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设计与科技的关系 简述设计与科技 科技对设计的影响- 科技驱动设计创新/科技作为设计的赋能者 设计对科技的影响- -设计赋能科技应用/设计作为科技的转化器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两者共生与循环促进 IDEO前CEO约翰·前田指出: “设计是人类与科技之间的翻译官”,揭示了设计 与科技的辩证统一关系:科技提供可能性,设计将其转化为社会价值。因此,设计 与科技是相互依存、协同演进的动态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驱动设计创新 设计是受惠于当时的技术文明而进行的创造,科技是推动设计发展的不竭动力, 驱动设计创新。其一,科技进步引发设计思想变革,以蒸汽技术、机械工程为代表 的工业1.0引发了设计与制造的分离,在功能至上的理念影响下,设计为机器服务; 工业2.0以电力与流水线普及为技术特征,强调标准化设计理念;工业3.0以信息化为 技术特征,设计更加关注人机界面的可操作性与舒适性,工业4.0基于数据和智能科 技,设计转向体验增强和智能交互,当下工业5.0借助人机协作、情感AI等技术,提 倡人机共创的共生设计。由此可见,每一次工业变革都会导致设计观念的相应变 化。其二,科技发展引发设计生产及模式的变革,是设计从静态转向智能交互。以 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网络虚拟设计、数码影像设计、AI设计等,改变了设计表现形 式和工作效率。基于计算机技术具有可重复、可修改的特性,设计师可以使用电脑 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并且可以模拟设计作品的现实效果,让设计师可以更好的 观察设计作品的功能与效果,检验作品在现实中的实践性,为设计者排除一些不能 预料到的问题,大大减少设计创造周期。其三,新材料和工艺的变革推动设计突破 传统限制。例如智能材料具有响应外部刺激的能力,可用于创造自适应和可变形的 产品,智能家居中的可调光窗帘或自动调节温度的衣物,就是设计师利用智能材料 创造的更具创新性和功能性的品。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形状和结构的展 示,可进行快速原型验证和修改设计,加快设计创新速度。 2.设计赋能科技应用 设计赋能科技应用,是科技的转化器。首先,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物化的载 体,而且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只有在被社会接纳、被社 会消费的情况下,才能转换成巨大的社会财富。科学技术需要通过设计向社会进行 自我表达,设计使技术的可能转换成现实,例如苹果公司通过界面交互设计将多点 触控技术转化为视觉化操作,使用户通过自然手势与设备互动。其次,设计对科技 发展具有引导作用,设计师的奇思妙想有时也能成为科技发展的助推器。例如约翰· 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技术难题,通过科学家的技术创新得 以解决,是悉尼歌剧院成为设计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享誉世界。而华为折叠屏手机 的市场需求,直接推动了柔性显示技术的研发投入增长,使得设计需求反哺技术创 新。 综上所述,设计与科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两者共生,并且设计与科技的关系 已从“工具一应用”的单向链路发展为“共生进化”的生态系统,未来,随着量子 计算、脑机接口等的发展,设计与科技将会实现更加深度的融合,推动科技-设计-人 文的三元协同创新。
简述20世纪之交,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开头:解释20世纪之交,引出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正文:艺术对设计的影响一艺术推动设计发展 设计对艺术的影响一设计具有艺术指向 结尾:两者相互关系,共同促进 20世纪之交,工艺美术运动接近尾声,新艺术运动兴起,出现了设计艺术化的倾 向,此时,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工业化生产的粗制滥造造成设计 与艺术的分离,由此引发艺术家与设计师对设计与艺术关系的深刻思考。 1.艺术推动设计发展 设计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的推动,这是是二十世纪之交设计的重要特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其一,艺术思想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艺术变革为现代设计开辟道 路。艺术的抽象形式直接影响了设计的现代化,二十世纪之交兴起的现代艺术与现 代设计步伐正好合拍,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与构成主义等一系列艺术运 动,都在力图定义工业文明条件下的美学形式与功能。其二,艺术家参与设计研 究,投入设计实践,推动设计进步。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发起的工艺美术运 动,主张设计与艺术的统一,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设计理念,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 运动以及包豪斯,都在不同程度上寻求设计与艺术的统一。马谢·布鲁尔师从艺术家 伊顿和康定斯基,开创了钢管家具的设计,他设计的瓦西里椅,其命名是为了纪念 他的老师康定斯基。由此可见艺术家在设计中的影响作用。 2.设计具有艺术指向 设计的创造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艺 术,是具有艺术指向的创造过程。 o 一方面,设计的实用化求美不是“化妆”,而是 以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设计是艺术生产的一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 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指向。设计品中会表现出与雕塑、绘画等艺术创造的密切联 系。另一方面,人的需求也会推动设计对艺术的追求,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满 足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等需求后,会追求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艺术 和审美需求也是自我实现的一部分,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 功能,艺术便成为设计永无止境的追求。 综上所述,二十世纪之交艺术推动了设计的发展与变革,而设计追求审美属性 与功能属性的统一,本身具有艺术指向,正如设计师保罗·兰德所言:“设计是艺术与 功能的联姻。“未来,设计与艺术将在更深、更广、更高的层面上发展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