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具体例子,论述庄子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发布于 2021-10-14 12:46:48
关注者
0
被浏览
2.4k
7 个回答
9 南京理工大学 常子昕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FgxQNmD7xWaGq_rJsC1Cf5kGjZLi.jpg
FgbTthefQg5pKkjksZ1kVjLSwtYV.jpg

30-北师-小尹
30-北师-小尹 2022-06-24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主论点:庄子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目标是一致的
分论点:1、天人合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指导(举例)
2、天人合一为当今可持续设计的启迪(举例)
总结

庄子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目标是一致的。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旨在强调天的重要性,“天”即“自然”,并提倡不要一人灭天。他认为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身心愉悦,正如可持续发展它不仅强调自然环境的可持续,还关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在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寻找和建立一种平衡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早是在近代工业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提出的,一度的追求经济利益致使过度的资源损耗,能源枯竭,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重视与反思自然。材料的改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中,以阿迪达斯为例,其将经典鞋型改为使用可持续材料生产,这将为全球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贡献不小的力量,再比如宏基 Aspire Vero 这一款笔记本的设计从机箱、键盘、屏幕挡板在大范围内采用回收塑料生产,包装纸箱采用85%的回收纸浆,使环保可持续概念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同于以往西方所流行的人类中心论观点,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跳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认为人不应该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建立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它根本上引导人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切只顾人类社会发展而破坏自然、贪婪索取自然的行为都是不符合客观运行规律的。庄子的这一思想正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精髓,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将眼光放在了更远的未来,具有前瞻性,这种思维模式有利于我们不偏不倚地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当今的可持续设计具有深刻的启迪。如今随着新冠病毒的防疫需求人们对口罩的使用量非常巨大,全球每月有约1300亿个一次性口罩被丢弃,这无疑会对我们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应该时刻反思如何才能在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流行病危机下,人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地避免资源的浪费是当下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例如,如果每个口罩可以被重复利用一次,将减少一半的垃圾,沿着这个思路,日本TRADEWORKS公司开发了一款可以重复使用的防病毒口罩,其通过内置三维框架和布料的改进,实现可清洗,可重复使用,这正是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下可持续设计启迪的案例,天人合一思想中巧妙地蕴含了破解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引导着我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时做到有章可循。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过去的历史还是在当下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中,我们都找到了人类最终应该拥有何种的价值目标的正确答案。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目标是一致的,无论如何,符合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规律亘古不变。

22-武理-闻雅
22-武理-闻雅 2022-06-24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1.总论:点题,表达观点
2.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指导意义(举例:绿色生态包装设计)
3.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天人合一设计思想的升华 (举例:冬奥会)
4.总结: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折射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古代,就有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庄子对大自然的关注与尊重,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我们当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与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哲学思想之一,从自然世界的整体来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这种整体的和谐观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导向意义。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生态角度对“天人合一”进行阐释,主张在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寻找和建立平衡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所体现,如绿色生态包装设计,肯德基曾推出一款可食用汉堡包装用纸,以大米为原材料,不需要拆开就可以连包装一块儿吃下,既克服汉堡酱汁流出来的难题,又减少废弃包装用纸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是对“天人合一”设计思想的单纯继承,而是对它的升华与发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古代哲学中就深有体现,到现代又具有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是倡导社会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能损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保证人类社会持续、长远、健康的发展,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当下,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设计的指导原则。

如今年受人瞩目的冬奥会,完美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可持续发展是北京申报2022年冬奥会提出的三大理念之一,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绿色、智慧场馆建设。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全球首个超大冰面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滑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除此,冬奥会的接力火炬全部采用氢燃料,以及使用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的可降解餐具来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向世界展示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应答。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我们要吸收其中的精华,来发展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角度考虑艺术设计,更好的为社会长远的发展设计。正如日本设计大师、无印良品的设计总监深泽直人说过:“做产品设计不仅为人服务,而且要考虑为环境服务,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要融入你的设计哲学。”我们要关注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关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设计去引导人们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当下不合理的生活环境,在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寻找和建立一种平衡的关系。

重大-sober
重大-sober 2022-06-24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结合具体例子,论述庄子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主论点:庄子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分论点(调查法):各自的历史背景及各自介绍
3.事件(观察法):关系+案例
4.总结:展望

庄子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是我国古代道家的主要思想,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其对我国传统造物设计中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工业革命后针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平衡关系而提出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本质上它们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体现。

可持续发展理念最早见于20世纪60年代巴巴纳克的《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是针对当时工业设计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的。他强调设计应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有限资源服务,从而引起设计界的深刻反思,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我们的未来》,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评估,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由此,可持续发展也对当代设计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设计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而我国古代道家的庄子早在战国时期就认识到了这种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并在他的《齐物论》中提到“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理念,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态度,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果自然环境持续恶化,那人类也将不复存在。这一观念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同时可以为我们的设计创作提供很好的启示作用,与现代人们在反思工业文明后提出的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体现了其内在统一性。如我国古代园林艺术,注重自然美,有法无式,恍若天成,将人造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其中苏州拙政园就是因地制宜的代表。它在有限的空间里叠山理水、栽植花木,在不同季节运用不同象征意义的植物表现不同的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柳冠中先生在《为真实世界设计》一书中说: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无论是庄子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还是当代工业文明衍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背后深层次体现的都是反对竭泽而渔、承认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呼吁人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思想。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现在也在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他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与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共通之处,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对我国经济转型提升,建立生态经济体系以及设计的长远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如我国2022年冬奥会的冬奥会接力火种灯的设计,它的设计理念来自于我国汉代的长信宫灯,灯体使用了环保材料再生铝合金,首创双层玻璃机构,采用环保清洁的氢原料,体现了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庄子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遥相呼应。又如国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近几年的苹果公司已经开始买手机不送充电器、耳机等配件,通过减量来给世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同样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综上所述,庄子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内在统一的关系,均是对人与自然平衡关系的理解。我们当代中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秉持“天人合一”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识,强化设计伦理和社会道德,创造出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为大众利益的、可持续的设计。同时,可持续设计任重而道远,需要各位的共同努力。

