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青铜器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发布于 2023-09-21 15:33:12

注意这里要写整体青铜器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特征,同时要注意夏作为引入以及最后要知道汉开始慢慢淡出,要有头有尾

查看更多

关注者
1
被浏览
1.8k
38-国美-程子
38-国美-程子 2023-09-21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青铜器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其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青铜器起源于夏朝,在商周时期得到繁荣,在春秋战国时期工艺达到鼎峰,汉代开始逐渐衰落。

一、商代青铜器——神秘威严
奴隶制社会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成为早期艺术设计发展的契机,青铜器开始逐渐取代原始社会时期的陶器成为主角。商代青铜器是酒器的组合,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

商代早期青铜器大都直接仿自陶器。当时青铜器体壁较薄,多平底,足作锥柱状。装饰花纹线条粗笨,结构也较为简单,多为单层组织。兽面是主要流行的装饰主题,采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形成狰狞的艺术效果,神秘诡异的风格特征已经显露。郑州杜岭土岗出土的《杜岭方鼎》是商代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品。

商代晚期青铜器体壁较厚,装饰变得精细复杂,出现多层花纹。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多采用对称格式,一般用回纹衬地纹,形成主纹和地纹对比。纹样上流行饕餮纹等动物纹和几何纹,并开始出现铭文。总体形成威严、狞厉、神秘的风格特征。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如《司母戊鼎》,具有浑厚的体量感和雄浑的气势,给人以神秘威慑和恐怖印象,是商代奴隶主权势和威严的象征。

二、周代青铜器﹣﹣质朴秩序
周代强调"礼"治,工艺美术的制作和使用都反映着等级制度,在装饰上反映出显著的韵律感和秩序感。周代的青铜器是食器的组合,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意义。

西周早期青铜工艺继承商代的风格特色,后期形成自己质朴的特色。总的来说,青铜器神秘色彩逐渐消退,礼制特色日益鲜明,造型趋于规矩整齐,装饰趋向规格简单,具有秩序韵律之感。饕餮纹已经退居次要,常见纹饰已变为窃曲纹、环带纹等,。团案组织上采取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连续反复形成一种秩序感。最有特色的是出现长篇的铭文,铭文书体优美奔放,内容丰富,书史性质很强。代表作有《毛公鼎》,大口圆腹,造型浑厚凝重,纹饰简洁有力,古雅朴素,反映了周代后期青铜器增强了生活气息,开始向生活日用品方向发展。

三、春秋战国青铜器﹣﹣清新华丽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逐渐瓦解,手工艺人从奴隶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社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青铜器是一种钟鸣鼎食的组合,失去了祭祀和礼器的特性,应用向日常生活方面发展,增加了许多实用为主的用品。

在装饰上,逐渐摆脱宗教神秘的气氛,使传统的动物纹进一步抽象变化为几何纹,并新出现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如宴乐、射猎等。这一时期装饰采用模印的方法,团案组织是构成上下左右连续的四方纹样,统一而不单调,繁复而不凌乱。从艺术风格看,春秋时期比较疏简,战国时期则趋于繁褥。

在制作工艺上,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历史顶峰。由商周时期的浑铸发展到分铸,又采用了焊接、镶嵌、刻划等新技术、新方法,使青铜器的式样更加丰富多彩的,玲珑精巧。再者,细线刻纹、金银镶嵌的新装饰手法的出现及运用,呈现出繁缚精巧、华丽活泼的崭新风格。代表作有《鹤莲方壶》,其不仅具有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还反映了春秋时期青铜工艺审美观念的变化。即突破了商周以来的神秘威严和理性典雅风格,表现出自由舒展、活泼灵动、贴近生活的清新华丽的时代风格。

四、小结
战国以后,由于冶铁的发展,制陶技术的提高和漆器的兴起,青铜器逐步被取代,但它对于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文明,都是璀璨而特殊的存在。它代表着历史的进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记载,凝聚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展示着古人的艺术成就和精神信仰。

