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人与环境的关系——工业设计(绿色设计)
人与社会的关系——视觉传达设计(人性化设计
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环境设计(系统设计,协调发展)
人类与之衍生发展出来的社会存在、社会关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三者互相依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根据不同的联系关系,也可以将设计分为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环境设计。
一、工业设计——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工业设计是对产品造型、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综合性设计,而今工业设计的概念已经延伸到: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旨在引导创新,促进商业成功和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在当代工业设计中,应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需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引导工业设计商业成功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追求更高程度的和谐。
二、视觉传达——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设计,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以及广告、影视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重点研究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联系,本身具有着传播思想观念、塑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属性,视觉传达设计所创作的内容同时也是社会集体价值趋向的外在表现。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设备更新迭代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以各种图形化、标志化的视觉语言帮助人们理解并使用新兴的电子产品,使使用者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简单掌握各种应接不暇的新产品。
三、环境设计——研究社会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空间经营的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公共艺术设计等。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生态环境都是完整而又庞大的整体,环境设计在研究社会与环境的复杂关系问题时,要注意各种价值观念的协调,以社会性的、系统式的观念整合和企划。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引导与重新规划,在更高的层次上使人类社会适应于自然生态环境。
设计是人最基本的活动,而社会生活是设计的先天价值,也是设计活动的基本模型,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制约着设计的发展,并时刻警醒设计师为社会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而设计,三者复杂而又统一的关系奠定了不同设计学科的分类,并共同为更加美好的生活与世界服务。
简述以“人、社会、环境”的设计分类 (60min)
随着科技浪潮的发展,科技与艺术的紧密结合使得人们的生活和感情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改善,设计师针对物与物的设计逐渐向物与非物的设计扩展。而“人-社会-环境”也渐渐密不可分,新媒介设计正逐渐融合到人-社会-环境中去,艺术与信息、自然、产品等新媒介有机的结合形成了我们现代的学科-----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
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即是为了生存发展,而对于立体工业品为主要对象的造型活动是追求功能和使用价值的重要领域,是人与自然的媒介。纵观历史,工业革命1.0和2.0时期对工业进行大量发展推进了提供产品的效率和时代的推进,但同时却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许多粗制滥造的设计品被大量产出造成了产量过剩,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则是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如《考工记》中所提到的“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点出了在产品设计在满足人需求的同时也要对自然的尊重。同样,高迪在设计米拉公寓时打破传统的建筑,将自然中的线条融入设计中,用树叶的柔形来取代材料的枯燥的直线,赢得大众们都喜爱。所以,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设计师们既要考虑到人情感的同时,也需要控制产品对环境的污染设计出“绿色”的设计。
二、“人为物本,物因人用”----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旨在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传播的信号、符号的设计将听得到的传达转为看得见的传达,是一种人与所属空间的精神媒介。早在工业革命前,艺术和设计都为同一设计师所设计时,设计师为宣传商品,通过使用印刷术和插图的形式来进行视觉交流来宣传自己的商品,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如今,消费者的需求从物与物的需求转位到物与非物的需求,消费者更注重自己的情感需要,设计师的设计也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而改变。如日本的设计将自己的传统工艺和国际主义结合,以简洁、便携、多功能的特色使大众喜欢,最突出的是研原哉设计的无印良品集合了日本世界的全部特色,与现代风格相结合,赢得大众的喜爱。同样,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也在人性化设计上做了许多研究,由于地处北寒带资源匮乏,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以“家”的感觉传递给全世界,在设计上考虑到了人的需求,人体工程学和传统工艺的结合使人耳目一新。由此,视觉传达设计是作为人与社会的精神媒介而进行传递,将“人-社会”都关系达到协同。