47-岑清媛-浙农林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mmexport1656066570098.jpg

55--北师--Hh
55--北师--Hh 2022-06-24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框架:
1.背景阐述:引出可持续发展和庄子天人合一的观念,及“天人合一”的观点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启示作用
2.论述二者的关系:即可持续是庄子天人合一的深化及发展
3.结合案例说明,如何深化发展。
(历史法)可持续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从papanek绿色设计到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设计
(案例)可持续设计的对象进一步体现天人合一的观点;从摇篮到要蓝
(观点)“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指引着未来可持续设计的发展方向
4.总结升华:设计师应该怎么做

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尤其是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蒸汽机等机械发明,极大的扩大生产力的同时,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直到20世纪60年代,Victor papanek在《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中指出设计师应当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设计师应当考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可持续发展逐渐开始成为人们的共识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国早在庄子就已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对如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启示作用。

庄子天人合一的观点,“天”是自然,将就人与自然应是统一和谐的一个利益共存体,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除此之外,庄子还强调“无为而治”万物皆有其生存发展,因此人类顺应自然,遵循大自然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实践活动要秉承着“无为”的观念。设计作为一种创造行为,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也应当遵循“无为”的观点,继承和发展庄子“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将可持续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设计领域当中。

首先,可持续理念充分体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观念。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绿色设计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迅速在各设计领域得以重视和实施,到2015年与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可持续设计的理念,无不体现出当今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态度由原来的主客二分到追求天人合一的命运共同体。当今,许多高校开设了可持续设计的课程,旨在探索更多具有颠覆性创新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加关注可持续设计的研究。

其次,在可持续设计理念下设计的产品进一步将庄子天人合一的观念深化与实践当中。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引下, 设计的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当生命周期结束时,产品的组件被回收利用。如Folia™甘蔗外卖餐盒,运用摇篮到摇篮的设计理念,这些容器全部是用甘蔗纤维制成的,这是一种快速可再生能源和可回收利用的资源。甘蔗容器保持简洁、柔和的圆角设计,给人以有机的观感,甘蔗的自然美不仅使包装可持续,而且提供了特殊的食品展示。完全重新定义了外卖打包体验。外卖盒在使用完毕后,还可以作为完全安全、无害并且生物可降解的养分回归自然。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将产品的原材料在使用之后回归于自然,成为其他产品的原材料,使可持续的理念转化为现实,而不仅停留在观念阶段。

最后,“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指引着未来可持续设计的发展方向。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设计致力于满足人们的个性化的物质需求,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21世纪的今天,“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也为我们提供了未来设计发展的新动向,如设计应致力于寻找满足需求与保护环境的平衡点。当下,非物质设计则对未来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方向,airbnb、滴滴通过资源重组的方式,在不额外增加物质生产的同时,满足更多人的居住及出行需求,通过转变人们的观念,将“拥有”转为“共享”,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情况。

综上,设计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结合,进一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天人合一的观点是中华五千年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作为当代设计师的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当下并着眼于未来,秉持绿色设计的理念,为人类长久的利益设计,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设计。

48-天工-zss
48-天工-zss 2022-06-24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提纲:

        主论点: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拥有相同的精神内核
        分论点一:二者设计重心都以人为主
        分论点二:二者设计都考虑到了对环境的影响
        分论点三:可持续发展应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上进一步发展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庄子“逍遥”思想的注释,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代表着反对“人为物役”而追求天人相合相应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境界。而可持续发展是在绿色设计盛行时所提出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前提,设计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为代价的设计。尽管两种思想的提出相差数千余年,提出目的与社会环境也截然不同,但其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精神内核是相同且一脉相承的。
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相似之处首先表现在设计的主体上。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观点不同,天人合一学说崇尚的是一种“人欲”与“天理”的和谐共存,认为人和自然是无法分割的。提倡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与天地和谐共生,做到天与人的统一。这一观点正好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工业革命创造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人成为了机器的附庸,设计的物质意义让人们忽略了人与机器的主从关系。而直到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发展乃至绿色设计出现,人们开始反思经济发展后的满目疮痍时,才重新确立了设计中人的主体地位。即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在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满足其精神和情感的需求。可持续设计目的就是集中于满足人类精神与情感的需求。
其次两者都考虑到了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阐述出了人与天地自然的同源关系,继而将天概括为人类存在的大自然,将人抽象为存在于其中的个体。因此天人合一的思想似乎就成为了现代系统设计观点的转述。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前提下,注重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汉代的长信宫灯,在满足使用者的照明需求的同时,利用水溶烟的设计方法,通过内部烟道流入水中吸收掉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设计将产品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消弭至最小。而可持续设计的前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设计师们也设计了诸如马铃薯外皮做成的薯条包装,橙子皮压制成的果汁包装等设计。
然而,天人合一的思想毕竟是两千年前的观点,不能一以蔽之的解释当今多样发展的社会。例如非物质文化设计的兴起,是在人与自然界中分化出了作为虚拟人造物的第三极,很难将其概括为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人”亦或是“天”。因此,可持续设计需要借鉴继承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的同时,更需要紧跟当今社会的发展,以更加普适的状态去指导当今设计的发展。
总之,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都为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作为我国的设计师,更应该立足当下,积极实现传统文化的更多应用,将文化自信融入现代设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回答越详细准确,会更加容易被提问者采纳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