281d4bdfe0833dcb_edit_170899941652567.png

14 个回答
26-陕师大-南轩
26-陕师大-南轩 2023-09-21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青铜是指在红铜中加入锡、铅冶炼成的一种合金。天然铜色红,称为红铜,加入锡、铅以后,颜色灰青,故称青铜。青铜器便是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中国青铜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它起源于商代以前,商周时期繁荣,汉代开始衰落,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

一、商代之前(诞生与发展期)
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时期,夏朝后开始慢慢发展,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相对朴实,主要有爵、戈、刀等小型器物,都是仿制同时期的石、骨、陶器制成,胎制很薄,铸造粗糙、有简单花纹,带有明显的原始性。

二、商周时期(繁荣期)
商代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发展,青铜得到更进一步发展。由于商代崇尚宗教迷信,统治者盛行饮酒之风,多酒器和祭祀用品,商前期青铜器胎薄,纹饰简单古朴,后期则多大型重器,器壁厚重,图案上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多采用主地纹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夸张抽象的兽面纹作为主文,回纹作地纹,显得整个器体繁缛诡秘。
西周时期,统治者以“礼”治国,这种“礼”治反映在青铜器上,体现出一种秩序感、等级感,种类上多礼器,重食器,并出现长篇铭文。青铜器相较于商代,器型更加高大,但是器体变薄。图案喜欢采用二方连续带状纹样,兽面纹退居次要地位,多采用窃曲纹,地纹取消或减少。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宗法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地位下降,所以这一时期的器物更多面向生活日用品,是一种钟鸣鼎食的组合,失去了祭祀个礼器的特性,技术上也发明了失蜡法,铸造青铜水平更好。装饰题材多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纹饰上喜欢用四方连续纹样,多用动物纹、几何纹等。春秋时期青铜艺术风格比较疏简,而战国则繁缛,并且出现了出现了鎏金、金银错等工艺,使得青铜器铸造装饰更加精美。

三、汉代时期(衰落期)
汉代时期是青铜器最后一个时期,由于漆器工艺的发达,漆器更加轻便,便逐渐取代了厚重的青铜器,青铜工艺只转入一部分生活日用品,种类多灯、壶、炉、镜等。制作特点以素器为主,或有简单的弦纹。一些华贵器物则施以鎏金,或者装饰以金银错,精致华美,如“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

总之,我国古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创造了许多艺术珍品,它反映了古代工艺家的创造智慧和才能,在古代工艺美术史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辉,是对世界工艺文化的一项巨大贡献。

169-民大-十一
169-民大-十一 2023-09-21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CD5DE5DE-2A21-4F7F-A84D-0601B5B4C906.jpeg

68 -清美-江江
68 -清美-江江 2023-09-2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IMG_2346.jpeg

127 地大(武汉) 2098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青铜器是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其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中国青铜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起源于夏朝,商周时期得到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工艺达到顶峰,在汉代逐渐衰落。

一、商代青铜器——神秘威严
奴隶社会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成为早期艺术设计发展的契机,青铜器开始逐渐取代原始社会的陶器成为主角。由于商代崇尚宗教迷信,统治者盛行饮酒之风,故多酒器和祭祀用品。商前期青铜器胎薄,纹饰简单古朴,后期多大型重器,器壁厚重。纹样以饕餮纹为主,一般以对称的形式出现且做主纹与地纹搭配使用,充满了宗教色彩,给人以威慑恐怖的效果。其代表作后母戊鼎口沿很厚,轮廓方直,具有浑厚的体量感和雄浑的气势,给人以神秘威严的印象。

