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结合本专业谈谈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发布于 2022-09-27 13:56:08

21年北京理工80分原题

查看更多

关注者
1
被浏览
2.3k
19 个回答

0DA5ABBD-4DA0-4CBF-AA95-0195F877F2DC.jpeg

131-南京工业大学-柏芳
平平无奇一小镇做题家

1.png

113-华理-L
113-华理-L 2022-09-30

提纲
一 产品语义学是什么
二 不同背景下的形式与功能
现代主义设计背景下的形式追随功能
美国实用主义下的形式追随市场
后现代主义设计背景下的形式追随情感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形式追随需求
三 总结 展望 设计师该怎么做
(一)产品语义学是什么
产品语义学即研究产品语言的意义的学问,产品语言与我们80年代对工业设计下的定义密不可分,就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 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要素的综合数据。重点在于人与产品之间的交互。
(二)不同背景下的形式与功能
一 现代主义设计下的形式追随功能
发生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使得生产方式出现变革。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的局面引发了设计家们的广泛关注,在英国发起工艺美术运动,倡导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过度装饰,为之后的现代设计运动奠定了重要基础,加之后来新艺术运动与装饰艺术运动,都对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做出了一系列探索,然而受时代背景局限,他们的探索或多或少有悖于历史潮流。

19世纪70年代芝加哥学派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第一次在设计上确立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从此**功能主义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功能主义在德国经德意志工作同盟与包豪斯学校的发展而走向顶峰,从而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思想之一。形式追随功能在二十世纪相当长时间内成为设计师工作的不二法则。技术与艺术结合,重视产品功能,反对过度装饰,倡导设计为大众服务,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二 美国实用主义下的形式追随市场
两次世界大战对现代设计探索过程产生很大阻碍,没有受到战争创伤的美国则在此期间在设计上迅速崛起。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民众购买力大幅下降,为了刺激消费,厂商开始着力于通过外形改变来引领消费潮流。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聘请亨利厄尔为设计师,通过年度换型计划与有计划废止制度提高商品销量,其中的主要形式就是流线型风格。这是形式追随市场的典型例子。
三 后现代主义设计下的形式追随情感
从六十年代开始的一系列设计运动,包括后现代主义,孟菲斯集团,波普运动,新现代主义等,都在倡导设计中的情感因素与个性表达,青蛙设计公司的口号“形式追随情感"确立了情感因素在设计中的地位。过去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已不再适用,新时期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和功能共同实现梦想”。菲利普斯塔克的外星人榨汁机,在榨果汁的性能上并不出色然而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甚至仅仅把它当做装饰品而给人们提供交谈话题的作用却使它成为一件经典作品。
四 信息时代下的形式追随需求
从当今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还让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更加具有包容性。产品造型和功能的关系正在逐步被淡化,从“形式追随功能”的概念开始转变为“形式服从需求”,现代主义的"盛产”理想转向了"生活”理想。设计从物质形态的系统设计转变到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和体验设计。产品本身也更紧密,是为了人的生活更美好而设计。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状态)从物到事,是从产品本质意义上的创新,从占有(产品)到共享(服务)。
(三)总结 展望
无论设计中的主导是功能还是形式,总而言之他们都可以看成为人所用的道具。就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而言,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关系逐渐合二为一,应该从需求发现设计最本质的面貌。
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4.0的转型阶段,设计与科技结合的愈发紧密,且物质设计逐步转为非物质设计,设计也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到来,设计师必须认知到未来的设计必然基于人工智能、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同时重视人文情怀、注重社会审美以及大众所共同参与的设计,相信设计一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33-华理-小漾同学
大佬快送我一程吧

8FBBF341-2C67-4B9E-8C68-046F1CDD3282.jpeg

桐桐老师-Zoe
桐桐老师-Zoe 认证知识共享官 2022-09-30
莫挨老子 fiao靠噶近

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_01.jpg

论述题: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结合本专业谈谈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提纲:
1、总述
2、什么是产品语义学,产品的功能
3、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发展,举例
4、总结,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展望未来设计趋势)

