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西华-罗慧娟
35-西华-罗慧娟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11月前

回答
8
文章
0
关注者
0

名词解释

一、柳宗理

1、概述:柳宗理是日本老一代的工业设计师,是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的奠基人之一,擅长用现代技术、现代材料作为手段,创造出具有日本感觉、日本风格的现代产品。

2、设计思想

(1)柳宗理虽然受到包豪斯和柯布西耶的影响,但他始终坚持自己对现代设计的独特见解和创作个性,认为民间工艺可以让人们从中寻找美的源泉,促使人们反思现代化的真正意义。他相信,传统和创造其实是可以统一的。

(2)他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一直坚持他的设计哲学,排除设计师的自我表现,最大限度的追求在生活场景中使用时的功能性和舒适度。他的作品绝不哗众取宠,而是朴实无华,充满了理性、功能性的特点。

3、设计主张

(1)美是有用的,好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日本的美学和伦理学,表现出日本的特色。

(2)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的使命是创造出此过去更为优越的产品,模仿不是真正的设计。

(3)传统本身即来自创造,好的设计脱离传统是不可想象的。

(4)真正的设计要面对现实,迎接时尚,潮流的挑战。

4、代表作品:1956年设计的蝴蝶凳,1953年设计的铝水壶,1956年设计的白色陶瓷的酱油瓶等。

二、通用设计

1、概述:通用设计是指对于产品的设计和环境的考虑是尽最大可能面向所有的使用者的一种创造设计活动。通用设计又名全民设计,全方位设计或是通用化设计,指无须改良或特别设计就能为所有人使用的产品、环境及通讯。它所传达的意思是:如何能被失能者所使用,就更能被所有的人使用。

通用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把所有人都看成是程度不同的能力障碍者,即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具有的能力不同,在不同环境具有的能力也不同。

2、原则

(1)平等使用原则。设计给所有的人用的,如果某些人用这个设计不方便,就违反了平等使用的原则;

(2)弹性使用原则。设计应同时适应不同用户的意愿和习惯,例如同时考虑左撒子和右撇子的使用便利性;

(3)简单性和直觉性的设计原则。无论使用者的操作经验、受教育水平如何,都能较为轻松地理解该设计的使用方式;

(4)感觉清晰的信息原则。无论使用环境和用户的感知水平如何,都能通过视觉反馈、触觉反馈、语音反馈等方式让用户清晰接收信息;

(5)对错误的承受度原则。充分考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通过设计正确引导,降低使用错误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6)少用力。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体能消耗;

(7)尺寸和空间要适合使用。指设计能将不同身体尺寸的对象都纳入适用人群,创建合适的尺度及空间以便于使用者的操作。

3、意义

(1)通用设计不仅满足了残障者需求,还扩大了受益者范围,方便所有人的使用;

(2)通用设计弱化甚至消除了由于能力差异而导致的环境对人使用程度的巨大差异避免了由于差异化导致的区别对待与隐性歧视,为社会融合奠定基础;

(3)通用设计的提出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理念与更高的追求目标,同时也是更严格的设计,使设计人性化的内容更加充实;

(4)为使用者、设计者、建造者乃至全社会审视环境提供了一把标尺,以衡量环境品质,并推动全社会环境观念的更新。

1.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来自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反消费运动。它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各项指标符命绿色环保的要求。

绿色设计的核心原则是3R原则:

(1)减少原则(Reduce),减少对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及有害物质的排放;

(2)再使用原则(Reuse),设计时要使产品及其零部件经过处理之后能继续被使用;

(3)再循环原则(Recycle),即设计应考虑产品的材料的可回收性。

       绿色设计的萌起和发展都反映了人们对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在环保成为世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绿色设计正起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2. 后现代主义设计及其特征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一种反传统、强调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和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特征丰富多样,高度强调装饰性,并借鉴历史和艺术的色彩和手法。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主要有:

(1)具有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设计师无论在建筑还是产品设计中,都广泛采用各种装饰 元素,特别是从历史中吸取装饰灵感,加以运用。这种对历史的借鉴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抽取、混合、拼接等手法,将历史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设计语言。

(2)对于历史动机的折中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单纯地恢复历史风格,而是对历史的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这种折中处理基本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的。

(3)具有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娱乐性是后现代主义非常典型的特征,许多后现代主义的作品都具有调侃和戏谑的色彩。这种娱乐性体现在设计的形式及内容上,使得设计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而设计上的含糊性,并非后现代主义所特有,许多现代主义以及其后的设计探索,都具有含糊的色彩。这种含糊性使得设计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也使得设计更加符合人的审美需求。

(4)具有文脉主义立场。也称为后现代都市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方盒子建设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结构和传统文化之后,一部分设计师想要重建失去的城市文化结构而发展出来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主张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尊重和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建筑与城市融为一体。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研究的主体不仅仅是历史主义或者装饰主义,而且也比较广泛地涉及其他边缘学科的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研究重点包括对于建筑与人和自然关系的研究,城市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于现代城市发展和规划的研究。

3.解构主义的特征以及意义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从构成主义的字眼中演化出来的。解构主义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不仅否定了现代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构成主义,而且也对古典的美学原则,如和谐、统一、完美等提出了挑战。

       解构主义的特征主要有:

     (1)散乱:支离破碎,结构零散、以传统程式参照,其形式、色彩、比例的处理手法活跃而自由;

     (2)残缺:不完整的状态、强调局部而非整体;

     (3)突变:以几种不相干的因素进行组合,有意制造突兀的视觉感;

     (4)动势:设计作品通常给人一种“扭到、倾斜”的感觉;

     (5)奇绝:超越常规,标新立异,给人一种反常之感。

       解构主义更多的是一种视觉的新奇享受和丰富体验,正是这样的享受和体验,让现代主义设计又不断地引发观者和设计师的思考,不断的进步。受解构主义理论启发而创造的现代主义设计摆脱了传统中规中矩的样式,摆脱了传统设计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冷漠、单一的气息,而加入了更多的人文因素。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