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ga
yoga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4年前

回答
7
文章
0
关注者
0

法国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机械美学的奠基人柯布西耶在著作《走向新建筑》中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柯布西耶是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同时也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的主要领袖。所以他提出的建筑物要素除了屋顶花园以外,都和建筑框架结构的灵活运用有关系。

“新建筑的五个特点”是:
1.底层架空。
与自由立面相辅相成。由于地面墙体不承重,所以可以建起轻盈的架空层。降低层的空间释放出来用于其他的用途。
2.自由平面
将不在需要承担结构重量,所以空间可以自由划分
3.自由立面
与自由平面相同,外墙不再承担结构重量,所以造型上便可以有丰富的变化。
4.横向长窗。
在正面墙承重的情况下,水平的症状是无法开导,如此之大,也只有这样,外墙不承重的情况下,可以随意开口。
5.屋顶花园。

柯布西耶表达的是现代化几何精神,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抛弃一切附加的装饰。他设计建筑的特色都是对空间的灵活运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萨伏伊别墅。
萨伏伊别墅完全结成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他对后世的建筑设计影响巨大,直到现在,许多建筑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设计元素的影子。
首先,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现代的所有建筑基本上都是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搭建成的。许多多层建筑的住宅结构都是采用底层架空的方式,我可以用来停放车辆,或者用作仓库。其次是外观用色。现在许多建筑颜色采用单纯的黑白配色,白色占据大部分面积。“白色是一个代表新鲜的,纯粹的,简单和健康的颜色”柯布西耶这样说过。最后,是车库的运用。这样的设计不仅是车库和建筑完美融合,并且使得汽车容易停放保存又不会与人们出行交通路线有所冲突。
当然可不惜也对,现代建筑的影响不止这几点,她的影响是广泛的,是巨大的。把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对建筑材料运用的思考,都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都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个艺术运动。那么这两种艺术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我们先来说说不同点。
1.时间和地点上的不同。一美术运动在1851年伦敦水晶宫国际博览会举行后开始,主要地点在英国和美国范围较小。新艺术运动起源地在法国,在时间上发生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对欧洲各个国家都产生了影响。
2.作品和设计风格上不同。工艺美术运动主要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工业批量生产所导致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更倾向于复兴哥特式风格设计。新艺术运动主要针对建筑家具装饰工艺品,是对工业和中式风格都泛滥的双重前提下的改革,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样式,试图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新艺术风格的问题,放弃任何传统的风格,是完全的走向曲线性自然风格设计。
因为新艺术运动发生在两个时期的交叉时期,旧的手工艺时代接近尾声和现代化时代即将出现。它继承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思想和设计探索,所以它与工艺美术运动也有许多的相同点。
1.都对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反对。工艺美术运动是人们刚开始接受新型设计风格的时候,人们更偏向于对传统设计的依赖,但当时意识到了洛可可等过分装饰风格的浪费和不好之处所以更倾向于哥特式风格。比如柯尔设计的茶壶,这个茶壶体态臃肿,装饰介于自然与文艺复兴之间湖口取材于16世纪的溢出水口湖口装饰复杂把手取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盏灯,并装饰以潘神的头像。新艺术运动受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也是反对娇柔造作的装饰设计,但是更倾向于自然曲线,强调自然的曲线和平面。例如米拉公寓吸取了东方风格和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再加以自然形式,吉利将艺术融于建筑当中,形成了他独特的塑形建筑。
2.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反对,力图恢复对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工艺美术运动主要是工业革命后,工业发展过快,设计美学发展跟不上脚步使得工艺作品显得粗制滥造。新艺术运动是因为普法战争之后,欧洲得到长时间的和平,人们对工业化时代产生了恐惧和厌恶。这两个运动都反对工业化风格。
3.都放弃了传统风格,做参照而转向自然装饰的动机。
工艺美术时期,水晶宫的设计没有多余的装饰,预示着设计简洁和功能性的新领域,打破了传统形式美的法则,为建筑形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水晶宫外形为一个简单阶梯形长方体,并有一个垂直的穹顶,并不像传统建筑那样对称统一,且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在新艺术运动时期艺术节流行整体艺术,而且因为工业美术运动的影响,设计师热衷于钢铁和玻璃等新型材料结构。例如,法国巴黎地铁口的一系列设计它的设计更多是采用植物藤蔓等自然的元素,整体结构采用青铜和其他金属铸造模仿了藤蔓树杆等扭曲的曲线造型。
4.都受到了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装饰的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英国的平面与图案形状更多的融合了日本传统风格画面,在美国建筑结构上具有明显日本传统建筑的结构,采用木构件讲究梁柱结构的功能性和装饰性比如格林兄弟的根堡住宅。新艺术运动在装饰上受东方风格的影响,尤其是日本时期的浮世绘如沐夏的海报。

