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现代艺术设计作品必须兼顾功能性和装饰性,两者缺一不可。
论据:工业革命时期过度装饰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蔓延,一些工业产品的粗糙以及不美观而被艺术家们所看不起。水晶宫虽然突破传统建筑观念使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打造了一个没有多余装饰的简洁性和功能性兼具的新领域,但水晶宫也暴露了技术和艺术的分离,由此工艺美术运动兴起,掀起了反对机械化的同时也反对矫揉造作的装饰风格的潮流。
包豪斯建筑设计原则强调机械化批量化生产,强调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并且反对装饰,以至包豪斯虽然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面貌奠定了基础且将教学结合、教育和实践结合,但是包豪斯过于重视功能,忽视了人们对产品艺术元素的追求,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甚至会破坏产品的使用功能等,最终导致了产品走向千篇一律的风格。
综上所述,水晶宫和包豪斯两个例子都说明设计必须要兼顾功能与装饰两者。
装饰性和功能性两者的关系在设计范畴中属于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相互变化着的关系。
若仅满足人们对功能性的需要,如工业革命初期,机器批量化生产,粗制滥造的产品引起了人们的厌恶和手工艺者的排斥,若仅满足装饰性的需求,如维多利亚时期过度的矫揉造作的装饰,同样不被大众所喜欢,不能称之为好的风格,而要称之为好的设计作品,定是既考虑了装饰性又符合人的使用需求的作品,如贝伦斯设计的水壶电风扇,从功能出发,摈弃繁杂装饰风格,强调简约合理的外形结构,将功能技术和设计的简约之美结合起来,就不失为好的设计作品。
而且在不同的时代中,人们对装饰性和功能性有着不同的需求,手工艺时期提倡中世纪哥特风,新艺术运动提倡自然的装饰,现代主义时期提倡几何抽象的造型,而从后现代到现今装饰风格也是有了明显的变革,其中的原因就有如: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如电梯,玻璃,钢铁在建筑上的应用都使得建筑的和以往用木材或石块搭建的房屋无论是功能还是外部装饰都有了不同的面貌,古往今来装饰和风格都在不断的互相影响和变化中,有时装饰随着功能变化,而随着功能的改变装饰风格也随之变化了,所以无论做一件成功的作品或者成为好的设计师需要不断的适应时代和潮流做出既符合审美又能满足人的功能需要的设计。
设计目的是为了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设计的功能性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而装饰性则能给人带来美的精神享受。设计的功能性和装饰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好的产品设计应该是功能性和装饰性的有机统一。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流行风格的主流是哥特式复兴风格,然后逐步发展得更加华丽、堆砌和花哨起来,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后期,一系列反对这种奢华趋势的设计潮流(“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自由风格以及装饰艺术运动)相继出现。这种风格表现出一种高度烦琐的装饰特征,具有明显的违反“功能第一”原则的倾向。
而后期的包豪斯提倡功能第一,形式第二,这种思想站在了“巴洛克风格”的对面,相比于过度追求华贵气魄以至于堆砌华丽装饰的“巴洛克风格”,在“包豪斯主义”者的眼里,功能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一切形式设计均应该追随功能展开,而非追求形式本身。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