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崎
小崎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2年前

回答
7
文章
0
关注者
0

修地球指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一观念旨在它聚焦于社会的公平与资源的平衡,提倡要从使用者需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人类发展中构建一种可持续的,新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从商业意识向环境生态意识转变,实现构建社会和谐、幸福的创新型设计思维方式。设计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更要考虑整个人类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提供一个有利于社会、环境和工业实现高效、可持续性发展的解决方案。
修地球的实现就要从思维与设计入手,从人的角度出发,观察生活中的“弱信号”,让现在没有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且具有前瞻研究价值的议题进行设计思维的思考,并站在可持续设计角度,拓展出对未来有价值的思维体系,从而进行产品的再创造。
他可以更好的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合一,人类应该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向自然进行有限度的索取。“天人合一” 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的凝练的表述。新时代的服装设计应该重视东方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一种整体的、普遍联系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使服装设计成为一种“少而精”的设计,一种把握“度”的设计,一种科学的、艺术的设计,一种对未来负责的设计,一种“以自然为本的设计”,一种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

20世纪50年代以后,意大利成为现代设计最具活力的地方,意大利设计即不同于商业味极浓的美国设计,也不同于传统味极浓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意大利的设计是传统工艺、现代思维、个人才能、自然材料、现代工艺和新材料等等的综合体。总体而言,意大利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既表现出现代主义的功能性,又具有意大利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2.将设计的高技术性与手工艺的优良传统相结合。
3.长期保持大众化和高贵化的两级倾向。
4.具有高度理性色彩、且不失强烈的个性和人情味。
进入50年代,意大利设计开始推崇“实用加美观”的设计原则,提出了“艺术的生产”新口号,60年代开始是意大利经济发展奇迹时期和消费主义的顶峰时期,开辟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意大利路线”。
以后逐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批激进的设计师,他们反对现代主义及其倡导的理性设计的思潮,他们反对50年代后期意大利产品设计越来越追求奢侈,豪华,讲究装饰的设计趋势,反对设计只为消费者使用,而忽视对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大众文化影响的设计艺术思想。他们开展了一场反对大规模工业生产,反对“技术时尚"风的设计艺术运动,被称为反主流设计或激进设计。代表人物·阿基米亚集团,艾托尔索扎斯,马西莫麽洛兹 ,亚历山德。
意大利设计今天在国际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意大利具有高水平的手工艺技能的传统和结构完整的制作公司的生产规模外,最关键的是意大利拥有一批强烈工业设计意识和独特创造性的设计师,注重人类日常生活的高情感设计和坚持发展民族特色与新材料新技术相结合的设计路线,形成了意大利化的现代设计体系。

简述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
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是一项理性活动
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这种设计观念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发展,试图为设计确定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即所谓用设计科学来指导设计。从而减少设计中的主观意识。
理性主义强调考虑设计过程中的理论分析。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延续。它从开始就不强调设计中艺术和工艺的融合,避免设计中的主观性。无名性设计将产品全部隐藏到一个黑色塑料方盒子之中,将外观的细节减少到最低限度,隐藏产品的结构,在操作和设计中也尽量减少信息密度,除了内行之外看不出来自哪个生产厂家。不是强调设计风格,而是注重内在质量。
荷兰的飞利浦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德国的博朗、无印良品的无名性设计
经典例子:
荷兰的飞利浦公司 日本的索尼公司 德国博朗公司
由于这些产品的设计不是强调个性风格,而是产品的内在使用质量和生产工艺,因而使同类产品在造型上彼此雷同。
"无印良品"在日语中是无品牌的意思,希望通过简单、直接的设计创造一种无忧无虑 轻松惬意的生活。