“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是芝加哥学派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沙里文的一句名言。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发生了巨大火灾,由于使用木材建设的古典传统建筑,导致城市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毁。在重建时为了在有限的地域建设更多的住房,所以设计师们采用更结实的钢筋混凝土,整洁排列的房间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感。由此得出的结论:形式服从功能。

例如罗特斯切尔得大厦、史莱辛格马耶信托大厦等建筑。对现代建筑影响极大,直到现代这种风格建筑遍地都是。

      Form follows function 这句话,也是现代建筑的创新者们用以反抗当时仍占社会主流的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武器。他们反对矫揉的装饰风格,反对繁琐的细部样式,主张形式反映建筑的实用要求,反映现代材料与工业化时代建构的特点,将功能与构造的真实表现视为一种风格。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现代主义宣言,不代表否定古典建筑的装饰价值,而是说古典建筑有它的局限性,需要在新的时代,对应新的“function”,重新吸收设计。事实上芝加哥学派做出来的建筑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建筑。
    用现代的理解来解释这句话:表现就是形式,功能就是实现这个形式的方案。换句话说就是:形式的统一。这句话的含义放在现代还是有用的,但是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已经完全不同。21世纪人类的共同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而言,一个低能耗高效率并且可以起到积极的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建筑才是真正符合现代的“形式追随功能”。

有机建筑是一种活着的传统,它根植于对生活,自然和自然形态的情感中,从自然世界即及其多种多样的生物形态与过程的生命力中汲取营养。

    美国建筑师赖特,德国建筑师沙龙和赫琳,芬兰建筑师阿尔托是有机建筑派的代表。其中有机建筑六原则是由赖特提出的。具体内容如下:

有机建筑六原则
1.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2.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样,好像人类一样
3.建筑应该与他的环境协调,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里长出来的一样,并且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
4.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是说从环境中采取色彩因素
5.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6.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有机建筑最大的特征就是,崇尚自然, 表现材料的本质,让建筑与自然溶为一体,成为一个活的建筑。
     赖特的草原式住宅,反映了人类活动目的,技术和自然的综合,从性质上改变了住宅。花园几乎升到了起居室心脏,内外混为一体,就如同人的生命,而且在起居室将自然拥抱在生命之中。这样的设计能够充分的亲和自然融入自然,将设计和自然相结合。

有机建筑的原则,对现代主义设计影响深厚。有很多现代设计建筑都是,参照有机建筑六原则来建设的。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哈多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香山饭店》等等。还有肯尼迪机场,他的候机厅就像大鸟的翅膀,展翅欲飞,视野开阔,也能更好地看到机场。

简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行者,最早完成工业革命,也最早展示工业革命的结果。工业革命的成功,让英国国力和设计行业提高。但美学的进步并未能跟上技术进步的脚步,贵族和平民、手工和机器、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的矛盾产生,这时就产生了工艺美术运动。虽说此次运动有局限性,但却也有进步性,对欧洲设计产生了广泛而且巨大的影响。