设计的功能与形式一直是设计师在设计中最关注的问题,无论在生活中还是设计中,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长期被人们所讨论。设计的功能和形式对于产品而言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设计的形式与功能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迁,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一、产品语义学、形式与功能定义
所谓产品语义学,指产品造型发挥其语言和符号的功能,使产品外形通过隐喻或象征的手法表现其功能,即研究产品语言的意义的一门学科,产品语言与我们80年代对工业设计下的定义密不可分,就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要素的综合数据,重点在于人与产品之间的交互。产品的形式指的是产品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是产品的外在表现。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的功效与性能,通过产品的造型表现出来,满足人们实用的需求。
二、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发展
首先,路易斯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一直贯穿于整个现代主义的设计运动中。即一切产品的形式都要以功能为先导,以满足功能为设计的最终目的,把结构与功能混为一谈,为结构而结构,从而忽视了人们对于产品艺术、心理的追求。
其次,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提出的“传统与混乱”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其设计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反对风靡全球的提倡形式服从功能的现代主义设计。反而,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逐渐淡化了功能至上的需求,不单是执着于形式追随功能,同时注重形式追随情感的设计。例如,后现代主义大师——埃托索特萨斯与1981年设计的卡尔顿的书架,它的设计与传统的书架不同,跳出了大众的约束,有意识的将设计重点放在造型的设计上,使产品能够给人更多的情感化的需求。
最后,从当今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来看,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更加具有包容性。随着新技术、新科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设计师们在更多的设计风格上进行摸索,使得设计的形式更容易实现。设计最终要以人为本,设计师在注重形式设计的同时,功能上也有了很多变化,也更加注重人们的心理、情感上的体验和需求。
三、总结以及对未来设计的展望
设计中形式与功能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就当代设计而言,功能与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分裂开来,形式服从人们的需求功能,功能也是为了表达产品的形式感,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设计是面向未来的,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师只有深入探索用户的使用需求、消费理念、生活方式,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用户。随着时代科技和文明的进步,我们的需求也在进步,设计也在进步,设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形式或是功能需求,而是能够满足特定的使用者在特定环境下的需要,在当下这个时代更加注重心理、情感上的需要。“形式服从功能”是上个时代的设计特征,“设计服从需求”才更顺应我们今天时代的发展。

19-国美-小王
19-国美-小王 2022-09-30
芜湖!起飞

题目:从产品语义学角度,谈谈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1.结合形式与功能解释产品语义学的含义
2.以功能为核心
3.重视形式的作用
4.小结

产品语义学是一门研究产品语言意义的学科,该学科认为,产品不仅要具备相应功能,还应该向使用者揭示或暗示其使用方式,同时具有象征意义,能够符合一定的象征环境。从本质上看,产品语义学讨论其实是产品的功能、使用方式与产品造型设计的问题,即“功能”与“形式”两者的关系。当今社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被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何结合产品语义学知识协调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仍是当代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1)以功能为核心
就像语义是语言存在的本质一样,设计的核心便是它具有的功能属性,它是人们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以功能和实用为首要目的的造物行为。早在石器时代,人类便打磨石块得到石器,并不断改进来满足捕猎、自卫等生存需求,这是设计以功能为核心的体现。在近现代,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设计等设计运动的实践也是为了提升设计的实用价值,着重考虑的是设计产品的使用功能、合理性,而非设计形式。路易斯·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强调建筑内部的功能性,结构的逻辑性;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即是多”,认为设计应摒弃繁琐的外部形式,注重其功能价值。这些例子都是对于设计功能第一性的诠释。直至今日,设计的功能属性仍是设计活动的重中之重,设计应对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式加以全面细致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深层次满足人们的需求。
(2)重视形式的作用
产品语义学的重点在于人与产品的交互,即产品形式的“能指”能真实准确地传达产品功能的“所指”,让人能够充分了解“它是什么”“它能做什么”“怎样使用”等信息。在这一交互过程中,形式是决定性因素,这也启示我们,设计必须重视形式的作用。同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基本物质消费得到极大的满足,信息技术的成熟使得设计的形态由“物”转向“非物”,这也对设计提出多元化、复杂化的新要求。冷漠、理性的唯功能主义设计,单纯追求形式而不考虑情感需求的设计,都不能适应这种改变,只有在形式上体现出对人更深层次的关怀、理解和尊重,充分利用材料、颜色、形态、文字等多种形式构成要素,并且结合现代科技的设计,才能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为广大人民服务。例如哈里森设计的厨房用具,他加大了产品的按钮,设置了容易抓握的手柄以及方便看读的面板,充分考虑到残障人群的需求。
(3)小结
无论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形式的追求,还是现代主义对于功能理性的坚持,乃至后现代主义设计对于历史、人文新表现的探索,人们对于形式与功能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进行设计时必须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导向,兼顾形式与功能这双重要素,促进产品-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更好的世界而设计。

