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历史时期铜镜的装饰特征和时代特色

发布于 2023-09-26 23:20:53

铜镜不止出现一个时代,记得逻辑串联

查看更多

关注者
0
被浏览
1.1k
8 个回答
76-重大-陆奕丞
76-重大-陆奕丞 2023-09-29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不同历史时期铜镜的装饰特征和时代特色:

铜镜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有着他独特的时代特色和装饰特征,我国最早的铜镜大约兴起于商代早期,后来在两周时期逐渐发展,兴盛于战国。

在春秋时期由于环境恶劣,人们只能将精神寄托于鬼神和占卜,希望通过青铜镜中相关鬼神纹饰来达到被上天护佑以及和上天联通。青铜纹饰主要描绘自然万物、鬼神意向等相关形象,特别是象征天地鬼神四方的原始图文如龙凤、饕餮等,表现了上天的神秘和自己的敬畏,这一时期的纹饰具有强烈的神性思维。由于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的崩坏秩序的瓦解,铜镜纹饰发展水平逐渐下滑。这一时期的铜镜纹饰一般是由地纹和主题纹两种纹饰构成,形成两层花状态。铜镜的纹饰更多地以猛兽、战争及兵器等相关背景为构图基底,纹饰中多使用地纹来烘托氛围,使用主题纹来表达主题。纹饰层层叠压,环环相扣,严丝紧密,令人感到一种环环相扣之感,但制作较为粗糙,较多的有灵纹、山字纹、禽兽纹。

而到两汉时期,由于政治制度的完善铜镜的制作工业也有了提高,这一时期是我国铜镜工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点。大范围的铜镜图案应用鎏金和包金加彩绘等相关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铜镜纹饰观赏性。在装饰艺术上,其整体的形状是平边圆,纽较薄,往往采用平雕手法或者是微凸镜面,广泛使用连纹式技术,如日光镜、昭明镜。在镜的背部开始逐渐有相关的文字,背面纹饰逐渐出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上古传说神兽图案;同时,汉代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汉武帝的大力推行让儒家思想渗透到了社会各个层面,铜镜纹饰中也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

到唐朝铜镜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由于当时人们有赠礼的习俗将铜镜作为伴手礼赠与亲人朋友使得铜镜的样式也有所改变,在纹饰和雕铸方面,它完全脱了以前图案纹样那种拘谨古朴的规范,形成了一种自由、豪放的独特风格。隋和唐代前期的镜仍多为圆形,到了唐中期以后,出现了方形、葵花形、荷花形、钟形、盾形等,并开始出现有柄镜,这是中国铜镜在形状方面的一次大变化,而宋元明清铜镜的发展都是基于唐朝遗风在保留唐朝的风格的同时,对外形也做出了更多的改变。这些朝代的铜镜都以黄铜为主,在装饰艺术上多采用细线浅雕法加工纹饰,使图案纤巧。纹饰有缠枝花草、龙凤纹、神仙人物、八卦等,直到清朝被玻璃制品取代走向没落。

铜镜的工艺,在不同时期都有着它独特的时代特色。在样式和图案发展过程中会随着人们当时的社会生活有所改变可以明确的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在形式上它融合了古人对“巫术”和宗教的崇拜也反映了政治地位的显现,虽然我们早已不使用铜镜,但是铜镜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历史故事和匠人们精湛的工艺色彩。

68 -清美-江江
68 -清美-江江 2023-09-2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38-国美-程子
38-国美-程子 2023-09-2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铜镜是一种生活日用品,用以梳妆照面。后因崇尚迷信,借以照妖辟邪。铜镜的正面平滑光泽,背面一般都铸有花纹或字铭。它的发展演变,曾出现几次兴盛的时期,我们称之为战国镜、汉镜、唐镜和宋镜。宋代以后,玻璃镜传入我国,铜镜逐渐衰落。

1.战国镜

战国时期是铜镜的第一个高峰,格式繁多,纹饰丰富。战国镜的特点可以归纳薄胎(不如汉唐铜镜的厚重)、卷边(铜镜的边缘卷起)、“川”字纽(纽座较大而纽梁较细)、双层纹(装饰花纹多作两层,有主花并衬托地纹)。装饰纹样主要有四叶纹、山字纹、双菱纹、夔凤纹等等。

