设计,接着对于传统现代设计的厌倦又走向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但是其本质是没有变化,都是以人为本,并且注重功能,设计最终也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而发展,作为设计师也应该站在设计史的长河中不断学习,不断精进,为人类更好的生活与未来进行设计。

卢艺文
卢艺文 2024-11-19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就是多”与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文丘里认为的“少就是乏味”,实际上反映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建筑设计上的不同追求和价值取向。

1.1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

密斯设计的西格兰姆大楼是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 运用钢铁和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 充分体现“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

2.1罗伯特·文丘里的“少就是乏味”

文丘里的“母亲住宅”充分体现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通过复杂的形体、丰富的装饰和空间界限来打破现代主义的冷漠和单调。

3.1相互补充 相互启发

5-宁波大学-杨仲泉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二文丘里则是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密斯丹德罗他创立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就是将设计教育基于包豪斯学院的设计理念的继承和发展,通过设计教育来解决社会问题,同时将包豪斯的设计向跨领域、跨学科的属性更进一步的加强,让设计走向更为理性、且严谨的道路发展,进而说出了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而文丘里是对现代主义设计中的过分强调设计的理性化,缺乏人情味设计以及设计的无装饰性的乏味的批判者。二者是设计发展过程中对于产品的功能与形式二者之间的权重关系的研讨与对比。并促使设计走向更为理性、且具包容性的设计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1、设计史的发展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之间的比较。

2、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

3、文丘里少即是乏味。

二者是对设计发展过程中对于产品的功能与形式二者之间的权重关系的研讨与对比。并促使设计走向更为理性、且具包容性的设计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47地大林钰菲
47地大林钰菲 2024-11-19
hdox€ts/jv&fpq#furha

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风格具明显的时代特征,提倡简单,反对过度装饰,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这个设计思想是从建筑设计领域产生的,其强调设计应以功能的本质实现自身的价值,不需要别的装饰和其他的美学上的附加因素。

而文丘里提出的少即是乏味这一观念则是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对于"少"的负面感受。他其设计包含了大量清晰的古典主义形式特征,但总体来看仍是简单明确、功能性的、实用主义的。他追求一种典雅的、富于装饰的折衷主义的建筑形式,造型简单而明快。

两者的关系

继承发展:他并没有完全否定现代主义,而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思考。

对立补充:密斯的极简主义与文丘里的复杂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但这种对立也反映了建筑设计中不同理念的补充和平衡。

都反映了时代背景:两者的设计思想都受到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密斯的作品反映了工业化时代对简洁、效率的追求,而文丘里的思想则反映了后工业社会对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陈婷钰
陈婷钰 2024-11-19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密斯范德罗“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是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哲学代表,它反映了现代主义设计对于简约风格、功能主义的追求。而罗伯特文丘里“少即使乏味”的设计理念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哲学代表,它是针对密斯“少即是多”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设计单调乏味的批判,是对设计的人情味、审美情趣的追求,反映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整体基调。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一、 “少即是多”的时代背景内涵

二、 “少即是乏味”的时代背景内涵

三、 两者的逻辑关系:对立统一

3.1 “少即是多”与“少即使乏味”是相互联系的

“少即使乏味”是基于“少即是多”的批判,两者有者联系。

3.2 “少即是多”与“少即使乏味”是相互区别的

“少即是多”追求设计的功能主义,追求设计的简约理性,而“少即使乏味”是对于设计的人情味和审美情趣的追求,两者有者区别。

“少即是多”的理性主义,对于追求设计的简约,是现代主义对于功能主义的过分追求,“少即使乏味”的出现,证明了人们的需求不再仅仅是产品的功能,正是现代主义漠视了人们对于内心情感与价值取向的需要,使得后现代主义思潮涌现。因此,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更加多元的考虑用户的需要,不再仅仅局限于功能与形式的单一系统问题,而是转向情感、体验、服务等多维度取向。

27-北工业-钱佳惠
驾崩

现代主义设计师密斯凡德罗身为包豪斯第三人校长,其思想袭乘包豪斯的形式追随功能,提出了其“less is more”的设计理念,而这一理念伴随着国际主义的出现,其在设计上到冷漠无人情味遭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师文丘里的反对,并使其提出了“less is bored”的理念作为反击。

1:后现代主义继承现代主义的实用第一性

2:后现代主义反对国际主义的冷漠无人情味

3:设计师应当做到形式与功能的平衡

设计中的形式与功能缺一不可,而当下的设计师要在以功能第一性的原则下同样予以设计精神价值,以使得产品不光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同时也丰满人们的精神世界。

武理-王雨萌
武理-王雨萌 2024-11-19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少即是多”,由现代主义重要奠基人密斯凡德罗提出,这一思想正是现代主义所遵循的原则—功能、理性、无装饰。少是针对当时建筑界繁琐古典装饰手法所提出的,认为矫揉的装饰阻碍了建筑的发展进程;多则揭示了在大工业化背景下,简洁的外形可以供给更大化的空间利用。这一理念在20世纪初影响重大。

“少即是乏味”则是后现代主义对与国际主义和现代主义冷漠理性风格的批判,人们经历了多次经济、战争风波,对毫无温度的产品和建筑感到厌倦,因而促使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论点1:少即是乏味即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冷漠、理性设计原则的批判,反映了20世纪末人类对于设计中的情感的需要—文丘里,折中的,戏谑的,轻松的装饰设计手法—栗子别墅

论点2:后现代主义是对国际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一种装饰性发展。其实质仍是功能第一性,仍是“为大众服务”

论点3:二者共同促进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

总结灵活运用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回答越详细准确,会更加容易被提问者采纳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