所谓产品语义学,研究批量生产的产品功能、形式的意义的学问。产品语义设计就是运用语言符号的方法来审视和思考设计。(产品语义学是什么)产品的形式是指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产品只有通过形式才能成为人的知觉对象(产品的形式是什么)。产品的功能是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产品的功能是什么)。
古今中外,设计家之间的分歧都是围绕产品的功能与形式而进行的(引出例子)。早在手工艺时期的欧洲,伴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为了彰显上层人士的显赫地位,手工匠人往往不计成本的追求华丽的装饰,有时甚至到了穷加装饰的地步(形式凌驾于功能之上的例子)。而在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所宣扬的“形式追随功能”口号中,毫无疑问是对手工艺时期设计的否定。(功能决定形式的例子)
然而不管是手工艺时期的设计,还是沙利文的功能主义口号,不断发展的现代显而易见都已然不符合时代要求。如今我们应该追求的应该是形式与功能的对立统一。(否定引出自己论点:形式与功能应该对立统一)在今天,物质社会已经变成了非物质条件下的非物质社会,社会的形态已经发生改变,因此只有形式与功能相互融合渗透,才能将设计者的意图诠释清楚(总论点)。
在环境设计中,人们先是规划,确定建筑或空间亦或是产品的用途或体验,其次是形式与功能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最佳效果(环境设计中形式与功能的重要性)。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小到桌面大到城市空间均有环境设计的涉及,但归根究底,其都来源于生活,它的目的是美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赋予静态的事物鲜明而生动的主题、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并且在满足人们视觉欣赏的同时,还要注重它的实用意义,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因此艺术造型美观上的要求还应符合实用及功能的要求。(论点阐述解释)
总之,环境设计需要形式美的要素,也需要功能的要素来实现。为打破传统上功能与形式相隔离的状态,创造出能够符合当代需求的设计,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功能使用上要结合设计产品的本身形式,以形式美为前提,表现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完善形式美,从而使环境艺术实用功能与形式审美上达到统一。只有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才能使我们的设计符合时代的发展。

章章老师
章章老师 认证知识共享官 2022-09-28

提纲
1.产品语义学的概念和本质
2.过去造型与功能的关系
3.现在造型与功能的关系
4.总结未来展望

产品语义学是指研究产品语言意义的学问,其包括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等内容。

产品语义学的本质是通过研究形式功能的统一,达到人与产品更自然更舒适的交互。在我看来,造型表达是为了清晰明确的功能表达服务的,比如用户可以通过好的造型理解产品的内部结构主要功能。功能的表达为造型的选择开辟道路,因为产品的功能往往会给设计师最初的造型灵感。

造型功能是一对矛盾,相互对立,相互统一,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变化。旧石器时期,打制石器尖锐的造型是捕杀猎物的功能决定的,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逐渐解放,追求自由和个性的浪潮涌现,造型变化为主体的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随之而来,花样繁多,实用性被湮没。当路易斯沙利文喊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时,设计更注重内部功能,主张大胆采用新材料,强调结构的逻辑性,后来现代主义把功能置于第一位奠定了思想基础,形式服从功能成了大工业机械化背景下最有力的信条。

