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_here
Max_here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2年前

回答
2
文章
0
关注者
0

1851年,为炫耀英国工业进步,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组委会采用了园艺师帕克斯顿的“水晶宫”的设计方案,即采取装配置温室的办法,第一次采用了玻璃和铁架结构,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格局,奠定了现代建筑的基础,也是工业革命成果最好的展现。
而且这是第一幢“实现了大规模群众民主的建筑”,在精英们的有意或无意之间赢得了新获得选举权的公民的“芳心”。它也不仅仅是一种彻底的现代化宣言;它实际上是一座属于罗马帝国时代的,转换成玻璃、金属和木头语言的公共建筑,在各个方面都旨在代表继承下来的理想并使它们适应现代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建筑,但它的设计目的是大多数听众都能理解的“语言”,具有民族性的。
“水晶宫”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了根本影响,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形成强大冲击。

从材料运用上看。材料的运用变得多种多样,从水晶宫设计中看,首次抛弃了土、木、砖、石等传统材料,改用钢铁和新型平板玻璃,具有良好透光性,这些设计从材料方面突破传统观念,使技术作为新材料的直接来源,对现代设计发展起到深远影响。如中国第一件玻璃幕墙,北京长城饭店,虽然不是初创,但是学着利用新材料,将新技术与新材料运用到中国设计中,从“抄”到“超”迈近一步。

从科技手段上看。科技手段让设计更专业,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采用青铜工艺,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硬度高,容易铸造武器或工具,让装饰花纹清晰,代表作为司母戊大方鼎。到了春秋战国,失蜡法则是用蜡来制模,在模型内外敷泥,制为陶范,最后浇入铜溶液,蜡则融化消失,该技术实现了对制品进一步精雕细刻,代表作有莲鹤方壶。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让工艺制作更加精细,造型多样,对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设计中都有时代科技发展的影子,深深影响着设计的发展,让设计更具有时代性、价值性。

从装饰风格上看。水晶宫没有多余的装饰,预示着设计简洁性和功能性研究的新领域,从多方面突破传统建筑观念、建筑尺度和材料,使传统形式美法则失效,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鸟巢”、“水立方”让人印象深刻,其简约的造型正是现代主义对当代设计影响的最好说服力。对当今这样一个资源不足,人民尚不十分富裕的社会来说,倡导简约之美,是具有其合理性的。

从设计思想上看。水晶宫是机械化,工业化的产物,造成了手工艺与技术的脱离,但我们知道社会进步离不开技术。回溯世界设计,现代主义的一个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它造成了一种现实社会的冷漠感,呆板、缺乏人情味成为这个时代的印记。理性主义提出设计是“技”与“艺”的结合,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这种理念全今被用在当代中国设计学科建设之中。在设计中引发的平民化,民主化,为大众设计的思想也深深影响着中国。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极其需要这种设计思想也契合中国一直所推崇的社会主义,为大众设计。

总而言之,水晶宫”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了根本影响,它是设计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开始使得世界对设计,现代主义开始新探索。

艺术和设计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设计是艺术之源,同样缺乏艺术性的设计不能算是好的设计。艺”与“设计”两者的关系十分微妙,他们如同一对双生花,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双方互相依存,相辅相成。没有艺术就没有设计,反之没有设计也会失去艺术。不能一味为艺术而设计,否认设计的功利目的,否认设计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特征,把设计作为纯艺术的一个品种,也不能一味为技术而设计,否认物质产品的精神功能,否认设计的艺术特征,把设计作为纯科学技术的一个行业。
(1)设计起源于艺术
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艺术才从实际技术中分离出来,使得艺术的观念发生变化。设计是由艺术家以现存材料及手段,为创造艺术品而进行的运筹、计划过程,设计使艺术家不同于工匠。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科技进一步发展,艺术和设计这条分水岭才逐渐显现。
(2)设计具有艺术指向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指向。如荷兰风格派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子,便是对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绘画的三维解读。
(3)设计运用艺术手法
设计中会用到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等艺术手法,巧妙运用这些手法,可以提高设计的艺术品质,从而提高整个设计的品味与水平。
(4)艺术能对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
1.从现代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来看,艺术的变革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影响了许多设计领域,现代设计的美学原理是以20世纪初艺术运动的思想为基础的,艺术的变革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如包豪斯的基础课形成了现代设计教育平面、色彩、立体三大构成课程的主体框架,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使视觉教育第一次比较牢固的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2.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可以推动设计的进步。以布鲁尔为例,1920年布鲁尔进入包豪斯学院学习色彩与形体理论,这为他后来从事家具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25年设计生产了第一把钢管椅子瓦西里椅。
3.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投入设计实践,可以推动设计进步。如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工业革命后,大量粗糙、过度装饰的工业产品涌进市场,身为艺术家的威廉·莫里斯组织一批艺术家开设公司,投入设计实践,发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工艺美术运动,他的设计经验为现代设计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诚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艺术和设计的理解以及对美的认知都会不断改变。美的定义也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改变。设计起源于艺术,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我们不能将两者割裂来看待,因为他们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艺术发现灵感,设计实现灵感;艺术需要表述方式,设计是种传达方式;艺术是一种创新,设计是创新的工具。重要的一点,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定也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一个好的艺术品必须通过独特的艺术灵感与优良的设计技巧去实现。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自由的诠释美,也能够平等的参与到设计当中。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