2.汉镜

汉代铜镜的制作是继战国以后又一次大发展,式样丰富,制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汉镜的种类图案组织大体可以分为四方式、放射式、旋转式、同心圆式、对称式、阶段式。汉镜总体特点可以归纳为平边、圆纽、装饰程序化。但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前期用平雕手法,镜面较平,镜边简略,或用连弧纹作边饰;中期流行规矩镜(因镜纹有规则的TLV也被称为TLV镜),一般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作装饰,镜缘上有着复杂的装饰,常见的有锯齿纹、卷云纹和卷草纹。到了汉代后期,镜面微凸,便于照出人面的全部,更接近科学原理。装饰上流行吉祥语字铭,创造了浮雕式作法,纹饰较高。

3.唐镜

从汉代经六朝而至唐代,铜镜的制作进入了一个极盛时期。唐镜装饰题材的改变在图案格式上已有较大的突破。相比此前的格律体,唐镜则多采用自由体,显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

装饰纹样在唐代更趋向于自然,如海兽葡萄纹、双鸾衔绶纹、花卉纹、花鸟纹等等。其图案组织主要有对称式、散点式、单独式、旋转式、满花式等五种。

4.宋镜

宋代的铜供不应求,极为缺乏,在日用器具中主要用于制作铜镜。宋代的铜镜已不如唐代厚重,镜胎轻薄。图案组织上流行旋转式,装饰题材多为缠枝花草。由于镜体较薄,所以装饰花纹少有唐代的浮雕式,而多为平刻。宋代晚期铜镜装饰较为简陋,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铜镜凝聚了浓郁的历史文化,反映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铜镜有日用照面、宗教祭祀、献礼馈赠等多种用途,不仅体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还极大促进了当时的铜器工艺的发展。

武理—吴牙牙
武理—吴牙牙 2023-09-29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26-陕师大-南轩
26-陕师大-南轩 2023-09-29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铜镜是我国古代用于梳妆照面的一种生活用品,一般正面平滑光泽,背面一般铸有花纹。它的发展经历了战国镜、汉镜、唐镜、宋镜等兴盛时期,发展时间较长,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

一、战国时期——清新质朴

这一时期,人们在器物制作上,已经摆脱了神秘秩序的特点,开始面向生活,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因此,也造就了铜镜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这一时期铜镜造型以圆形为主,胎体较薄,镜边卷起,比镜身高。铜镜一般都有纽座,而战国铜镜的纽座较大而纽梁较细。在装饰上,战国铜镜一般作两层花纹,既有主花,并衬托地纹,与商代青铜器的装饰方法相似,常用四叶纹、连弧纹、山字纹等,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

二、汉代时期——规范简约

在汉代铜器工艺中,镜是产量最大,制作精美的主要品种之一,这又触发了它又一个兴盛时期,这一时期铜镜特点为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汉前期铜镜镜面较平,镜边简略或者用连弧纹做边饰,装饰手法上主要使用平雕的艺术手法;到了汉中期,开始流行规矩镜,这是一种镜纹为有规则的“TLV”形装饰格式。而汉后期的铜镜出现变化,铜镜镜面微凸,更接近科学原理,它的圆纽变大,装饰手法上也创造了浮雕的手法,并出现了一种“魔镜”——透光镜。汉代铜镜虽然程式化,但是它以丰富多彩的装饰,简约的纹样变化,使之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

三、唐代时期——富丽精美

由于瓷器出现,铜器趋于衰落,铜工艺都集中在铜镜上,唐代铜镜除了作为照面日用品外,还有以铜镜作为献礼的风俗,所以,这一时期的铜镜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唐镜造型除圆形外,还有菱花形、葵花形。装饰上多采用自由体,相似对称形,主要使用海兽葡萄纹、花鸟纹、人物神话等题材。在处理方法上,唐镜更是丰富多样,有金银平脱、贴金银、螺钿等。同时,唐镜在制作时,在比例、规格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和高超技艺的结晶。

总之,我国古代铜镜制作精美,创造了许多珍品,它反映了古代工匠家的创造智慧和才能,在古代工艺美术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是对世界工艺文化的一项巨大贡献。

46-川大-靖童
46-川大-靖童 2023-09-27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32-武理-澜石
32-武理-澜石 2023-09-28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98 南京师范 吕伟豪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