[日本:(双轨制)]
发展阶段:
恢复期(40s-50s)
美国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科学成为日本企业范本,传统文化艺术结构依旧保持,持续产生影响。
转型期(小型化期50s-60s )
主要特征是小型化,主要是造型设计与技术紧密合作结果,索尼公司耳喜i青著名设计师柳宗理设计H磁带 录音机,索尼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
成熟期(高科技&生活化期60s-)
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日本小型汽车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胜利
80年代,设计生活化时期。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产品变得更为方便灵活,日本家用电器产品的设计 开始转向所谓的生活型,及强调色彩和外观上的趣味性,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指北欧五国一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形成别具一格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特点具体表现在:
(1)注重现代与传统,机械化与手工艺、理性主义与人情味的巧妙结合,即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从而产生一种富于人文主义气息的现代美学。
(2)综合各种条件,推出合理设计;风格简朴、典雅、明快。
(3)合理运用自然材料并突出材料自身的特点,其朴素有机的形态,以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在国际上大受欢迎。
(4)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强调产品的高度理性主义的实用性。口富有大众化的民主传统,强调产品的经济法则,致力于发展大众的产品。(5)(6)强调有机的设计思想和产品的人格化、感情化。在设计中注入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温情脉脉的情调,开创了一种经典的现代设计风格,取得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平衡点。
[德国]
一、发展阶段
德国是现代设计艺术的发源地。其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二战之前阶段,包括穆特休斯倡导的“德国工业联盟”、格罗佩斯创立的“包豪斯”等进行现代设计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二战后十余年,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恢复阶段,表现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以及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合作,推行“系统化设计”思想。
20世纪60-70年代,德国的现代设计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20 世纪 80年代之后,采用双重的设计战略以应对世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流行趋势、消费观念等的影响。
德国统一后,大部分设计师都在政府的设计部门工作,负 为全国企业进行计划经济下的刻板设计。
二、风格特点
德国的设计体现着新理性主义、新功能主义、极少主义特征,形成了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重视产品的质量,重功能、重技术,强调系统性和秩序感几乎完全摒弃了传统的装饰,而从造型和功能上获得美感。他们还提出了系统化的设计观念,强调设计的统一性和 续性。三、意义及影响德国的设计表现了德意志严谨理性的民族特点,不断地完善他们理性的现代设计思想,始终走着一条科学性的设计发展道路,但德国的设计因为过于理性,而被人们认为少了一分人情味,多了几分机械化的冷漠感,同时作为最早开展现代设计教育的国家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教学体系一直是今天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
[美国]
一、发展阶段
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起步较晚,二战后受到欧洲现代设计成果的影响,逐渐开始了自己的设计运动,并成为世界设计大国,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段:
(1)二战后欧洲开展的现代设计运动,其成果在美国迅速发展,使其很快成为战后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最快的国家。
(2)从 2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工业设计师,设计师逐渐从生产中独立出来而职业化此时流线型运动出现并流行。
(3)1938 年美国成立了“美国工业设计协会”,这一组织通过发行杂志评 年度工业设计大奖,开展设计师之间的交流活动等。
(4)50年代,迅速上升的经济使美国进入了富社会,通用汉车公司设计师危不推用了“有计划废止制度”。同时美国还把人机工程学原理引人设计中,使设计更具科学性。
特点:
美国的现代设计吸收了欧洲现代主义思想的成果,拥有现代主义理性、机械化、简约的特点,同时美国是一个商业味极浓的国家,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现代设计主要建立在消费主义之上,设计成为促进和占领市场的一种手段。此外,还将人机工程学原理引人设计之中,使设计更具科学性,在设计中考虑使用者生理和心理因素,寻找人与产品之间最佳的协调关系。
三、影响
美国现代设计发展迅速,很快便形成了自己独具商业特色的设计风格,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产品迭代更新速度惊人,促进了市场售额上升对设计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但也导致了美国设计追求形式新颖,忽视产品性能的问题,引导了消费者盲目追求外观的畸形消费心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遭到了环境保护者的谴,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绿色设计的思考。

《domus》是由吉奥·庞蒂1928年创刊于意大利的一本关于全球建筑与涉及领域的顶级权威杂志。杂志以敏锐的视角,客观、及时、全面地报道全球建筑、设计及艺术动态,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刻的思想和充满活力的内容为特色。内容涉及建筑、设计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包括了最新的建筑作品、工业设计专栏、介绍全球最新材料技术的“材料世界”、各类产品介绍、艺术家访谈等。同时,该杂志还对材料、结构、环境等问题进行讨论,以及关于地域政治、社会、伦理道德的评论。在其发展历程中,对国际建筑、设计及艺术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专业杂志之一。奠定了在全球建筑、设计领域的至高地位,见证并推动了世界现代建筑、设计及品牌的发展,成为一本设计界无人不晓的最具影响力杂志。

{{56747E90-B1AA-41D6-8713-B1643A302547.png(uploading...)}}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