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霜
张霜
北京林业大学

注册于 4年前

回答
10
文章
0
关注者
0

由干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是工业设计同一根源上的两条分技,但各自沿着自己侧重的方向发展;二者是机器取代手工的工业时代在设计中的两个反映面:他们都是新艺术运动发展的结果和必然,同时也是对新艺术运动的反映。
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虽然都主张采用新的材料,如钢铁、玻璃等,主张机械美,主张采用大量的新的装饰手法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责,但装饰艺术运动所强调的正是现代主义反对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属于不同的设计艺术风格。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者共同信奉的机械美学在寻找艺术和工业生产的结合点上表现出各自的个性,装饰艺术在装饰样式和色彩上发现了结合点,现代主义则在功能和实效那里找到了归宿;二是两者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装饰艺术运动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仍为权贵的设计,而现代主义则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具有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成分。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给后来的设计与设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现代主义发展和现代艺术教育之路上的里程碑。
包豪斯作为一种设计体系在当年风靡整个世界,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包豪斯它的两大特点一是决心改革艺术教有, 想要创造一种新型的社会团体;二是为了这个理想,不惜做出巨大的牺牲。
包豪斯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最早是对工艺美术的影响,由于包豪斯宗旨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面性,因而对中国教育也有正负影响。
新中国最早的设计教育就是工艺美术教育,如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博导的张道一教授,最早就是从事此类理论研究的。工艺美术正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设计或艺术设计,包豪斯一直影响至今,其中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过分固守这一过时已久的理念,对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障碍,无法逾越则无法创新发展。
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的理想“把人作为尺度”和“平衡的全面发展”在其教育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作为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的创造者约翰·伊顿教授把东方传统与西方的科学相结合,以克服所谓的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危机,他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分为倾向精神表现的、倾向理性结构的、倾向真实再现的三种类型而予以不同的指导,伊顿的这种体系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与我国一些教师、教育家的“以意为之”的教学观念非常吻合。

(1)乌尔姆设计学院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设计模式,是艺术设计中的科学流派。
(2)它的历史功绩在于详细的研究了艺术设计和科学的联系,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强调了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证实了培养掌握科学知识的艺术设计师的可能性,为艺术设计广泛地介入工业生产开辟了道路。
(3)它创造的新的办学思想至今影响深远。

新建筑五要素:
1926年柯布西耶提出了新建筑五要素底: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这些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使墙体不再承重后产生的建筑特点。萨伏伊别墅是具有这些特点的著名代表作。
①柱支撑结构,而不是传统的墙承力结构
②脚下不留空,形成建筑的六个面,而不是传统的五个面
③房顶不但是平顶结构,而且设计为屋顶平台,作为天台花园,供居住者休闲用
④室内完全敞开的设计,尽量减少用墙面隔绝房间的传统方式
⑤完全没有装饰的立面
⑥窗户采用条形横向长窗,与建筑本身的承立结构无关,因而窗结构独立
影响:
柯布西耶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刚刚萌芽时提出的这些重要见解,对于推动现代建筑的设计发展,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打破传统建筑结构,在充分考虑利用现有工业材料的基础上,使结构更加简洁有力,另一方面其提倡没有装饰的平面,更强调建筑关注于人的精神愉悦。

1.艺术风格上
在艺术风格上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它继承了工艺美术中流畅的自然曲线和简洁的造型。后期受印象派艺术和东方艺术影响比较大。二者都希望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平衡。新艺术运动反对任何学院派和复古艺术的装饰,主张向自然寻找艺术灵感。这与工艺美术运动倡导的哥特式复兴有明显的区别。
2.艺术内涵上
在艺术内涵上,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大相径庭。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家们注重探索新兴材料和技术所带来的艺术表现可能性。新艺术运动从一开始就抛弃所有传统艺术的姿态出现。这与工艺美术运动所倡导的返回中世纪的复古主义回归是不同的。
3.实质上
二者都主张回归自然,但又有实质的区别。莫里斯主张的是要回归中世纪那种工匠们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自然状态,以排除生产条件下产品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隔阂。新艺术运动则把从自然中获得的动植物纹样装饰于实用产品之上,因而产品显得过于纤细。在处理设计的形式与功能,技术与艺术关系上比不上工艺美术运动做得深入

在赖特进行建筑实践的不同时期,风格几经变化。
第一阶段鼎盛于约1900年,草原式住宅表现了它的特征。狭长低矮的建筑,有着宽阔大出檐的缓坡屋顶和连排的窗孔,强调了与场地的水平联系。其代表作有“塔里埃森(Taliesin)”即他的住宅和学校。
第二阶段试验使用某种新的建筑语言,以几何形为基础,诸如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和弧形。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螺旋形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品。
第三阶段始于有创新意义的住宅设计,如流水别墅。追求建筑的形式、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力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有机建筑六原则:
一,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二,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
三,建筑应该与他的环境协调,即: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儿成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
四,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是说从环境中采取建筑色彩因素;
五,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六,建筑中的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进步性:
1.在一派维多利亚的风气之中,这些设计先驱能采用中世纪淳朴风格,吸收日本的和超自然的装饰动机,创造出有声有色的新设计风格来,而同时又完全与各种历史复兴的风格大相径庭,的确难得可贵
2.在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高潮之中,表现出一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出世感 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手工艺的重要
3.反对设计只为少数贵族服务,强调要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
4.给后来的设计家们提供了新设计风格,提供了与以往所有设计运动不同的新的尝试典范
局限性:
1.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大批量的否定
2.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没有可能成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
3.从意识形态上来讲,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也绝不可能会有出路的,因为它是在轰轰烈烈的大工业革命只中午,企图逃避革命洪流的一个知识分子的乌托邦幻想而已

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了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的运用,从而把千年以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予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继而,从建筑革命出发,又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传达设计等等,形成真正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工业革命对于设计的影响
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人类的设计活动处于手工业设计阶段,一般情况下制作者兼具设计职能。随着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原先的手工工场被大机器生产的工厂所取代,出现了批量化和标准化的商品生产模式,为现代设计的萌芽提供了发展环境。设计与制作这两种职能开始被剥离开来,出现了负责产品原型或模具设计的设计师,而产品的制作生产则交由工人和机器。
同时工业革命还为建筑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材料,传统的砖木石建筑结构被新的钢筋水泥玻璃构架所取代。1851年,英国仅耗时不到九个月,就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建了一座“水晶宫”。其中所用的3300根铁柱、2300根铁梁、9.3万平方米玻璃,皆是工业化生产模式的产物。但由于此次展览中的展品设计大多都脱离了功能性的考量,仅仅是为装饰而装饰,激起了拉斯金和莫里斯等人对现代设计美学的思考,导致了19世纪下半叶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发生,为20世纪现代设计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设计是什么:
设计就是把一种设想利用合情合理的策划、详细周密的计划方案、通过各种各样的感觉形式来传达出来的全过程。人们通过劳动改造全世界,开创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开创活动是造物。设计是解决人与人造物之间的关系。
设计关乎商业,设计关乎人,设计关乎科技。现在,它关乎数字化科技—它触及许多人的生活。而如今,它关乎很多不像你一样的人们,因为它关乎的是数百万的人。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