其进步性,是重视设计与其功能的关系,指出了正确的设计方向,打破传统构成了简洁的新风格。以约翰拉金斯为例。他主张师承自然从自然形态中吸取营养美学家从事设计,要求美术与技术结合。他在作品《建筑七灯》中有提到“奉献之灯”重新定义了何为建筑,“真实之灯”指出现代建筑中的欺骗,“生活之灯”告诉我们要正式经济结构与生产系统,等等。他提出了实用主义,主张真实、真诚、形式与功能统一,提出了设计的实用性。为后世的功能主义提供了思想依据。
其局限性,是,完全反对机械性,只有手工艺品才是最美的。在思想上提出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设计出的作品却又过于复杂,不能大批量生产,这样的作品对于大众来说,价格还是贵。比如威廉莫里斯的作品。他同样认为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但是他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了机械化和批量化生产,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工业化。比如红吾作品,红屋完全由他纯手工制作完成,推崇自然主义设计特点,过于强调装饰,他设计的作品,如果批量生产,因为复杂的设计反而会增加了产品的费用,对大众并不友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之后,现代工业与设计的矛盾。
张道一先生说过:“矛盾必然有斗争,但斗争不是谁消灭谁?而是两者思想和观念的转换。传统工艺的基础是手工,现代设计的基础是机器,在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速度,数量,规格和制作技术上的变化。”所以从根本上反对机械化,逃避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矛盾,这场运动是从一开始就不会成功的。但我们要承认他们的设计思想,为后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现代设计形成的原因?

 工业发展必须要做到美学与功能并重。而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方式,却没有给设计带来合适的新艺术可供借鉴。于是导致与手工业生产相比,机器批量生产带来产品艺术质量的急剧下降,和消费者艺术品为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从以下两方面提高艺术质量。

首先,是艺术教育。以英国为主,工业革命后,迅猛发展的现代化大生产以及工业化的新社会,迫切要求改革传统的美术教育。在1851年伦敦水晶宫国际博览会的举行,让人们意识到了,迫切的需要全面推行改革,涉及教育规范化。于是1852年完成“设计师、装饰家以及工业美术家国家课程标准”。这一标准虽然使得原先随意心性大的美术设计教学加入了标准化的轨道。但被许多学者批评机械性的教条,剥夺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其目的仅在于养成学生通过为生产所做的设计来赚钱的能力。所以,最终未能成功,以此为基准,后来,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建立了新型设计教育模式,理念就是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摄,并有历史的实践经验,在达到一个基本共识和基本原则之后,进行的设计教育模式。这也被穆特修斯带向德国,最终于1919年成立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包豪斯学院的设计理念移植到现在,也在影响着我们。
其次,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各学者作出的反响。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约翰·拉斯金主张恢复手工艺传统,反对工业化和大批量生产方式,注工业产品的艺术质量,热衷复兴哥特风格。拉斯金主张“回归自然”,要求观察显示和自然,并且把这种观察贯穿到自己的设计中去。尝试采用中世纪的淳朴风格,学习日本民间装饰手法,吸取自然主义的装饰动机,以期创造出一种新设计风格。普金《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原理》中提倡阜新哥特风格,且反对在墙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设计风格,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设法把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风格来。
由于这几种设计风格影响,设计师在设计时考虑到了人们对产品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和对精美手工制作的热爱,还部分照顾到了批量化生产的要求,所以在短期内风靡一时。后期在美国这种人性化设计和商业批量生产达到顶峰,一直到现在影响巨大。
正是有了工业革命后这次对,工艺品技术与艺术发展不平衡的教训,所以让后世工业设计发展逐渐走向现代设计。

什么是设计?
把一种设想利用方案,通过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叫做设计。一般设计多指就是做什么活动进行事先的计划,把所有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但是设计的任务不只是为日常生活和商业服务,与此同时也伴随有艺术性的创作。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文化的一种表达。设计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所体现的文化。
1.文化影响设计思维
因为设计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产生的表达方式,所以设计的思维风格都会受到当地文化特色和这一时代的流行审美所影响。文化就是一个设计作品的灵魂。比如德国自然环境就影响德国设计大都严谨。
2.设计是文化的表现
我们常说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包含了时代、地域、民族的特色和思想。而用文字表达确实给人散发思维充足的想象空间,但是设计会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出来,甚至创新和更改文化。例如邮件到电话,、马车到汽车等等的进步,直到现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所以,文化是设计的内涵,设计是文化的表现,设计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文化与设计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