二、周代青铜器——质朴秩序
周代强调礼制,工艺美术的制作和使用都反应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青铜器是食器的组合,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意义。西周早期青铜工艺继承商代的风格,后期形成自己质朴的风格。总的来说,青铜器摆脱了浓重的神秘色彩,淡化了宗教意识,礼制特色日益鲜明,造型趋于规矩整齐,装饰趋于简单,具有韵律感。饕餮纹已退居次要,常见纹饰变成窃曲纹,环带纹等,团案组织上采取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连续反复形成一种秩序感。周代青铜器出现长篇铭文,其代表作毛公鼎是现有铭文最长的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三、春秋战国青铜器——清新华丽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逐渐瓦解,手工艺人从奴隶制度中解放出来,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青铜器是钟鸣鼎食的组合,失去了祭祀和礼器的特性,应用向日常生活发展,以实用为主。装饰上以蟠螭纹为主,并出现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如宴乐、涉猎等。这一时期的装饰采用模印的方法,团案组织是上下左右连续的四方连续纹样。从艺术风格来看,春秋时期比较疏简,战国时期趋于繁缛。制作工艺上出现了鎏金,金银错等工艺,使得青铜器的铸造更为精美。其代表器物有莲鹤方壶,全器从造型到装饰均充满了灵动的生意,象征了新时代的自由精神,将商代青铜器的神秘威严和西周青铜器的理性典雅转变为自由舒展,活泼灵动的新风格。

汉代由于漆器工艺的发达,轻便的漆器逐渐取代了厚重的青铜器。各个朝代的青铜器都是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风貌在艺术上的真实体现,展示了当时成熟的青铜冶炼工艺,标志着中国装饰工艺的新开端。

武理—吴牙牙
武理—吴牙牙 2023-09-2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030101C1-4832-4160-A13E-5FA44765E79B.jpeg

151-河南工业-郭苏慧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青铜器是指使用青铜作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器物。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和耐用性,因此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器具。青铜器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早在约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600年的商朝时期就开始出现。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古代社会中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特点。下面将详细描述青铜器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1. 原始阶段(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

青铜器的发展始于商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技术相对简单,主要以铸造为主。青铜器主要是礼器、武器等实用工具,形状多呈现出具有实用功能的特点。器物上的装饰较为简单,通常是简单的纹饰或几何图案。
在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足鼎。三足鼎是古代的烹饪和祭祀用具,它是由三条腿和一个大口径的圆形容器组成。青铜器上常常刻有神兽、人物、花鸟等图案。

  1. 成熟阶段(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

随着周朝的兴起,青铜器进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技艺不断精湛。青铜器的种类也大大增加,不仅包括了礼器和武器,还包括了更为多样化的器物,如音乐器、车辆零件等。
在这个时期,青铜器变得更为精美和丰富多样化。装饰方式也更加细致,内外纹饰繁密。青铜器的形态以及造型设计更加讲究,呈现出较强的艺术性特点。青铜器上常常刻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自然景物的图案,同时还有许多抽象的纹饰和几何图案。
青铜器制作工艺也日臻复杂,应用了多种技法如铸造、深浮雕、低浮雕、线刻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青铜器的装饰效果更加丰富多样。此外,还大量出现了一种被称为“铸镂”或“镂空”技术,即通过铸造器物后再将一部分青铜去除,留下空心的效果。

  1. 衰落阶段(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随着秦朝的统一,青铜器的制作逐渐衰落。主要原因之一是秦朝推崇实用主义,不重视陪葬品和祭祀用品,青铜器的需求量减少。此外,秦朝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导致了许多古代文化宝藏的破坏和消失。
在这一阶段,青铜器的制作数量减少,质量也有所下降。造型较为简单,装饰纹饰不再精致繁复,以简约的线条和几何图案为主。
总结来说,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原始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从形态上看,青铜器由简朴的实用工具逐渐发展为精美繁复的艺术品。青铜器的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的艺术才华,而且体现了他们对宗教、祭祀和礼仪的重视。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

41 长大-张雪
41 长大-张雪 2023-09-2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1.png
2.png

武理-派大星
武理-派大星 2023-09-2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IMG_20230922_123900.jpg

98 南京师范 吕伟豪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IMG_5988.png

32-武理-澜石
32-武理-澜石 2023-09-22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Screenshot_20230922_162300.jpg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