现如今,以人为本观念深入人心,所有的设计围绕人最本质的需求展开,产品造型功能的关系在逐渐被淡化。当设计从物质形态的系统设计跃向非物质形态的服务体验设计,形式服从功能的概念随之转变为“形式服从需求”,设计的目的为了让产品本身更紧密升级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设计的发展虚,未来的虚实共生、虚实共赢,其不再拘泥于实现某单一功能,是变得更多元化、复杂化,设计师要更注重挖掘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和内心情感。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需求,因为需求决定了设计最本质的面貌,所以“形式服从需求”、“功能服从需求”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这顺应了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6193122F-1AC9-4472-8C57-9AB2CAF71BC8.jpeg

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结合本专业谈谈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_提纲:

  1、什么是产品语义学,其在设计发展史中的体现
  2、形式与功能的辩证关系,在专业设计中的体现
  3、总结:现代设计应当“形式服从需求”_
  1. 现在国际语言学界主要有两大潮流,一个是形式主义,另一个是功能主义。发展至今,一个命题愈发清晰的摆在众设计师的面前:形式应当服从功能。形式是表达手段,功能是表达目的,语义则是表达内容。
  2. 产品语义学,即是研究产品语言的意义的学问。产品语言与我们80年代对工业设计下的定义密不可分,是一门重点在于研究人与产品之间交互的学问。形式与功能作为产品语言中对立统一的一对概念,自古以来人们便围绕其进行研究、思辨,其产出的思想观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当时的设计,并且推动设计的发展。伴随着人们不同观点的碰撞,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等各种思想应运而生。
  3.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业,使欧洲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在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后,五十年代开始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迎来了信息时代;二十一世纪由于全球产生多重危机而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 显而易见的是,伴随着一次次的工业革命,设计行业不断的拓宽领域,在物质形态的系统设计发展的同时萌芽了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和体验设计。
  4. 在环艺专业中,功能与形式这一概念会变得清晰很多。环境设计是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整合的一门实用艺术。由此,设计师所需要考虑的功能无非是空间的功能与空间的形式。回顾历史,前有沙利文提出“形式服从功能”,后来柯布西耶所说的“建筑是居住的机器”,他们明确了功能性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判断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在设计上避免了过多的装饰,强调功能、结构与逻辑,这使得他们的设计在如今看来依然先进。反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盛行一时的流线型风格,其初衷作为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能给予大萧条中的人们一种希望和解脱(这或许也是一种隐性的需求),导致其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他在功能上的质量,对审美形式的愈发狂热追求使其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深渊。
  5. 在实现功能的前提下,再加以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造型语言,在这一环节中,特定人群会是用户,也会是设计师自身。在处于工业4.0阶段的今天,设计与科技结合的愈发紧密,物质设计正在逐步转为非物质设计,设计也变为以需求为中心的设计。2022年5月4日,世界遗产建筑巴特罗之家,尝试了数字化艺术NFT。这是第一个采用实时NFT形式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巴特罗之家和当红数字艺术家RefikAnadol合作的数字艺术作品《巴特罗之家·高迪的意识世界》用数字艺术的方式诠释高迪的美学和设计理念,让百年之前的建筑瑰宝再次走在了艺术节的前端。
  6. 建筑既是物质对象又是内容对象,在城市生活中既是必要的空间条件又是厚重的文化载体。巴特罗之家的案例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在工业4.0的当下,设计师如何从情感层面着手非物质的设计。在物质较为丰富的今天,仅仅满足功能已不是当下的设计主旋律,需求与功能的矛盾正逐渐转变为主要矛盾,针对这一“新生”的矛盾,形式服从需求是当下设计师前进的方向。

撰写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点击登录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手机
浏览

扫码手机浏览
0.066642s