三、“美善相乐,文质彬彬”----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则是一整个社会和人类为基础,是自然与社会的物质媒介,必须考虑人类能够生存和生活的场所。这个场所必须具备人类存活的必要条件,以及充分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随着人类的物质、情感核对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环境的可持续也是设计师们必然要考虑的,可持续设计是将绿色生态设计、设计与服务和社会创新来扭转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等持续恶化的问题,提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来构建新的幸福观。其中,雄安新区的设计正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来构建一个绿色环保的城市建设。考虑到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以人们生活的环境出发,来进行干预和计划改善。人们现有的生活环境的生存和生活的场所。从目的上达到了,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和城市服务的规划。由此,正确对待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的必不可少的一步。
综上,随着科技时代浪潮的推移,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的发展新媒介设计正在融入各个设计分类之中,因此设计师们必须对“人-社会-自然”的关系进行把握。使三者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
简述以“人、社会、环境”的设计分类
人与自然的联系——产品设计(日本排放核废水)
自然与社会的联系——环境设计(北京鸟巢)
人和社会的联系——视觉传达设计(索契冬奥会标志)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和事物充斥在社会、自然和人们身边,设计师将自己的设计思想赋予在其设计的产品或标志上,进而影响着社会、自然,以及人类本身。不同的设计师和理论家根据各自不同观点将设计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设计的目的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为视觉产达设计、产品设计以及环境设计。
一、人与社会的联系——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具备部分相同的信息知识背景,即是说:信息传达所用的符号至少有一部分既存在于发送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也存在接收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只有这样,传达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能够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例如索契冬奥会的图标,它以简练的,高度概括的形象指代某一项运动,直观的向我们传达了这一运动的特定含义。相较于文字而言,这种视觉传达设计给人以更强烈、更直观的表述,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体育赛事当中,加强了人与社会之间联系,有利于人们去识别、理解和记忆。
二、人与自然的联系——产品设计
所谓产品设计,即是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也就是说产品设计是为人类的使用进行的设计,设计的产品是为人而存在的,为人所服务的。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必须把“以人为本”的这种思想注入到自己的产品中,在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设计的产品能否在特定的环境中去使用,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等。例如,日本违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这一共识,出于对本国经济以及未来发展的考虑,自私的将核废水排入海洋,造成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在谴责这种行为的同时,设计师还需要对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适当弥补,设计出可以改善自然环境的“绿色”设计,使产品设计逐步走向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是工业化的发展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以后逐渐产生的设计概念,它主要是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这种既要构建人类满意的社会生存空间,又要将环境因素考虑其中的设计便是设计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例如北京鸟巢体育馆,便是巧妙的将“鸟巢”自然环境中的元素融入到设计中,构成一种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室外设计,并且场馆内部可以容纳数万人,既创造了可以供人类活动的足够空间,又与自然环境相呼应,体现了设计师正确对待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工业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师必须把握当下和未来的设计趋势,促进“人—社会—环境”这三者的和谐统一,是当今设计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设计师也要将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充分理解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从而创造出更好的设计简述以“人、社会、环境”的设计分类
正如鲍德里亚在《物的体系》中提出:“我们的世界实际上是由和我们生活存在密切相关的、事物的体系所构成的世界。”人与社会和环境三者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世界,而根据这基本三要素我们可以将设计划分为三个领域,即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与产品设计。
一、沟通人与社会的桥梁——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人与社会沟通的媒介,是连接着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因此,视觉传达是艺术与信息的结合,是商业的艺术、媒介的艺术,是大众传播的艺术和通俗的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这一定义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世界设计大会,大会的内容包括从报刊杂志、招贴和印刷宣传物等一维平面设计到以电影、电视及电子海报为代表的二维设计,展现了一种“看得见的信息传达”,因此,将类设计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即一种以平面造型为主的、沟通人与社会之间的媒介。
同样,视觉传达设计又可以归为印刷设计,即Graphic Design,进一步衍生为一种通过印刷术、摄影术以及图示法进行视觉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下,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技术的进步,如AR现实增强技术,使以往单一维度的平面设计与展示环境产生了交互,为受众带来了更深层次的体验。例如以往的展示设计中的印刷设计展品,往往难以与受众与陈列环境产生联系,无法满足观者的情感需求,而现实增强技术的产生,使得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图像、文字能与周遭环境发生联系,为观众带来更为直观、立体的艺术展览体验,通过扫描WebAR让观众更加积极参与展览,增加了展览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是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下的又一表现形式的突破,重新定义了传统意义上的传达模式,发挥了设计的创造性能力。
二、协调人与环境的工具——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而对以立体工艺品为主要对象的造型活动,是追求实用功能与使用价值的重要领域,是协调人与环境的工具。所以产品设计是艺术与实用人造物品的设计,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产品的造型、材质巧妙结合的设计,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因此,产品的功能性原则尤为重要。产品设计又可以成为工业设计,即Industrial Design,是指通过批量化生产技术制造产品的过程,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它的主要特征就成为了设计与制造的分离,即确定和定义产品的形式和创造性行为是建立在制造产品的物理行为之前。
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的定义跟随着特定的语境一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当下的工业设计应当是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与提供更高质量生活的设计,伴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数字设计的产生和参数化设计的发展,工业设计也应当积极运用科技技术优势,创造一个更温和美好的世界。例如当下的老龄化趋势严重,为老年群体打造的设计和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Familia 智能时钟不仅有日历和报时功能,还设置了一个提醒的“布谷鸟”,它会在设定的时间弹出并提供药物,从而帮助老人避免忘记吃药的问题。在兼具传统时钟功能同时通过“布谷鸟”的趣味形象增添了老人生活情趣,同样是一个有温度、有“尊严”的设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样的智能产品设计才会使得老年人乐于接受,是产品设计以用户为中心原则的体现与对情感导向的重视。
三、联通社会与环境的走廊——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是以整个社会和人类为基础、以大自然和空间为中心的设计,也可以称为空间设计,环境设计是联通自然与社会的走廊,是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所考虑的设计,以人类生存所具备的必要条件为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其次,环境设计又可以成为建筑设计,即Architecture Design,因为建筑既是规划、设计和建造建筑物的过程,又是规划任何其它结构的过程和产品,是考虑社会与环境相适宜的设计、又是协调社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因此环境设计是涵盖建筑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科学的综合性交叉设计。
当下,伴随着5G的发展、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环境设计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集成等智能计算技术应用,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与更加智慧的方案,赋能环境设计,从而发展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与低碳城市的建设。例如同济大学发起的NICE2035实验,将城市更新重新定义,即旧城改造不应该仅仅是“涂脂抹粉”、“楼道美化”,而应该是基于社区核心孕育的未来,是创新生态的变化;同济大学和所在的四平路街道融合,将学院的实验室开进社区,启动创新、创意、创业的社区项目,搭建起如共享厨房、未来起居空间、未来办公和未来生活等未来生活场景,是未来生活场景的集合与造梦者社群的家,也是环境设计发展新范式的优秀范本,构建了社会与环境和谐关系。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进步,当下的语境下设计越来越回归到对人的情感导向需求的注重与可持续发展的强调,设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因此设计不应该只是构思、构图与规划等,设计应该扩大到以地球、生命、历史与人类智慧为依据的未来想象,为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而存在。
简述以“人、社会、环境”为分类的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在设计上,设计包含的范围和涉及的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广。其中,设计的世界可按人、社会、环境可将设计分成三个领域,即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
一、视觉传达设计——人与社会的媒介
视觉传达设计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传播的信号、符号的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 其过程是设计者将思想和概念转变视觉符号形式的过程,而对接收者来说,则是相反的过程。视觉传达设计通过文字、标志、插图等平面元素为主导的造型活动,构建出一种“看得见的传达”,是人与社会之间的精神媒介。
二、产品设计——人与自然的媒介
产品设计即工业产品的艺术设计,在学科门类为工业设计,即是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是以人的需求为起点,以形形色色的产工业产品为载体,创造更加完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作为根本宗旨的。是人为了生存发展而以立体工业品为主要对象的造型活动,是追求功能和使用价值的重要领域,是人与自然的功能媒介。
三、环境设计——社会与自然的媒介
环境设计是指关注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其目的在于创造出符合人体科学需要、适应人各项活动要求、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其中心任务是通过环境设计提高环境质量、创造理想的与自然和谐共处互益的环境。它是以整个社会和人类为基础,以大自然空间为中心的设计,是自然与社会的物质媒介。
设计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桥梁。设计的对象是人,人通过媒介与社会和环境相联系。而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是将三者相互联系的媒介。
整体框架、思路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